章节目录 外记 四十八 人物生卒.魏国后期(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胡烈(220年―270年),字玄武,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曹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三国曹魏至西晋时期将领。曹魏时为卫将军。为将伐蜀。钟会之反也,烈与诸将皆被闭。烈子渊,时年十八,为士卒先,攻杀会,名驰远近。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

胡奋(?―288年),字玄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曹魏车骑将军、阴密侯胡遵之子,西晋将领、外戚。胡奋性开朗,有谋略,少好武事。早年效力军中,司马懿率军征讨公孙渊时,胡奋以平民身份随军出征,深受司马懿喜爱。后拜官校尉,再出任徐州刺史。与路蕃联合,平定匈奴刘猛叛乱,建立赫赫军功,升任征南将军、散骑常侍。胡奋晚年好读书学习,文章写得很好,名声大,而为官所到之处,口碑颇佳。泰始末年,其女儿胡芳入选后宫,被晋武帝封为贵人。因此,晋武帝对胡奋十分信任,先后官拜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康九年(288年),胡奋去世,追赠车骑将军,谥号壮。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后期曹魏的重要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文俶(wénchu),字次骞()(238?-291年),小名阿鸯,世称文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魏晋时期谯郡人,汉族。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司马师,文钦兵败,随父南奔孙吴。后诸葛诞也在淮南叛魏,东吴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因内讧,诸葛诞手刃其父,乃出城归降司马昭。265年十二月晋代魏仕晋,后官至东夷校尉,封关内侯。八王之乱中被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杀,且惨遭灭族。

文钦(?-257年),字仲若,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操部将文稷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文钦仕魏时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正元二年(255年),文钦与毌丘俭等起兵勤王,讨伐专权的司马师,兵败后投奔吴国,吴国授任他为镇北大将军、幽州牧等,封谯侯。甘露二年(257年),魏将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氏,文钦随从吴军前往支援。甘露三年(258年),军情告急时文钦与诸葛诞意见不同,而且两人之间原本就有矛盾,于是诸葛诞将文钦杀死。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又投奔回魏国。

王凌(172年—251年),三国时魏将领、大臣。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司徒王允之侄。

李傕、郭汜杀害王允后,他逃归乡里。后来举孝廉,为发干长,迁中山太守。后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曹丕即位,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以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

正始初年,为征东将军,正始二年(241年)与孙礼于芍破力战,败吴将全琮,以功进封南乡侯。后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又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年)代蒋济为太尉。后与其甥令孤愚谋废曹芳,事泄,服毒自尽。

贾逵(174年-228年),字梁道,本名衢[1],河东襄陵人(今山西临汾东南)。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中具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终其一生为曹魏的统一事业作出贡献。担任豫州刺史期间,曾建起了一条二百余里的运河,称为“贾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战中,率军救出曹休。去世后谥曰肃侯。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曹魏至西晋时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马攸及儿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更封鲁郡公。咸宁末,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征讨吴国。吴国平定后,增邑八千户。死于太康三年,追赠太宰,礼官议谥曰荒,司马炎不采纳,改谥为武。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曲城人。王基文武兼备,才高于世,德溥于时,深得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毋丘俭,文钦之乱,东征诸葛诞之叛大规模军事活动中,王基与司马师、司马昭结下了深厚的军友情谊。魏景元二年王基去世,追赠司空,谥号为景侯。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大臣、将领。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魏明帝继位,出任扬烈将军、徐州刺史,封关内侯、武观亭侯。伐吴之后升任征南大将军,晋封京陵侯。讨伐毌丘俭之乱之后升任骠骑将军,又因平定诸葛诞有功而升任司空。

毌丘俭(guàǎn,?-255年),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父毌丘兴爵位高阳乡侯,任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后,上疏劝魏明帝停止加建皇宫的工程,升为荆州刺史。238年从司马懿攻灭公孙渊;244年至245年两次率兵征讨高句丽,攻破丸都,几亡其国,刻石纪功而还;253年击退吴国诸葛恪的大举进犯,战功累累。司马师废帝,毌丘俭感昔日魏明帝之恩,为曹魏政权做拼死一搏,于公元255年发动兵变,即后人所谓“淮南三叛”(王淩、毌丘俭、诸葛诞)之一,惜准备不足,兵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