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羊祜的老岳父夏侯霸投奔蜀国以后,一家老小却仍然留在首都洛阳,很多亲属怕受牵连,都和昔日这一家子断绝了来往。这个时候,羊祜顶起了老岳父的家,对这一家人更加照顾。在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羊祜的妈妈和大哥羊发都相继离开了羊祜,羊祜成为了羊家新一代的带头人。

在妈妈和大哥死后,羊祜完全按照儒家的标准,结结实实的为他们守了十几年的丧,穿了十几年的孝服,吃了十几年的素餐,住了十几年的草房,睡了十几年的草席,当然,在这十几年中,他应该连女人都没碰。我绝对相信羊祜对家人有着深深的感情,也绝对相信羊祜守了十几年丧不是装出来的,不过,他的守孝,也是一种躲避政治风险的借口,因为这个时候,司马家族和忠于曹魏帝国皇室的各种势力仍在激烈斗争,在羊祜不能确定到底鹿死谁手的情况下,他的隐居生活,还要一直继续下去。就在守丧的时间里,羊祜也就从一个青年,渐渐成为一个心思细密、思虑深远的壮年男人了。

在羊祜3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55年2月5日,司马炎的老爸司马昭正式接手司马师留下的霸业,成为曹魏帝国的大将军、实际掌权人。在司马昭上台以后,他立刻派人去找羊祜,想让他到自己的大将军府做事,但是直到这个时候羊祜还没有答应,还是不想直接和司马昭扯上关系。直到司马昭用曹魏皇帝的名义召他做曹魏帝国的正式官员,羊祜才开始步入政坛。

由于本身就和司马家族沾着亲,同时和曹魏帝国皇室也保持着面子上的温情,所以司马家和曹家两方都看好的羊祜,仕途自然是一路绿灯,他先担任了中书侍郎(皇帝办公室委员委员),后来又调到皇帝曹髦身边当了给事中(皇帝中级顾问)、黄门郎(皇帝秘书侍从)。曹髦被杀以后,曹奂继续当傀儡皇帝,羊祜认为给这个比囚犯还不如的皇帝做事,根本不会有出息,就想办法转任了中央图书馆馆长(秘书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步入中年的羊祜义无反顾的离开了曹魏皇室,成为了司马家族的干将。

在司马昭时代,同样是大士族出身的钟会正在得宠,可以说是司马昭的第一高参,很多人为了争取一个好的前途,都争着抢着和他结交,可是羊祜却对钟会敬而远之。要说羊祜的眼光,确实不是吹的,他好像料定了钟会这种人不会长久似的。后来,钟会果真就因为叛乱被杀,司马昭从此改变重用士族的做法,提拔了一大批亲戚和出身并不太显赫的亲信进入中枢,而羊祜作为司马家族的亲戚,自然得到特别重用,在司马昭身边担任了从事中郎(秘书长),和另一个亲信荀勖一起负责中枢机要。不久,羊祜再被任命为中领军(中央禁卫军司令),统领宫城、皇城及首都内外的所有禁卫军,负责监视曹魏皇帝,保卫司马昭的安全。司马昭建立五等爵位以后,羊祜被封为巨平子爵。

司马炎登基后,对所有忠于自己的下属们,都给予了升迁,劳苦功高的羊祜也在本职位上升任中军将军,同时加授皇帝骑马侍从官(散骑常侍),封为巨平公爵,享受三千户人家的赋税。羊祜这个时候,才刚刚44岁,当时司马家族的第一重臣贾充,也才是公爵而已,可见司马炎对羊祜的器重。羊祜怕引起贾充这些人的妒嫉,坚决不接受公爵,司马炎也明白了羊祜的一番苦心,同意了他的要求,只让他升为巨平侯爵,但是封他的妻子做了诰命夫人。

司马炎为爸爸守丧的时候,坚持要按照几百年前最古老的儒家传统要求,穿三年孝服、吃三年素食。羊祜知道以后,劝司马炎干脆恢复全部老传统,让所有老百姓跟着司马炎一起穿三年孝服、吃三年素食。当时就有人反驳他,说这样干过于劳民伤财,况且那种过于理想的守丧制度,过于死板,根本行不通,于是羊祜才不再提出让天下恢复古制的话。从这件事上,人们更加了解到羊祜对于儒家伦理道德是多么执着,很多人虽然不认同他过于虔诚的做法,但对他的精神都心存敬佩。

不久,司马炎就特别颁布了一道诏书,把羊祜晋升为卫将军,同时兼任左仆射(国务院副总理),还赐给他一个警卫卫队。当时,和羊祜岁数不相上下的核心重臣,还有贾充、裴秀,论资历、势力和能力,羊祜比他们哪一个都不差,但是羊祜却非常小心谨慎,从来不让自己的官位和爵位比他们高。

公元269年,司马炎对未来的灭吴工作做出重大部署,羊祜离开洛阳,都督荆州军事(湖北军区司令),被授予皇帝三级符节——假节,驻扎在襄阳,以前的官职照旧兼任。

羊祜到任以后,对辖区事务做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他到了荆州,最先办的一件事儿就是开设学校,当然,这种学校肯定主要教的是儒家经典,同时积极的安抚百姓,很快,整个荆州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人们谦和礼让,社会矛盾也日渐减少。

镇守一方,最重要的当然是治理,而治理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治理手下的官员。当时荆州官场流行一种风气,官员如果死在任上,下一任官员为了躲避晦气,都要把办公大楼重新装修一遍,有的甚至就干脆拆掉重盖。当时的荆州,不算州一级的长官,光郡太守就有七个,至于县令就更多了,有六十多个,这么多的人,只要有一个死在任上,就要重新搞一栋楼,既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让老百姓满口怨言,羊祜到任以后,严令杜绝了这种现象。这样,光每年官府的装修费、建筑费,就能省出一大笔钱。

羊祜深知,打仗就是打粮和打钱,他刚刚到任的时候,军队的存粮还不够一百天,而且东吴经常来骚扰,既缺粮又不能专心种粮,荆州省会襄阳以南的地区,粮食几乎绝收。为了搞到充足的后勤保障,为今后大规模的战斗做准备,羊祜让一些士兵离开驻防任务,专门从事农田的种植工作,一下子就开垦了八百多顷农田,等十年之后他离任的时候,荆州已经拥有了十年的存粮,这些粮食,为后来平定东吴做出了巨大贡献。

羊祜对自己的士兵,也是非常信任和爱护,他在军营里,经常穿着便服,很少披挂铠甲,周围的侍卫也不过十几人,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发生对于羊祜的刺杀事件。要说人非圣贤,羊祜难免也有些爱好,比如说打猎钓鱼、游山玩水,也常常因此荒废公务。有一天晚上,他临时兴起就想出营,结果被司马(军事总监)徐胤拿着武器拦在大营门外。徐胤严肃的对羊祜说:“将军你重任在肩,怎么这么不小心!您的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今天除非我死,否则您别想出这个门!”羊祜一样子意识到自己随心所欲的严重性,马上严肃起来向徐胤道歉,从此就很少外出了。

荆州在羊祜的治理下焕然一新,所有这一切,自然会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汇报给司马炎。司马炎看到羊祜的政绩当然非常高兴,在公元272年,羊祜再被晋升到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为了一品大员。然而就在当年,一场西陵之战,让西晋王朝包括羊祜所做的种种努力,全部成为泡影。被降了职的羊祜意识到,东吴帝国还不可能马上就被消灭,因为它的顶梁柱还没有塌,它的守护神还没有死。以陆抗为代表的东吴士族,对孙皓还是非常忠心耿耿的,它还没有到最后崩盘的地步。

第一次和陆抗交锋,就使羊祜深深体会了这个对手的可怕。既然靠枪杆子打不过陆抗,羊祜就换了一种策略:以德服人,温火炖熊掌,让东吴军民自己反水。

当时在西晋和东吴边界,东吴筑了一座要塞,叫做石城(湖北钟祥),这个地方三面被汉江包围,而且背靠大山,绝对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而且,石城离襄阳才一百多公里,东吴军队一天之内就能打一个往返,只要这个堡垒存在,羊祜就不能安心的种田,为了防止东吴骚扰自己的种田计划,羊祜想办法让东吴军队自己放弃了石城,然后自己占据了这里,一连修建了五个军事要塞,牢牢卡住了这个东吴从荆州进攻的咽喉要道。从此以后,石城以西再也见不到东吴军队,羊祜成功的压制了东吴帝国的攻势,挽回了西陵大败的颜面,同时也让更多的东吴人意识到,西晋虽然失败过一次,但是它的实力仍然是压倒性的,它输得起。

在绝对优势的震慑下,羊祜开始大肆收买东吴人心。凡是他的部队经过边境的时候,只要在吴国境内割了吴国百姓的粮食,全都记下数量,然后按照当时的市价,折合成丝绸布匹再送给东吴。羊祜每次与部下在边境打猎,从来不超过边境线,有时候碰到东吴军队也在边境打猎,有的猎物被吴军射伤跑到西晋地界的,羊祜都要把猎物还给东吴。羊祜每次与吴国交战,都要约定日期才开战,不搞突然袭击。部下有劝羊祜偷袭吴军的,羊祜也不表示反对,就请他来喝酒,把提议偷袭的人灌醉,让他说不出话来。

羊祜这样的以德服人,完全征服了东吴百姓官员的心,相对于最喜欢杀人的孙皓,羊祜所代表的西晋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以至于东吴的官兵和百姓在称呼羊祜的时候,都不说他的名字,而是尊称他为“羊公”。荆州军区在羊祜的领导下,虽然有过一次西陵战败,但是经过多年的积累,仍然是兵强马壮、后勤充足,这样的功绩,自然会被司马炎看在眼里,所以在276年,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重新享受一品大臣的待遇。

自从羊祜专心以德服人以后,在己方已经赢得过一次胜利的情况下,东吴帝国的将领还是一波一波的前来投降。公元274年7月,东吴平虏将军孟泰、偏将军王嗣投降;公元276年8月,又一个东吴皇族、京下督孙楷也来投降。羊祜对投奔的东吴官员,也都给予充分的信任,从来不控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如果这些人想回东吴,羊祜也丝毫不加阻拦。

有一次,吴将陈尚、潘景来进攻羊祜,被羊祜击退,在追击中被杀死,羊祜敬佩他们的忠诚,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且陈尚、潘景的家属来奔丧的时候,羊祜十分尊敬的对待他们,让他们带着陈尚、潘景的遗体回到东吴,使得陈家和潘家人感激的五体投地。

又有一次,吴国将领邓香领兵进攻夏口(汉口),对夏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使得夏口遭受重创。羊祜对邓香的行为十分气愤,悬赏把他从吴国给绑架了过来,抓来后,羊祜只把邓香教训了一顿,就又叫士兵把他放回东吴。邓香感激羊祜不记前仇,最后率领部队投降。又有一次,羊祜的部下在边界抓到两个吴军将领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马上命令将孩子送回东吴。277年5月,吴将夏详、邵颉(杰)率七千多人来投奔羊祜,当初被放回的那两个孩子的爸爸也率领部队,跟着一起来投降。

看着这么多的东吴将领来归顺,羊祜知道自己的方法已经见效,但它知道,给东吴最后一击,还要彻底征服那个人的心,这个人就是东吴的守护神陆抗。

接下来的,就是西晋和东吴两位最杰出统率意志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