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皇帝曹髦根本不是心甘情愿的给司马昭这些自己才有权用的东西的,他在心里一定恨死了司马昭,可是没有办法,胳膊拗不过大腿,司马昭想要他就得给。

因为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把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正月,司马昭加大都督职衔,正式奏事不提自己的名字。六月,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带剑穿履上殿。又辞让不受。此时蜀国姜维被后主封为大将军。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

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邓艾则率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与之相持。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不克,乃于当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路进取上邽。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胡济失期未至。邓艾大败蜀军,蜀军士卒溃散,死伤甚众。姜维败归,自请贬为后将军。此战,邓艾战前料敌准确,战中因机制变,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为后世防御作战留下了宝贵经验。同年,曹髦下诏褒奖邓艾,命邓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分五百户封子邓忠为亭侯。胡济失期未至,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百姓多有埋怨,而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骚乱起来。姜维败归,谢过引责,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胡济升任右骠骑将军。

司马昭依靠钟会,钟会升迁为黄门侍郎,东武亭侯,邑三百户。钟会开始得意,傅嘏向其警戒说:“你的志向大过你的能力,功业很难建立,怎么能不谨慎一点呢!”傅嘏回师后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与之前的共一千二百户。同年,傅嘏逝世,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常,谥号元侯。其子傅祗袭爵。

傅嘏自少与冀州刺史裴徽、散骑常侍荀甝相善,二人早亡。傅嘏又与镇北将军何曾、司空陈泰、尚书仆射荀顗、后将军钟毓共结友好,一起在朝任职,都是当代名臣。

8月末司马昭又得到了皇帝更高规格的赏赐:向皇帝报告事情时不用自称姓名,并得到皇帝诛杀大臣时专用的铜斧。诸位可别小看这个东西,古代皇帝最牛的权力在于有生杀大权,让你死就死,让你活就活,不是被逼无奈,皇帝绝对不可能把这玩意儿赏给谁。

戴着皇帝才能戴的皇冠、披着皇帝才能披的龙袍、穿着皇帝才能穿的红色长靴,手里拿着皇帝才能用的铜斧,可以这样和皇帝说话:“嘿,我有点儿事儿想和你商量商量。”

年仅20岁的司马炎看在眼里,深知最高权力这个东西,和自己命运的关系。

兄长司马师的死,给司马昭带来很大的冲击,司马昭不得已开始认真起来,与昔日当初*,天真的自己告别,他开始思考司马家的未来,王元姬看在整日眉皱的司马昭笑道:“子上大人,居然开始认真起来了。”

现在自己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央政府,可是控制地方的将军们,是否对自己绝对效忠呢?

曹魏帝国对于地方驻军最重要的一项军事制度,就是“四征四镇”,四征就是征东西南北将军,四镇就是镇东西南北将军,四征将军要高于四镇将军。一般情况下,被任命为四征四镇将军的人就是兼任北河北军区、淮河军区、湖北军区、陕西军区的总司令,司令部分别设在蓟县(北京)、寿春(安徽寿县)、湖北襄阳、西都长安。

四征四镇将军一般不同时设立,比如说,有了镇西将军就不设征西将军,如果同时设立,征西将军理论上比镇西将军高,实际情况也不好说。四征四镇将军负责统领的是曹魏帝国最重要的四个前线地区,他们的态度,对想要取代曹魏帝国皇室的司马昭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司马昭决定开始派出他的亲信们,去看望一下征镇将军们,顺便去试探一下他们对于司马昭取代当今皇上有什么意见。过了一段时间,亲信们都带来了好消息,这些封疆大吏们对司马昭的拥护,让司马昭很有安全感和成就感。

贾充被司马昭派到了诸葛诞那里,贾充试探诸葛诞说:“洛阳的贤人们,都同意皇帝禅让,这您知道的。您认为如何?”但遭到诸葛诞厉声指责:“你不是贾逵的儿子!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怎可以辜负国家,欲将曹魏江山给了人?这话我根本听不下去。如果洛阳皇帝有难,我会力搏一死。”贾充沉默不言,回去后对司马昭说:“诸葛诞在扬州,早有威名,能得人死力。看他略显规模,必然反叛。如今征讨反而是小事,若事情迟了必大祸。”

司马昭听后忧心忡忡,他知道诸葛诞是对司马家有功的,自己与兄长司马师跟他年轻时候有交情的,他很不愿意去相信和去想诸葛诞会反叛,他只是淡淡地说:“还是慢慢观察吧。”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诸葛诞以东吴有意进攻为由,向朝廷要求增兵十万和沿淮河筑城抵御。贾充从诸葛诞那里回来,立即建议司马昭说:“诸葛诞现在在淮南很得民心的,应该让他征召入朝,试探他的忠心。”

八月十六日,司马昭被加赐黄钺,增加封邑三县。

诸葛诞,人称诸葛公休,是诸葛亮亲叔叔诸葛玄的儿子,与诸葛亮兄弟们是堂兄弟,与夏侯玄、何晏等人当初是浮华会成员,与司马师也是算旧识,因为自己的作风被曹睿免职了,这个免职也影响刺激改变了司马师。曹爽当政后,诸葛诞得到夏侯玄等人的提拔,出任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军衔。后来曹爽一帮人被杀后,统兵在外的诸葛诞和很多被曹爽一派提拔起来的在外将领一样,没有受到什么打击。王凌起兵的时候,他还被司马懿任命为都督扬州军事(淮河军区司令)、加镇东将军军衔、封二级侯爵山阳亭侯,后来因为在和东吴军队的作战中失败,被平调当都督豫州军事(河南军区司令)、转封为镇南将军。毌丘俭、文钦谋反事件,诸葛诞也没有参与,而且还因为平叛有功,第二次镇守扬州。

也许看到这里,我们会感到非常矛盾,从诸葛诞反对司马昭称帝看来,他是忠于曹魏帝国的,但是既然他忠于曹魏,为什么王凌、毌丘俭起兵的时候,他不跟着起兵,反而还充当司马家族的急先锋呢?为什么到了司马昭的势力已经稳如泰山的时候,他才要明确反对司马昭取代曹魏呢?

归根结底,诸葛诞自己认为自己是曹爽一派的人。诸葛诞出身于琅邪诸葛家族,这个家族,在两汉尤其是三国时代,是一等一的家族,和很多家族都有着亲戚、好友、门生、故吏关系,虽然他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伷,但是曹爽是他的好上级,夏侯玄是他亲密兄弟、王凌家和诸葛家也是儿女亲家。所以在司马昭看来,诸葛诞和曹爽一派的关系,要远远超过他和司马家族的关系,他是现存的、唯一掌握军权的、和曹爽一派有着亲密的人,只要他手握军权,司马家族就不会真正信任他,而诸葛诞目睹当年曹爽、和自己混在一起的邓飏、夏侯玄,以及反对司马家族的地方大员王凌、毌丘俭,一个一个的失败,一个一个的被灭门,也绝不肯放弃手中的军权。诸葛诞和司马昭这对亲戚,也就成了死敌。

公元257年4月20日,司马昭以皇帝曹髦的名义,给诸葛诞发下诏书,升诸葛诞当一品大员司空,即刻到洛阳上任。他是去还是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