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毌丘俭勤王失败被杀,他的儿子毌丘甸、妻子荀氏应株连处死。荀氏的族兄荀岂页、族父荀虞都与司马师有姻亲关系,共同向曹髦上表,乞求饶荀氏命。曹髦下诏让荀氏离婚。荀氏所生女毋丘芝为颍川太守刘子元妻,也株连判死刑,因怀孕囚于监中。荀氏去信向何曾求情说:“毋丘芝囚在廷尉狱中,命运可知,死亡计日可待。我请求去做官婢,以赎毋丘芝一命。”何曾哀怜他们母女,上递状辞请求复议,朝廷议论都以为何曾的意见正确,于是修改了法律条文。

司马昭接下了从父亲传到兄长的权力宝剑,他一脸茫然,他这一刻就被任命为总统诸军,这也是临时想到的名词。而此时,朝廷方面对于司马师的健康也十分关注,司马师病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中。

自从废黜曹芳以后,过去一直是盟友的郭太后似乎与司马家也渐渐出现了一丝不快,而新上任的皇帝曹髦虽然年轻,却是那样咄咄逼人,不甘屈服。

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

蜀军出征前,张翼与姜维有很大的辩论说:“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我相信丞相在世时,也是不愿意看到的。”姜维不听说:“难道你忘了丞相的遗志,光复汉室的意愿吗,打进长安是我们蜀国上下一致的意愿,难道你不想吗,张将军你还是要跟我一起出征。”

八月,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败王经,魏军大部伤亡或逃亡,损兵数万,王经只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魏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邓艾等人认为:“王经的精兵在西边战败,贼军士气很旺盛,乘胜的军队不可抵挡,而将军带领乌合之众,跟在战败的军队后面,将士们丧失了斗志,陇右动荡不安。古人有这样的话:‘蝮蛇咬了手,壮士就砍掉自己的手腕.’孙子兵法说:‘车队有时不去进攻,地方有时不用把守。’这是在小的方面有损失而在大的方面得到保全的缘故。现在陇右的灾难,比毒蛇还要过分,狄道这地方,不只是不能把守的问题。姜维的军队,这是我们应该避开的锋芒。不如分割险要防守,观察敌人的破绽,等待敌人疲惫,然后再进军救援,这才是获胜的计策。”

陈泰却说:“兵书说‘修治大盾牌和攻城的战车,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筑起土山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完工’。这确实不是轻兵深入,凭姜维的诡计所能仓猝办到的。姜维孤军深入,粮食供应不上,这是我们迅速进军打败敌人的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是必然的形势。”

邓艾于是听从陈泰建议,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这时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

于是,朝廷任命邓艾为安西将军,假节,兼任护东羌校尉。此时,魏军多数人认为姜维已经力竭,不可能再出兵北向。邓艾却不这样认为。他指出:“洮西的失败,可谓不小,军心溃败,仓库空虚,老百姓流离失所,几乎一败涂地。现在来看,敌人有乘胜追击的势头。而我方虚弱不堪,这是第一原因。敌人上下官兵级级相通,兵器锐利。而我方将领换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器械也都陈旧,这是第二个原因。敌人乘船行进,而我们靠步行,敌逸我劳,这是第三个原因。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自都需要守备的兵力,他们专心进攻一城,而我方则一分为四。这是第四个原因。从南安、陇西,要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麦浪千里,很容易搞到粮食,这是第五个原因。敌人也有狡诈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来进攻的。”分析了以上情况后,他断言姜维还会伺机进犯,加紧备战。

九月二十二日,征西大将军张翼撤军对姜维说;“姜维大将军,请求你不要劳民伤财了,这样下去只是穷兵黩武的。”姜维冷道:“你不要说了。”张翼只是无奈看着离去的背影。

逝者如斯,死了就是死了,可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好好干,由于司马炎的大伯司马师没有儿子,过继了一个司马攸还是司马炎的亲弟弟,也是司马昭的儿子。所以,整个司马家族和魏国的权力,就当仁不让的由司马师最大的兄弟、司马炎的亲爹司马昭全盘接收了。

司马家族是曹魏帝国的大臣,可是这个家族有些特殊,虽然表面上有无数的人拥护他们,然而暗地里有很多人想要他们死,司马师死了,皇帝还在洛阳,就在司马昭一帮人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足以让司马家族一家老小全体完蛋的惊险事件。

小小年纪的皇帝曹髦,主动给当时随军参战的尚书(国务院部长)傅嘏(古)发来了诏书,上面写着,因为淮河流域刚刚发生叛乱,现在形势还不很稳定,司马昭你就别回首都了,留在许昌这里替我镇守,让傅嘏带着中央军回首都就行了。

司马昭接到诏书后,立即汗流浃背说:“没想到这个皇帝还是蛮厉害的,咄咄逼人。”曹髦之所以敢给司马昭发这种诏书,是因为他看到了夺回权力的希望。因为司马师死得太仓促了,让忠于他的人们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权力交接制度,尤其是权臣之间的权力交接制度,本来应该严丝合缝,可是司马师的疾病发展得太快,他快死了的时候,司马昭才赶来见他,而且再仔细想一想,周围的人怕引起恐慌,掩盖了司马师的死讯,等到司马师死了司马昭才赶到也不是没可能。这样慌慌张张、乱七八糟的权力交接,不让曹家的皇帝和忠于他的势力有想法才怪。

这个诏书,绝对可以说是司马家族的催命符。如果司马昭遵照这个诏书执行,留在许昌,就会从此失去对首都洛阳和曹髦的控制权,降格成为一个军区司令。然而,只要司马昭一降格成为军区司令,曹髦就会掌握魏国实权,到了那个时候,曹髦想怎么收拾司马家族,都是合理合情合法的了。

但是司马昭这时候还不敢明着违抗曹髦的命令,他马上找来亲信钟会和傅嘏,商量如何应对。这个时候,曹髦已然就是和司马昭翻脸了,但是司马昭可不能和曹髦翻脸,可是走正当程序、等曹髦允许司马昭回首都,也绝对是痴心妄想。

最后,三个人得出一致结论:由傅嘏走正当程序给曹髦写信,说司马昭是擎天支柱、必须回中央;而司马昭趁曹髦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立刻带着军队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就赶回了首都洛阳城外洛河南岸的军事基地。

小皇帝曹髦的奋力一搏就这样化为了乌有,唯一可能夺回权力的机会就这样失去。

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正月,姜维在驻地被后主封为大将军。六月,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

在司马昭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星期,2月5日,曹髦就被迫封他当大将军,负责统领全国军权。而年青的司马炎,也随着爸爸达到了权力顶峰而被加官进爵,在经历了三次可能发生的灭顶之灾后,司马炎随着司马家族进一步朝着权力顶峰前进。

公元256年夏,司马炎20岁。

这年4月,他的爸爸司马昭得到了皇帝的高规格赏赐:龙袍、皇冠、赤色长靴。

这三样东西,前两样比较好理解,最后那个赤色长靴,可是大有讲究,不像我们现在,红色长筒靴是很多时尚靓女的最爱,那时候,随便一个人穿这种长靴可是要杀头的,因为只有皇帝才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