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阴谋诡计(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被司马师列入重点监控对象的人,有天下闻名的名士首领夏侯玄、当朝的国丈张缉、中书令李丰,还有一个,就是当今的曹魏帝国天子曹芳。

夏侯玄自曹爽被杀后,就被司马懿调到中央任职,夏侯霸已经投到蜀国,夏侯玄与夏侯霸不同的是,他还是名士,无端残害名士,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政治上的失败,并没有让夏侯玄的名望有丝毫减损,在那个年代,政治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一个名士人生的失败,相反,悲剧英雄夏侯玄的威望越来越高,大有文化明星、哲学巨子的派头,从中央官员到平头百姓,都对他万分仰视,就连谁和他喝了一顿酒、吃过一顿饭的事情,都会被人们记载下来、流传开来、广为传颂。

对于司马师来说,夏侯玄的名声越大,他就越危险,他拥有的潜在能量也就越大,他不死,本来就失眠的司马师会更睡不安稳。不过,像自己那位足智多谋的老爸司马懿一样,司马师对夏侯玄也是干瞪眼没办法,因为他也没有借口干掉夏侯玄。

当朝国丈张缉,字敬仲,他的爸爸,就是曹操时代、曹丕时代的西北名将张既。与父亲一样对行军打仗也有独到的看法,诸葛亮北伐及诸葛恪守东兴的讨伐,他都有独特见解,号称通晓军事的张缉却暴露出他自己致命的缺点:自以为聪明,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带兵带人都一样,那就是要团结人,可是张缉领兵以后,光记着曹睿夸自己,除了敛财和找手下的毛病,他什么实惠事儿也没做,手下人一提起他,不是哼哼就是嘿嘿,没有人说他的好话。

然而,底层人的意见,自然是无法反映到洛阳城里头去的,洛阳的名士权贵们,还都认为张缉是个实干家,张缉的名声,也就一直保持着虚假的美好。公元252年2月,在经过认真的选择之后,曹芳立张缉的女儿做了皇后,成了当朝的国丈,光荣回京,做了挂名光禄大夫。

他认为,自己已经是皇帝的老丈人,这曹魏帝国的天下,自然也有他的一份了,本着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精神,张缉好几次给皇帝写信,陈述他讨伐吴蜀、一统天下的大志,好像这曹魏帝国里,就他一个人能够匡扶神州了。

司马师笑着看张缉奏折说:“张缉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现在的大魏,不是他的皇帝女婿做主,真正做主的,是我司马师。”合肥新城大战,诸葛恪正如国丈所说,打败而归被孙峻所杀,司马师立即意识到张缉这是在说自己,怨恨和防备的种子,也就在这一刻种下了。

司马师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一手提拔的李丰与国丈走的很近,他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李丰,字安国,爸爸是李恢,曾经做过曹魏帝国的太仆,曹魏帝国刚刚建立之后,年仅十七八岁的李丰以平民百姓的身份,随父从军到了邺城。在邺城,李丰一副名士做派,小小年纪就开始品评人物,而当时的人们也都对李丰刮目相看,全邺城都知道有个李丰。等到李丰跟着父亲移驻许昌,名声就更大了,李恢觉得李丰的这种名声,太不实在,这样下去,对年轻的儿子并没有什么好处,就让李丰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当时的太子曹睿听说了李丰的名声,就把他聘为自己的文学(文化顾问),等到曹睿即位,李丰也就正式步入了仕途。

有一次,曹睿和一个从东吴投降过来的人聊天,聊着聊着,曹睿就问,你们东吴那边,认为我们中原这里谁是名士?那人就说,我听说过一个叫李丰的,当时,李丰还只是个黄门郎(皇帝秘书侍从),论官职来说,绝对只是个中层干部,曹睿一听东吴的人居然还知道有个李丰,就非常吃惊的说:“李丰的名声,都传到你们东吴去啦?”当时对李丰更是刮目相看。曹睿死后,李丰做了郭太后永宁宫的太仆(皇太后仪仗部长),后来一路高升,先后做到了侍中(皇帝高级顾问)、尚书仆射(国务院副总理)。

尚书是曹魏帝国最有实权的部门,同时也是最繁忙的部门,李丰到了这里以后,暴露出了当时名士共有的特点:眼高手低。自从他到了尚书以后,就开始连续的以有病为由不上班,曹魏帝国的法律规定,官员请病假一百天就停发俸禄、自动解职,李丰不想丢官丢钱,就数着天数,快到一百天就来上班,上了几天又请病假,然后就又病他个九十多天,如此反反复复,病的天数反而比上班天数多出几十倍。但在当时,名士的威力是无限的,李丰即使这么破坏规则,大多数不知情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崇拜他。

由于李丰大名士的身份,他的儿子大儿子李韬得以有幸迎娶了前任皇帝曹睿的大女儿齐长公主,从名分上说,齐长公主就是皇帝曹芳的姐姐,这样一来,李丰和曹魏皇室成了儿女亲家,他们一家人,都开始飞黄腾达。李丰有两个弟弟,一个叫李翼,一个叫李伟,由于也成了皇亲国戚,他们很快都登上了高位,不过,像李丰一样,这两位李大人也是做人成功、做事完蛋,李伟就曾经因为长期贪杯误事,结果导致大西北两个郡出现叛乱,但是,由于李丰又是名士,又是皇亲国戚,没人敢得罪他们,他们也没有受到任何制裁。

在除掉曹爽的时候,李丰表示中立,在司马师执政之后,他更是被官升一级,做了中书令。按这一层说,李丰应该是司马师的人,应该忠于司马师。可是,司马师是曹魏皇室的敌人,他执政以后,李丰这个皇亲国戚也就微不足道了,李丰希望重现皇亲国戚的威风,可是皇帝曹芳不掌权,这种希望就不能实现,所以,司马师虽然给李丰升官加爵,李丰的内心还是同情和支持曹芳。

因为李丰是中书令,他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把皇帝的命令上传下达,是专门伺候皇帝曹芳的,虽然司马师已经大权在握,但是那执行命令的玉玺,还在曹芳的手里,这位皇帝,还是得发挥一下橡皮图章的作用的。李丰本来就支持曹芳,所以一来二去,两个人谈话的内容,就成了如何恢复皇权、怎样干掉司马师。李丰和当朝国丈张缉的家离得很近,因为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平时没事就总是混在一起,关系非常要好,在曹芳立志要夺回皇权之后,李丰和张缉的关系就不仅仅是要好,而是同谋了。

由于李丰总是被皇帝曹芳单独叫去谈话,而且别人不能听,谈话内容完全保密。司马师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一个皇帝,有什么事怕让别人知道呢,怕事就是怕人,如今全天下让曹芳害怕的人,恐怕就只有自己了。”

司马师觉得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了。

实话实说,像李丰和张缉这样的人,说话的时候比谁都漂亮,做起事儿来却是怎么也做不成。要想干掉司马师,就凭他们这两个毁誉参半的名士,那真是玩笑一般。但是,和司马懿一样,司马师也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既然他皇帝曹芳想要夺权,那就得把他的信徒们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