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诛杀曹爽的司马懿掌握了魏国的实权,曹爽亲族夏侯玄和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并没有让司马懿忽略掉。夏侯霸在曹芳即位后受到曹爽的重用任命夏侯霸为讨蜀护军、右将军,进封博昌亭侯。并让他屯军陇西。夏侯霸在陇西演武练兵,并改善魏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夏侯霸代替夏侯儒担任征蜀护军,属于征西将军所统率。

诛灭曹爽,司马懿让郭淮担任征西将军正是夏侯霸堂侄夏侯玄被征召入朝的结果。夏侯玄被剥夺了兵权,入朝任大鸿胪,不久徙太常,夏侯玄自从被征回朝廷后,从不结党营私,也未蓄养美姬。

夏侯霸与郭淮不和,曹爽被诛灭,夏侯霸认为事态严重,自己定会落得与曹爽等人相同的下场,夏侯霸感到不安决定逃跑。夏侯霸与夏侯玄一同被征召,夏侯霸将南逃至蜀汉,想要叫夏侯玄与他一起离开。夏侯玄说:“我怎么能为了苟存自己而投降敌国呢?”于是接受诏命前往京师。

司马师汇报了夏侯霸投奔蜀国的消息,问道:“需要派人追上去吗?”司马懿果断地说:“不用。”然后又冷笑道:“你也知道夏侯家族的功绩,如果把他杀了,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司马昭说:“为了活命,而不得已投靠杀父仇人呢,真是有趣的家伙,也是一种讽刺啊”

夏侯霸带兵行至阴平迷失道路,粮尽遇困。蜀军将消息告知成都,刘禅下令:“一定要接到成都。”建安五年(200年)时夏侯霸堂妹夏侯涓嫁给了张飞生二子二女;生下的女儿成为了后主刘禅的皇后。所以召见夏侯霸时,刘禅宽慰他说:“你的父亲是自己在交战之中阵亡的,不是我的先辈杀死的。”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子侄。”夏侯霸于是在蜀汉得到重用,被任命为车骑将军。而因为夏侯渊以前的功勋,夏侯霸留在魏国的儿子受到特赦未被追究父亲投敌之罪,但被迁徙到偏远的乐浪郡(今朝鲜平壤)。

姜维问霸:司马懿既主魏政,是否会攻蜀、吴?”夏侯霸说:“他正在经营整理内部事务,还顾不上对外征伐。但有一个叫钟会的人,年纪虽轻,如果管理朝政,将是吴、蜀两国的忧患。”

同年,吴国朱然病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都会相望送行。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孙权悼词他说:“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陈寿评价其:“内行修洁,其所文采,惟施军器,余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接替已故的步骘继任丞相一职。朱据拥护太子孙和的意志十分坚定,每当谈及此事,其言语都十分的恳切认真,愿意誓死保卫太子孙和的坚决态度都从脸上表现出来。更多次上书维护太子孙和。

孙鲁班做为全公主因孙权晚年宠爱潘夫人及幼子孙亮,孙鲁班为迎合孙权并讨好孙亮,就劝孙权为孙亮娶妻,并多次推荐全尚的女儿全氏。

魏国兖州刺史令狐愚,是司空王凌的外甥,驻扎在平阿,甥舅二人同时掌握重兵,单独承当淮南地区的重任。司马懿诛曹爽后,王凌心生不满,王凌与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认为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又听说楚王曹彪有智有勇,想要共同立他为帝,奉迎他到许昌建都。司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们的诡计,也对王凌积极拢络,在高平陵事变后,提升他为太尉。当初司马懿曾问蒋济:“王凌的才干怎么样?”蒋济回答说:“王凌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于是司马懿也对王凌有一丝戒心。

令狐愚本名令狐浚,是曹魏弘农太守令狐邵的族子。令狐浚在平民时,就常有远大的志向,众人说令狐浚一定会让令狐家族发扬光大,唯独令狐邵认为:“令狐浚性情不受拘束,不加强品德修养而自高自大,一定会让家族灭亡”。令狐愚听说了令狐邵的话,心里很不服气。等到令狐邵担任了虎贲郎将,而令狐愚也已经做官,担任过了许多官职,干的工作都很有名气,被人称道。

令狐愚来看望令狐邵,趁机一件件地夸耀,隐约地讽刺令狐邵说:“当年的时候,听说您认为我成不了大材料,我现在到底怎么样呢?”令狐邵看了他很长时间,却不回答。然而私下里对他的妻子、孩子说:“公治的性情、气度还是和过去一样。从我的眼光来看他,最终一定会破败灭亡。只是不知到我是否能活的久,受他的牵连?或许将会牵连到你们了!”

魏国魏文帝刚即位,乌丸校尉田豫讨伐胡人有功,小小违反节度,令狐浚以律法制裁。曹丕大怒,将令狐浚戴上镣铐,拘禁起来,免去官职治罪。下诏:”令狐浚何其愚蠢!“从此,将令狐浚改名为令狐愚。

这时候才当上了曹爽的长史(大将军长史),后来出任兖州刺史,驻屯平阿,与其舅王凌一起统兵于淮南。

王凌的另立新君行动一直是秘密进行的,由于曹彪的封国在兖州令狐愚的地盘内,公元249年(嘉平元年)九月,令狐愚遣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拜访,对曹彪说:“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愿大王珍重!”开始了他们另立新君的第一步。

王凌又派舍人劳精到洛阳,告诉他的儿子王广。王广说:“每当要干一番大事业,应该以人情世态为本。曹爽因骄奢淫佚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何晏虚浮而不能治国,丁谧、毕轨、桓范、邓飚等人虽有较高的声望,但都一心追逐名利。再加上变易国家的典章制度,多次更改政策法令,他们心里想的虽然十分高远但却不切合实际民情,百姓习惯于旧制,没有人顺从他们。所以他们虽有倾动四海的势力、威震天下的声名,而一旦同日被杀之后,手下名士就散去大半,百姓们照旧安定,没有谁为他们而悲哀,这都是失去民心的缘故。如今司马懿的本心虽难以测量,事情也不可预料,但是他却能提拔贤能,广泛树立超过自己的人才,遵循先朝的政策法令,符合众人心里的愿望。造成曹爽恶名声的那些事情,他都必定加以改正。终日兢兢业业,以安抚百姓为先务,而且他们父子兄弟都掌握着兵权,是不容易被推翻的。”王凌听不进他的话。

同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张式去见曹彪,还没等他回来,令狐愚就病逝了。司马懿听此消息,司马师禀报:“该动手了。”司马懿说:“不急,等。”

王凌听到令狐愚去世的消息大叫道:“这一死,兖州刺史就换人,原本应该两州并举,现在成了孤掌难鸣了。”

令狐愚的幕僚杨康此时正在京都司徒府上报兖州政务,听到令狐愚病死,他很害怕,立刻向司徒高柔举报揭发王凌、令狐愚的计划。高柔得知后,立刻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相当吃惊说:“你确定有此事?”高柔说:“千真万确。”司马懿旋即恢复镇定说:“王凌位列三公,又没有具体证据,一时难以下手,故暂时静观其变,严加保密。”司马懿并另派黄华出任兖州刺史。王凌对杨康告密之事毫无所知,积极暗中准备。

王凌的这次预谋想废帝另立,来削弱司马家的势力,司马懿当然不想陷入被动之中。

公元250年(嘉平二年),荧惑(火星)出现在南斗星的位置上,王凌说:“斗中有星可能该出现一位突然显贵的人物。”于是更加坚定另立新君的行动。

公元249年(赤乌十二年),全琮逝世,其子全怿嗣爵,其妻孙鲁班终于松了一口气,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丈夫终于去世了,这时她已四十来岁。再嫁高位权臣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她干脆不做再嫁的打算,而是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情夫。

她的堂侄儿侍中孙峻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孙鲁班开始对他有了兴趣。

孙鲁班虽然年纪已不轻,却风韵不减,而且在大帝孙权处说话很有分量,因此她稍一示意,孙峻立即很识时务地跟堂姑厮缠在了一起。这对*的男女很快就在废太子一事上达成了共识:孙峻的姐姐就是全尚的妻子,孙亮订下的小全氏就是全尚之女。如果孙亮登基为帝,孙峻不但是小皇帝的侄儿,更是小皇帝的外家舅父了,立即鸟枪换炮,晚辈做了大舅爷了。

在切身的家族利益方面,孙峻比全琮要有觉悟得多。

孙峻也开始大肆攻击太子的过失,并且力主更换太子了。孙权对同宗重臣的意见十分重视,终于下定了决心。

赤乌十三年(250年)八月,孙权终于决定将孙和软禁。骠骑将军朱据以太子为国之本来劝谏,孙权不听。朱据与尚书仆射屈晃带领众大臣将军以泥涂首,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宫殿外为孙和求情,孙权登上白爵观观望,非常反感这种行为,斥责朱据等人:“你们简直是无理取闹,无事找事。”孙权便将其贬为新都郡丞。及后更被中书令孙弘作诏所陷害而被孙权赐死。屈晃亦直谏孙权不要动摇太子的地位,更叩头至流血,但都不获孙权所纳,更令孙权厌恶,与朱据同被杖一百后遭遣回乡里。

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又以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杀申生,终改立奚齐而至晋国大乱故事劝谏;太子辅义都尉张纯亦尽力劝谏孙权,但陈正和陈象都被孙权族诛,张纯亦被处死。孙和因此被废掉流放到故鄣,群臣中因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多达几十人。人们都为他们感到冤屈。而同时孙权宣告:“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得立,安得不乱?”孙霸就这样被孙权赐死,就这样两宫争斗结束。

在这次长达九年的宫斗中,诸葛恪接替了陆逊的位置,成为了大将军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会稽太守滕胤虽支持孙和却没有事,是仪也没有事。

同年十岁的孙亮立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孙权这样来结束两宫争斗来说明:“太子你不能闹,朕不给鲁王你不能抢。”孙霸之党羽杨竺、全寄、吴安、孙奇也被孙权诛杀。历史称作“两宫之争”或“南鲁党争”。

二宫之争期间有很多位大臣如吾粲、陆逊等都因此而死,及至最后谏止孙权诛杀孙霸和流放孙和的十多位官员亦因而获罪,种种因二宫之争而衍生的杀戮和惩处对东吴人才打击很大,期间政局亦因朝内分裂而有所影响。也对之后太子孙亮即位后以及后面政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内部产生了混乱局面。

魏嘉平二年、吴赤乌十三年(250)十月,魏庐江太守文钦诈降诱吴,吴偏将军朱异知其有诈,乃与偏将军吕据督兵二万共至吴魏交界处。文钦见吴兵有备,遂罢。

吴赤乌十三年(250)十一月,吴帝孙权正式立少子孙亮为太子。

吴赤乌十三年(250)十一月,吴帝孙权遣军十万,于尝邑(今江苏六合北)筑涂塘(即今瓦梁堰),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