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权独揽(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陈寿评价:“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道家所忌也。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然与曹爽中外缱绻;荣位如斯,曾未闻匡弼其非,援致良才。举兹以论,焉能免之乎!”

除掉曹爽,司马懿虽然权利变大,但是在朝廷他依然不能一人说得算,他首先调整了人事,让孙礼暂时代理司隶校尉,都督河北军事(黄河以北部队统帅)程喜,并州刺史鲁芝,虽然政变时背叛了司马懿,但是上下级感情还是有的。上任的荆州刺史王基之前因曹爽部下原因而免职,很快又被司马懿重用,但他还有一个上级,就是都督荆州、豫州军事(湖北、中原部队统帅)的王昶,王昶可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有他在,更为荆州、豫州有了保证;徐州刺史胡质,朱然和朱异围樊城时候,与司马太傅就有了交情,性格沉稳,年老多病,还不至于有太大威胁。

都督雍凉军事(西北军队)的征西将军夏侯玄、都督扬州军事(淮河流域部队)的司空王凌、扬州刺史诸葛诞、豫州刺史毌(冠)丘俭、兖州刺史(黄河下游南岸部队)令狐愚、幽州刺史(河北北部)杜恕,都算曹爽有关系的人,自己的儿子司马师与诸葛诞、夏侯玄、何晏、李胜、丁谧、邓飏等人以前还算“浮华会”友人,虽然断了关系。

曹爽死后,消息传到蜀汉,曾经与曹爽交手的大将军费祎,写了一篇《甲乙论》,来讨论曹爽被杀的真相。

文章说:“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曹爽一些人,依靠祖辈,父辈的功绩才能登上高位,然而他们辜负了人们的希望,结党营私,司马懿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辅政的责任,这才奋起一击,把曹爽一党全部消灭,魏国大快人心,另外一种说法,司马懿本来与曹爽意见不同,他早就想尽办法想把曹爽除掉,在曹爽一再犯错的时候,他一直在窥伺时机,等到曹爽失尽人心,他又突然动手杀人,这哪里是正人君子的做法呢?如果当时曹爽真的想要谋反,那么他一定想要害死小皇帝曹芳,司马懿关闭城门说曹爽造反,不更是把小皇帝置于死地吗?其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根本就没想过谋反,他绝不可能害曹芳,所以他司马懿才敢放心的关城门、搞政变,曹爽罪不至死,却落得满门抄斩,甚至连何晏的儿子,母亲贵为公主,是皇室血脉,都难逃一死,司马懿的行为,可以说是滥杀无辜、狭私报复。

可谓是一针见血。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姜维作为蜀国统帅,展开了自己的第四次北伐,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前就要求北伐,但是作为大将军的费祎并不希望姜维北伐,经常阻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魏嘉平元年秋,蜀军进入了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姜维认为自己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

司马懿次子司马昭因政变有功,增加封邑一千户,晋位为安西将军、持节,屯兵关中,调度诸军。陈泰与郭淮商量对策,陈泰为陈群之子,诛灭曹爽后为了避免*,主动原因与郭淮抵抗蜀军,封为雍州刺史,代替郭淮,郭淮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陈泰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虽然坚固,但是远离西蜀,道路险峻,粮食只能长途运输;羌胡的人质们害怕为姜维服劳役,也一定不会长久配合。如今只要我们围而攻之,兵不血刃就能夺取麴城。西蜀虽然可能发来救兵,但山道险阻,也不会很快到来。”郭淮表示同意,遂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

李歆引兵出城取水,雍州兵围困甚急。李歆死战不能出,只得退入城去。句安城中亦无水,乃会了李歆,引兵出城,并在一处;大战良久,又败入城去。军士枯渴。安与歆说:“姜都督之兵,至今未到,不知何故。”李歆说:“我当舍命杀出求救。”遂引数十骑,开了城门,杀将出来。雍州兵四面围合,歆奋死冲突,方才得脱;只落得独自一人,身带重伤,余皆没于乱军之中。是夜北风大起,阴云布合,天降大雪,因此城内蜀兵分粮化雪而食。

李歆撞出重围,从西山小路行了两日,正迎着姜维人马。李歆下马伏地告说:“麴山二城,皆被魏兵围困,绝了水道。幸得天降大雪,因此化雪度日。甚是危急。”姜维说:“吾非来迟;为聚羌兵未到,因此误了。”遂令人送李歆入川养病。而姜维决定进军牛头山,与陈泰部队相遇。

陈泰说:“兵法贵在不用打仗就能让人屈服,如今只要我们切断牛头山的道路,使姜维没有了退路,就能把他擒获了。”于是下令诸军各坚垒勿与战,派遣使者把形势告诉给郭淮,欲自南渡白水,循水而东郭淮听从,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同时司马昭即进军占据长城,南向骆谷设置疑兵。

姜维及时发现了魏军的动向,姜维迅速撤回,导致句安、李歆孤立无援,只好献城投降。魏国任命句安为将军。郭淮遂率军西击羌人各部,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也许很快就反扑过来,应当分兵行动,以免发生意外。”郭淮就留邓艾屯白水(今甘肃白龙江)北岸,以防蜀军反攻。三天后,蜀军果然复返,姜维派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和邓艾迢遥相对,却不向魏进攻。邓艾对诸将说:“姜维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渡河而不必设桥。这是姜维想使廖化来牵制我军,不让我们动兵。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今甘肃临潭西南)在白水之北,距邓艾驻地六十里。邓艾于当夜抢占洮城,不久,姜维果然率重兵奔袭洮城。姜维见魏军已抢占洮城,遂撤军退走,魏军得以不败。

司马昭战后转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邓艾因功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又迁升城阳(治所在今诸城东北)太守。陈泰和郭淮继续监视蜀军的动机。司马家族正式在朝廷上大权独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