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宫之争(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赤乌六年(243年),祖父顾雍逝世,数月后顾雍之孙顾谭成为太常,代替顾雍的尚书职务。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为辅正都尉。弱冠后与诸葛恪成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辅正都尉。因自己偏向太子孙和,而向孙权谏言:“望陛下能明辨嫡庶之分,异尊卑之礼”表明孙和的正统地位,以绝孙霸争位的心。孙权不听。

朝廷众臣大多数认为孙权做法不妥,孙权便让两子分宫,两子便开始有嫌隙了。公元245年太子太傅吾粲亦上书请求申明孙和的地位,更请让孙霸出驻夏口,将孙霸心腹杨竺调离建康。两宫之争开始蔓延到朝堂之上了。

而鲁王孙霸这边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人的支持,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人亦暗里共附孙霸,并图危害太子。此时驻守武昌的丞相陆逊接到了吾粲的多次通讯,请求他支持太子孙和。陆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即找到了全琮:“大司马之子全寄最近跟鲁王走得很近,恐怕不适宜吧。”全琮不屑:“不劳烦丞相费心了,犬子错失交给我了。”顾谭本身在芍陂之战中因阻截魏军前进而获得比全绪、全端更高的将军位,反令全氏怨恨,于是陷害顾谭,让他与其弟顾承同被流放到交州。

陆逊意识到太子之位渐渐不稳屡次上疏陈述嫡庶之分,他说:“太子为皇位正统继承人,地位应稳如磐石,鲁王为藩臣,应当在荣宠赐赏和地位上与太子有所差别,这样他们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宁。为臣谨向陛下叩首流血,陈述己见。”他还要求到建业当面申述自己的意见,因而得罪了孙权。吾粲亦因孙霸和杨竺等中伤,因与陆逊多次有书信往来而下狱被杀。

孙权长公主孙鲁班做为大司马全琮之妻,她想从中谋利,立孙亮,她找到已经嫁给朱据的妹妹孙鲁育,希望让朱家能支持孙亮,但遭到了拒绝:“政治之事不是我们女人家可以管得了的。”孙鲁班气愤不已,便走了,这就姐妹之间产生了隔阂。

陆逊得罪了孙权,导致不许陆逊还都,又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处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流徙。陆逊惶恐不已孙权还多次派中使前去责骂陆逊,陆逊忧伤过度,于赤乌八年(245年)二月含恨而亡,终年六十三岁。陆逊死后,家无余财。陆逊长子陆延早亡,次子陆抗袭爵。陆抗亦有大将之才,为吴国后期最著名的将领。陆逊死后,孙权以杨竺所白陆逊二十事一一问陆逊子抗,陆抗事事条答,权意乃稍解。

直到景帝孙休继位时,才追谥陆逊为昭侯。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暴乱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番号,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暴乱。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陈寿评价其:“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吴赤乌八年(245)七月,吴将马茂与兼符节令朱贞、无难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合谋,欲乘孙权与公卿诸将入苑射猎,权在苑中,而众臣在门外未入时,朱贞持节宣诏,尽收众臣,而由马茂入苑击权,分据宫中及石头坞,遣人报魏。事泄,均被族诛。马茂原为魏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长,叛降吴,为吴征西将军,领九江太守、外部督,封侯,领兵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