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辽东(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当初,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为他的叔父公孙恭到京城做人质,起初公孙渊还没反叛,公孙晃几次向曹叡陈述了他想反叛的情况。现公孙渊反叛,曹叡不忍心在街市斩杀公孙晃,想把他投在狱中杀死。

延寿亭侯高柔上疏说:“《尚书》中说:‘用惩处来讨伐他的罪行,用德行来表彰他的善举。’这是帝王制度清明公正的法则。公孙晃及妻儿与叛逆者是手足亲情,实在是应该斩首示众,不让遗下后患。而我私下听说公孙晃先前几次主动陈述公孙渊准备叛逆的情况,虽然是叛逆者的同族,而究其实质,还是可以宽恕的。说到孔子解脱司马牛的忧愁,祁奚解脱叔向的过失,在过去是优美高尚的义节。我认为公孙晃如确实陈述过公孙渊的情况,就应该宽恕他的死罪;如没有陈述过,应该在街市当众斩首。现在进不发布赦免他的命令,退又不公布他的罪行,关在监狱中,让他自杀,周围观察此事的国家,有的就对这种举动产生疑惑。”

曹叡不听,最终还是派人送给公孙晃以及妻儿黄金的粉末,让他们吞饮自杀,赐给棺木、衣服,在自己家中入殓殡葬。

次年四月,吴督军使者羊衜、郑胄,将军孙怡率兵至辽东,时辽东已平,遂击魏守将张持、高虑等,俘掠人口而归。

魏景初二年(238)六月,倭女王卑弥呼遣大夫难升米、都市牛种等访魏,献男女生口十人及斑布。十二月,魏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封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都市牛利为率善校慰,并赐赠大量锦、罽、绛、绢等各色丝绸及刀、铜镜等物。

魏景初二年(238)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起事,魏凉州刺史率兵攻讨,斩杀注诣,遂平。

原本朝廷让司马懿便道往镇关中。但当到达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魏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据说,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吾面。”他俯视,见魏明帝面有异色。

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

司马懿在回赶京城的路上感到不安。风雨欲来,天下大乱又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

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公孙渊,刘禅诏令蒋琬率兵进驻汉中,等待时机,与孙吴夹击魏国。六年之中,蒋琬率军屯驻汉中,魏军不敢来犯。此期间,蒋琬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但是收效不大。蒋琬认为,认为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于是朝廷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蒋琬于是上书给后主:“为汉室除残去秽,是我应尽的职责,自臣奉辞来到汉中,已经六年了,由于我资质驽钝,又兼疾病,并无进展,俯仰惟艰,寝食不安。现在曹魏跨带九州,根深蒂固,想要除去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和东吴合力,成犄角之力,就算不能迅速将魏国吞并,也慢慢将其蚕食掉。但是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举步维艰,废寝忘食,于是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地势险要,进退有资,羌胡人心存汉室,昔日以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应该是首要的事情,宜用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出军西北,我当率军后继,而涪县水陆通达,万一东北有变,应付不难。”蒋琬于是进驻涪县,病情日益加重。

征东将军满宠、凉州刺史徐邈领兵在外又位高权重,经常受到诋毁,而孙资据理力争,说明他们平常的作为,使其不受猜疑。满宠、徐邈可保持功名,有赖孙资帮助。田豫等人曾经毁谤孙资,孙资却不以为意,之后田豫等人感到惭愧,要求和解,孙资同意,并且令长子孙宏娶田豫之女,并照顾年老在家的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