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03(1 / 2)

作品:《不平则鸣

温润,小犬之孤傲,山大王之狠戾,唐小郎之细腻,包括后文中一些角色的特点……都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

但是他又和他们,都不一样

第72章秋风春浪鳌头好(四)

秋风春浪鳌头好(四)

徐三娘揣着木匣及笺纸,别过周内侍,下了后山,归于家中,此后两日,便全神贯注,心无二用,将罗五娘给她的那两册兵法,仔细研读了一遍,可谓是左右采获,受益匪浅。

而两日过后,便是官家离开寿春之时。这日里徐三娘听得外头奏乐罢了,方才跨出门外。她引颈一望,便见那大队人马,已然愈去愈远,徒留围观诸人,仍在目送手挥,迟迟不愿散去。

徐三回视线,稍稍一思,这便往县衙后宅寻了过去。对于贾府及袁氏,官家应该已然有了决断,而她到底是怎么断的罪,怎么定的刑,徐三迫不及待,只想一探究竟。

她在后宅候了半晌,便见崔钿入了院内。那小娘子穿着一身绿色官服,后背上汗湿了一片,徐三见状,连忙持起蒲扇,替她扇风。

崔钿坐于案后,看了她两眼,自是晓得她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崔知县稍一思忖,随即压低声音,缓缓说道:

“昨夜里头,我去拜见官家,官家说,这欺君之罪,非同小可。无论是大是小,无论有心还是无意,只要对官家说了诓言诈语,那就断然不能轻饶。她说,杀一方可儆百,以致吏民皆服。”

徐三倏地抬眼,薄唇紧抿。

是了,这是一个封建□□的国度,皇帝是至尊无上的存在。只要犯下欺君之罪,轻则以死谢过,重则株连九族。

崔钿瞥了她两眼,随即抿了口茶,叹了口气,轻声道:“我知你是个心软的,又笃信甚么公理大明,可是卖花郎这案子,即如你先前所言,贾氏乃是咎由自取,甭管落得甚么下场,都怨不得旁人去。她胆敢欺君,那就治她个欺君之罪,这不正是你说的,‘罪与罚相称’么?”

徐三默不作声,接着又听得崔钿清了两下嗓子,缓缓说道:“贾府主母,已然押,择日便要处斩。贾府内一干知情人等,皆刺配沧州牢城。袁氏倒是没受甚么波及,只将全部罪过,都推到了那传话的小厮头上。那小厮已被杖毙,做的个死无对证。这卖花郎一案,便就此结清。”

袁氏从轻处置,这也是官家的意思。毕竟袁氏有女,尚在军中效力,还有官家用得着的地方。而贾府受此刑罚,则是因为她家还没在官场站稳脚跟,族中最大的官儿,都是拿银子买来的,在官家看来,不过是臭虫而已,抬脚便能碾死。

所谓政治,向来不认是非对错,只认有无利益。

崔钿言罢之后,看向徐三,见她脸色不大好,便轻轻一叹,凑到她跟前,对她说道:“徐老三,你以后若是真打算走这条道儿,那可就要想清楚了。宦海浮沉,绝非儿戏,它不是打官司,有那么一本《宋刑统》,能让你背,告诉你甚么是对,甚么是错。我在开封府长大,瞧得最是清楚,这世道,谁手里头有权,谁就是公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