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全能游戏设计师第106部分阅读(2 / 2)

作品:《全能游戏设计师

大家也没有提出太多疑问,一方面是出于对陈陌的信任,另一方面也确实如此,在游戏开发过程中,难度这个东西是可以后期随意调整的,刚开始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尤其是钱鲲,作为数值设计师他非常清楚,其实游戏的难度是个非常容易把控的东西,玩家觉得某个boss太难,只要砍砍这里砍砍那里,瞬间就不难了。

再强的boss也经不住设计师的两刀……

此外,关于整个游戏的世界观设计,也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奇。

“关于具体的世界观,我会和郑弘曦详细说说,对于其他人来说,你们只要简单知道这款游戏的背景就行了。”

“在这个世界中,火是一切的起源,在火中诞生了王魂。获得了王魂的人们终结了巨龙的统治,开启了火的时代,但是火会渐渐熄灭,在火熄灭之后,整个世界就会重新陷入黑暗。”

“所以一些强大的王者,把自己当做柴薪,延续火焰燃烧的时间,也就是游戏中所说的薪王。而主角就是一个背负着传火使命的余灰。”

“至于一些细节,后面会有详细的剧情设定稿,大家只要大致了解这个世界的背景就可以了,等以后游戏做出来,大家可以亲自到游戏中体验。”

很快,设计概念稿讲完了。大部分人也都明白了这款游戏的特质。

其实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黑暗之魂这款游戏的内涵,还以为这款游戏是延续暗黑破坏神的风格,而暗黑世界观也只是希望玩家们刷的更爽而已。

对此,陈陌笑而不语。

接下来就是设计的重头戏,把黑暗之魂改成vr版,最为关键的是战斗系统设计。

其实之前在做守望先锋的时候,一些设计已经有了明确的方案,黑暗之魂中完全可以沿用,

在守望先锋中就有技能带来视角改变的问题,比如麦克雷的翻滚,或者死神的大招。

而解决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这些技能状态下,玩家的视野仍旧是可以自由控制的,不会和英雄的真实视野一致,就相当于暂时变成了上帝视角,等技能放完了再恢复视角就行了。

还有一点就是视野的问题。

pc端上的3a大作,大部分采用了第三人称跟随视角,也就是摄像机在角色的背后上方,可以看到自己角色的后背和动作。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视角,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最大的原因是,这样的视角会让玩家感觉更加舒服。

因为pc的第一人称视野是90度,而在现实中,人的双眼视野是124度,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第一人称游戏都会让人感觉到视野严重受限。

所以,包括一些射击游戏和赛车游戏,都会把第一人称视角改成第三人称跟随视角,就是为了减少pc上视野限制对玩家产生的不适感。

而3a大作大部分都是冷兵器战斗,敌人有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攻击玩家,这时候视野的作用就变得更加明显。

第525章 战斗系统二更

而且,玩家们也希望可以一直看到角色的外观、衣服和动作。

舍弃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代入感,获得了这么多的优势,所以pc上大部分的3a大作,全都采用了这种视角。

如果在vr平台上继续沿用第三人称跟随视角的话,最大的问题就是vr平台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vr平台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代入感,肯定不能舍弃。

同时,因为vr平台上玩家的实际视野也是124度,同时玩家在受到攻击时可以感受到身体不同部位传来的触感,所以视野受限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敌人在哪儿。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玩家看不到自己人物的外观和动作,其实这也很好解决,陈陌准备加两个功能。

一个是录像回放系统,玩家可以把自己在关卡和boss战中的战斗给录下来,以上帝视角进行回放。这样玩家就可以随意查看自己战斗时候的样子。

另一个是上帝视角观察模式,玩家可以自由切换到上帝视角,观察人物的外形,方便那些外观党进行配装、跳街舞。

这样在vr平台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问题基本上都被解决了。

此外,vr模式下的黑暗之魂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于距离的把控会更加精准,沉浸感会更强。

当然,也会更加的受苦……

不过,受苦本来就是这款游戏的核心乐趣所在嘛。

此外就是丰富一些具体的战斗细节。

在盘古系统的支持下,构建更加复杂的战斗系统成为了可能。

盘古系统给黑魂战斗系统带来的改变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于各种击打位置的判定更加精确,玩家使用剑尖、剑身,采用挥砍、挑击、突刺等不同的动作,砍在怪物身体的不同部位,所造成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怪物的盔甲会特意做出一些缝隙,例如一般的骑士盔甲,在外部有非常坚硬的板甲,但是在关节连接处就只能穿相对柔软的锁甲内衬。

如果玩家能够刺穿铠甲的缝隙,那就可以对怪物造成更多的伤害。

同时,砍到铠甲的不同部位,会根据砍击的力量,计算出对敌人的冲击力,同样会对敌人造成一定的伤害。

当然,游戏中还是保留了背刺、处决等等设定,只不过触发方式和前作不太一样,人家只要在怪物的斜后方就可以尝试背刺,但具体成功与否,还是要取决于盘古系统的计算。

第二是对于整个游戏的力量判定变得更加精确。

不同的武器,冲击力也各不相同,在对付重甲敌人的时候,大锤这种重型钝器会比剑有用得多。

黑暗之魂原作中,只要玩家举得起特大盾,敌人砍到特大盾上,就只是会削减精力,但是在魔改后,如果敌人用锤类武器攻击特大盾,而玩家的力量属性又不够的话,还是会受到轻微的伤害。

同时玩家可以和怪物拼刀,玩家的刀和怪物的刀撞在一起时,会计算出双方的力量差值,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撞击后的结果,反馈给双方。

如果是两个势均力敌的敌人拼刀,那么双方的刀在碰撞之后都会向后稍微弹一下,同时耗费玩家一定的精力。

如果一方的精力已经耗尽,则是会产生和盾反同样的效果,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硬直。

在这种设定下,玩家其实有了更多莽的机会,也和真实的战斗更加贴近。

当然,这样的改动其实也有问题,就是属性差距可能会让战斗变得更加没有悬念,如果一方的力量和精力这两个值都碾压另一方,那么拼刀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对此,其实再附加一些其他的小改动就可以解决,比如设置好力量和精力的阈值、在玩家与玩家pk时修改匹配算法或是补全弱势一方属性等等。

当然,这些就是后话了,在制作联网模式的时候才需要详细考虑。

第三是,可以增加战斗的丰富程度。

在黑暗之魂原作中,如果玩家对怪物触发了背刺,那么怪物在倒地的时候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无敌帧,在怪物爬起来之前,玩家无法对怪物作出任何输出。

当然,这种设计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主要的考虑是来自于游戏的平衡性,而陈陌打算采用另一种做法。

在真实的骑士决斗中,如果一方对另一方造成了背刺,那么双方的胜负早就已经分出来了,被背刺的一方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陈陌的改动方法是,一旦某一方被背刺,然后被踹倒在地,另一名玩家可以对其施加后续追击动作,例如高高跃起之后砸地攻击。

原作中一些特殊的武器战技可以追击倒地的敌人,但数量比较少。

而被背刺的一方,必须及时翻滚躲开这一击,否则就要承受高额追击伤害。

此外陈陌还引入了一个新的设定,极限精力值。

在危急情况下,当玩家的精力槽已经耗光的时候,如果仍需要作出翻滚动作,可以透支自己的精力值。

可透支的极限精力值是非常有限的,透支后,原本的精力值条回复速度会减缓。

极限精力值回满之后,普通精力值条的回复速度会恢复正常。

这个设定其实就类似于危机关头的潜力爆发,很多精疲力竭的人为了求生,往往在危机关头爆发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加入了这个设定之后,精力值被一套砍光之后也不至于完全任人宰割,至少还有一个保命的机会。

黑魂中的精力值,其实可以理解为体力值,翻滚、攻击、防御等等操作都会消耗,但是不能叫体力,因为在黑暗之魂中,体力值影响的是人物的负重能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属性。

在这种改动之后,整个黑暗之魂的战斗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而且更加接近真实的战斗。

一些特殊的战斗方式也被允许,比如像冰与火之歌中,红毒蛇和魔山的战斗,红毒蛇一个皮甲单位靠着灵活的走位和抹毒的长枪,不断攻击魔山铠甲的缝隙,通过毒素积累“几乎”获得了胜利,在这种战斗系统之下也是可以实现的。

第526章 没事,玩家死多了就懂了三更

很快,盘古系统的权限对陈陌开放了。

这次的战斗系统自然是由陈陌来亲自把关,至于游戏的其它部分,现在大家的经验都比较丰富了,做起来并不复杂。

在使用盘古系统的时候,陈陌还发现了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盘古系统是个和origin智能程度相仿的人工智能,基本上origin能做到的事情,盘古也都能做到。

这其中有一项就是,打游戏……

运用到游戏中的话,就是提升怪物ai……

在运用这个系统之后,可以把特定的怪物智力变得特别高,甚至能够完美使用战斗系统支持的任何战斗技能,甚至会自己分析战斗手段的最优解。

“感觉真的把这个系统应用到黑暗之魂的怪物们身上,传火可就没玩家们什么事了啊……”

陈陌也就是出于好奇玩了一下,没有真的用它来做怪物ai。

显然,这要是真的做成怪物ai的话,想想要同时面对那么多的人工智能可是太酸爽了,绝大多数薪王都会表示:“这火传不了,爱谁谁传水去吧”

当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怪物的ai作出限制,比如调低人工智能的操作和反应力、不同怪物之间分离仇恨等等,但即使如此,对于玩家来说也依旧太难了。

就连之前那种傻得要死的ai,普通玩家们都被虐得死去活来,更别说加强后的ai了。

想一想,你面对着一个举盾的怪物,非常自信地上去用长剑战技想要破盾,结果怪物一个潇洒的前滚翻躲开了你的战技,顺便还来了个背刺……

传不了这火传不了

不过,这个系统倒是可以有别的用处。

在整个战斗系统的雏形做出来之后,陈陌可以用盘古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两个骑士进行战斗,分析各种武器、盾牌和护甲的强弱属性。

当发现某种武器、盾牌,或者某种打法特别强力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地削弱一下,让大部分的玩法和武器都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程度。

而且,目前用盘古系统做怪物ai也太奢侈了,因为目前的盘古系统还要依赖于本体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用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方便。

陈陌考虑可以作为特殊的试炼玩法,供那些已经通关n周目并且已经在游戏中和npc战斗已经找不到乐趣的玩家寻求挑战。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众所周知,薪王并不会五连斩……”的情况。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

黑暗之魂的开发进度还算顺利,在陈陌亲手把关战斗系统之后,其他的部分难度并不算高。

场景方面,整个黑暗之魂几乎可以视作是一张大的无缝地图除个别场景需要传送之外,在陈陌给出详细的关卡布局和规划之后,内容虽多,但不至于卡住研发进度。

美术和音乐方面,有之前暗黑破坏神的经验积累,做起来也比较顺利。

黑暗之魂还有个优点,就是剧情少、文本量少,便于制作多语言版本,剧情写起来也会很快。

现在陈陌自己的美术团队也已经越来越壮大了,已经达到了39个人。不过,还是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外包。

这个美术团队并不是把所有美术相关的活全都一手包办,主要还是进行概念设计、原型创作,一些粗活都是让外包团队来做的。

也就是说,陈陌手下的美术团队走的是精英化路线,其中有6个主要的美术大牛单拉出来都能独当一面。

如果说整个项目最崩溃的人,应该是钱鲲了。

钱鲲要负责把控整个游戏的数值和关卡设计,但是陈陌给的这份关卡设计方案让他自己都懵逼了。

明明就是个巨大的无缝地图,玩家的游戏流程却被硬生生地割裂成了许多零散的小块,就算是同一个地点,玩家们也要分很多次探索不同的路线。

就像净身小教堂的场景,玩家们总是感觉打着打着,哎我又回来了再换另一条路打着打着,哎我又回来了

通过一些未解锁的梯子、机关电梯、单向打开的门、锁上的门等等元素,成功地让一个场景变得更加复杂,让玩家们必须反复探索才能完全收集地图中的所有要素。

也就是欺负不死人只会推门不会拉门了……

不过这种设计倒是大受欢迎,玩家们不仅不会骂娘,反而会觉得这关卡设计真牛逼

其实在最早的时候,这种关卡设计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宫崎英高的研发资金并不充裕,所以不得不采用这种比较省资源的制作方式……

这反倒让黑暗之魂的关卡设计成了业界标杆。

这种关卡设计可是苦了钱鲲,因为陈陌这个关卡设计的细稿也没法写得那么清楚,同一个场景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种标记和路线说明,让钱鲲看得头都大了。

再加上布怪,钱鲲自己脑补了一下玩家在玩的情景,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而且更加丧心病狂的是,陈陌还反复暗示,让钱鲲提升怪物属性。

“这个骑士怪,力量和精力再调高一点,攻击欲望再强一点。哦,血量也调一下,再加三分之一。智商嘛,现在应该刚刚好,不用再调了。”陈陌说道。

钱鲲一脸懵逼:“店长啊,这骑士的属性已经比玩家都高了,这特么只是个小怪啊……”

陈陌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当然知道它是小怪啊,哎呀,就是加了点血量而已嘛,玩家只要多打一个背刺就完事了,完全不难对不对”

钱鲲:“……”

陈陌说道:“没关系的,你看,按照这个骑士的弱智程度,上来必然是两刀挥砍,玩家直接举个小盾一下挡二下弹,抬手就是一个处决。或者玩家可以持盾二人转翻滚到它的背后来个背刺,如此反复个三次这个怪基本上就gg了,属性高不高根本无关紧要嘛。”

钱鲲挠了挠头:“那,店长,如果玩家不懂你说的处决和背刺怎么办”

陈陌想了一下:“没事,死多了他们就懂了。”

钱鲲:“……”

第527章 很适合的章节名一更

陈陌的一系列数值调整,让钱鲲感到非常的蛋疼。

这特么说好的会调低难度呢,这明明就是把难度调高了吧

这种关卡设计让钱鲲自己都感到不寒而栗,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关卡里处处隐藏着陈陌的恶意……

黑暗之魂的布怪,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你能看到诱惑的地方,必定会有阴谋。

比如你在前方看到了一个发光的道具,或者鲜美的菊花,那么在它的左后、右后或者上方看一下,肯定会藏着数量不等的小怪在等着阴你。

第二是你感觉打不过的敌人,那你就确实打不过。

比如,你突然看到一个威风凛凛的骑士,或者一只走路大地都在颤动的胖子,或者一只牛逼哄哄的喷火龙。

你的第一反应是:卧槽,这么吊的敌人,我怎么可能打得过但是为了通关,你还是只能义无反顾地上去试一下。内心还怀着侥幸心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