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53(2 / 2)

作品:《穿进雷剧考科举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八个字,一直以来被通解为“犬守御,马代劳,亦能侍奉人”。

但如今却有南阳大儒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应该用孟子的“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来重新注解此句。

孟子表面上的意思是只给吃的不给关爱,双方交往的关系等同于养猪;只给关爱而不给尊重,那和养宠物不一样吗?他其实在吐槽当时的诸侯表面上对贤人优待,但心里并没有真正重视,也不遵从贤人的主张。

总之,非常毒舌就对了。

若将这句话引申在“子游问孝”中,便是说没有关爱和尊敬的供养,和养犬养马毫无分别,而非此前的“犬马亦能侍奉人”。

比起原来的解释,用圣人来解圣人则更为直捷可信,因此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新的注解就被士林所接受。

程岩想,山长交游广阔,多半已听说了新解。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上舍,还有一人也偶然得知了此事。

前些日子,谢林从家乡返回书院,途中遇到个从南阳游学归来的学子,那人便跟他简略提了提。

这会儿谢林见先生不表态,心思立马活络起来。

他上前一步,“山长,弟子另有一解。”

山长打量了他片刻,道:“可。”

大多人都吃惊地盯着谢林,一来,他们不知这一句还能怎么解?二来,他们印象中谢林的功课平平,莫非还能悟到圣人的思想不成?

谢林很享受这种注视,他相信,很快那些怀疑的眼神都会变作敬佩,所有人都会对他刮目相看。

他定了定神,朗声道:“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若只是简单的供养,那与养猪、养宠物有何区别?便是犬马也有人养着,亲人又岂能同犬马一样?因此,只有以诚心的尊敬和恭敬的礼仪来赡养父母,才是孝道。”

话音一落,果然引来众人惊叹,谢林满心以为山长会夸奖他,但山长只淡淡道:“是你自己悟的,还是听人说的?”

谢林表情一僵,顿时猜到山长多半已听到了消息,于是不敢撒谎,小声道:“我、我曾偶然听人提起。”

山长点点头,并未多做评价,便又问起了下一题。

从四书,到五经,山长出题皆在其中。

三题过后,他突然点名,“程岩。”

程岩一怔,忙出列道:“学生程岩,拜见山长。”

心里却想着,山长居然会特意点他,多半是考上舍时的那篇策文凑效了。

山长:“你本经治《周易》?”

程岩:“正是。”

山长:“那你来说说,‘圣人体无’何解?”

“圣人体无”并非出自于《周易》,而是前人一位王姓大儒对“何为圣人”的一种理解。

王大儒注《易》并非像以往一样用象数,而是选择了老子、庄子的思想来解《易》,并以此提出了“以无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曾颇具争议,很多人都认为拿道家来解儒家,完全就是混淆儒道、标新立异,因此很排斥。

可自前朝起,士林中受此学说影响的人越来越多,已明显有取代传统经学之势。

但学生们都知道,山长乃是郑氏后裔,如今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周易》注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