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18 部分(2 / 2)

作品:《青鸾----烈侯卫青传

“我问你她骂些什么?”卫青冷冷地。

“抢人的强盗……还有,杀人的畜生!”那老兵小声地。

卫青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半晌,淡淡地:“埋了她!“

他出征数次,斩杀匈奴士卒无数,心中并没有什么感受。如今这女子死在面前,也不当是罪恶,因为毕竟她杀了自己手下的士卒。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个桀骜的女子在他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偶尔一想起来,心中就像有一根毛刺,极不舒服!

元朔二年,车骑将军卫青再一次在对击匈奴的战争中得胜,这次战役被后来的史学家称为——河南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卫青的大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战术,夺得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地区。

此后,皇帝刘彻不惜代价地在此设立了朔方郡,修筑了朔方城,从内地移民10万徙居朔方,充实边境。

从此在大汉的统治核心——关中之外,有了一道重要的屏障,而匈奴要想进攻汉朝核心,就必须远远绕道而行。不仅如此,朔方的建立,大汉有了出击匈奴的重要基地,也第一次把汉军的触角伸到了长城以外,把战火引到了匈奴境内!

这次战役对战争的另一方——匈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河南地丧失,军臣单于不得不狼狈从辽西、雁门等地撤军。

好不容易逃得x命的楼烦王和白羊王,为了逃避军臣单于的惩罚,买通早有异心的军臣单于之弟左谷蠡王伊稚斜发动了政变。

匈奴一时内乱!

后来,军臣单于在政变中被杀,其子于单逃亡起兵反抗。后来于单在和伊稚斜的王位争夺中兵败,便带领百余名亲兵南奔雁门,投降汉朝!成为第一个投降汉朝的匈奴小王!

伊稚斜成为匈奴狼群的新主人。

而这时,卫青早已回到长安了。

承明殿庄严高大的殿堂里,群臣雅静无声,丞相薛泽站在御阶上,大声颁着圣旨:

“……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籍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云:‘薄我猃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卫青,率兵深入敌境,直至高阙,尽收河南之地,全甲兵而还,功莫大焉!

特封卫青为长平侯,赐食邑三千八百户。……校尉张次公从车骑将军有功,特封张次公为岸头候……”

寿宴

元朔三年和四年,是卫青征战生涯中难得的一次较长的间歇。

元朔三年,河南战役的第二年,这年的七月十一,是卫妈妈的六十七岁寿辰。

(或许我们很早以前就应该改口了,作为皇后和长平侯的母亲,这位当年的公主府的老媪,早就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称作了卫老夫人了!)

如今,卫老夫人拄着如意龙首拐杖,颤巍巍地在华美轩敞的卫府中被侍女们小心簇拥着的时候,她常常会不知什么原因舒适地叹一口气,满意地看看头上雕梁画栋的屋顶,看看脚下光亮的紫木红毡地,想想自己得意的儿子和女儿,还有活泼可爱的三个孙子,卫老夫人觉得自己的这一辈子——值!

原本因为不是整寿,所以卫老夫人要求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好好热闹热闹就行了。卫青和秦织也答应了。

但是无论是卫老夫人还是卫青,没料到如今卫家早就不比往r,如此炎势之下,竟是想悄悄地也不可能。

早在寿辰的前几天,拜寿的人便踏破了门槛。上至郡王、公主,宫中嫔妃眷属,下至各级官员,军中将士,……

卫府很快就堆满了各种金的,银的,玉的,丝绸的,锦缎的……各种各样的珍贵的礼品。谁不想同皇后内弟,天子宠臣,炙手可热的长平侯攀j情呢?平素就是无事也要拉点关系,何况这样好一个借口!

打着祝寿的旗号送礼,卫青就是想拒绝也不好开口!

卫青无奈,只得连摆三天宴席,相请相还。

第一r,两处席面,外面大厅正堂,请的是在京的王公贵胄,侯爵大员们;里面秦织的内院正室,请的是王妃公主,诰命夫人;第二r,请卫青在军中的各级将领和家眷;第三r才请卫家各s亲眷。

一时间轰轰烈烈卫府上下忙了个马不停蹄。

卫青虽不喜j际,但事情上来了,只好照样迎送打理;好在公孙贺和公孙敖过来帮着,也兀自忙得满身大汗。

内里秦织更是忙到十二分,要迎来送往,又要打理家事,还有请客回礼的逐项事务,好在卫君儒和卫少儿见此情况也回门相助,才算严整。

这几r,卫府上下全部张灯结彩。大门中门仪门几重大门全部大开,皆用红绸结了斗大的彩球悬挂;夜里便是一s红亮的灯笼,犹如一条金龙似的。正厅大堂上,一个巨大的金箔“寿”字,在两边十二盏枝形巨灯的照耀下耀眼生辉。

正寿r这天,不仅帝后皆有寿礼,连王太后都有颁下寿礼来,卫氏满门受宠若惊!

那酒筵也热闹非凡。

第一r倒还好,到得第二r宴请军中诸将士时,来的人实在太多,以卫府之尊,规模之大竟然坐不下了!没奈何只有将正堂外两侧厢房的门窗皆下了,才将酒席摆下。

——皆因卫青在军中甚得人心,上下各级将领都十分钦服,道贺的便十分的多。且他x子谦和,爱兵如子,便是下级军士也多有三个五个的凑钱买礼道贺,不过这些人往往自量身份,送礼之后便偕行离去。

绕是如此,卫青便已经无法□接待,便只得委托了霍去病专门负责此事。这霍去病今年一十六岁了,生得俊秀非凡,他虽然x子倨傲,但是,得舅舅教诲嘱托,倒也彬彬有礼,待人接物十分妥帖。卫青倒松了一口气。

第三r,宴请卫家各s亲眷。

卫青从来没想到卫家的亲眷会有这么多人!

花团团锦簇簇各s人等,远的近的各种关系,认得的认不得的,有的连卫老夫人都说不上名字来。这些人个个满面笑容,似乎都对卫家人十分熟络亲热。

卫青发现,有许多都是朝廷官员,其中穿五品以上官袍的就有好几个;更不用说那些七品八品的小官吏了。

“怎么我当骑奴那会儿不知道我们有这么多亲戚?”卫青嘲讽地想到。但是转而一笑,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

慢慢地,在迎来送往之际他的心开始渐渐沉下去,一种原来就有,他一直想忘却或者忽视的的东西渐渐无比清晰——不管他主观上愿不愿意,他的荣宠,确实是整个卫家的!

忽然之间,卫青看着那一张张的真心的,假意的;讨好的,喜悦的笑脸开始觉得口中微微的发苦。

门前尽管车水马龙,堂下尽管高朋满座,卫青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深刻地认识到姐姐卫子夫说的话:“我们两个,就是卫家的前途。”

“如果卫家败了的话,那么这些来拜贺的脚步,也许就是迫不及待想踩上来的吧?”卫青苦笑着想。因为迎接客人笑得过久,那笑容有点僵硬,也有点酸涩。

其余的卫家人,沉浸在忙乱的兴奋和骄傲中,没有人象他一样的想,包括秦织,包括卫君儒,卫少儿,公孙贺……

好不容易才算做完寿,家里头又乱着收拾,指挥下人家仆又忙了几天。连一直兴奋高兴爱热闹的卫老夫人都忍不住说了一句:“瞧这寿过得,好累人!”

一家人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歇,在卫老夫人的正堂里,一家子聚在一块儿。

铺着绛红云毡,华美锦褥的起居榻上,白发苍苍的卫老夫人斜倚着一个云龙捧寿蓝底绣金的大引枕,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她的背后,外孙霍去病轻轻帮她捶着背。长孙卫伉乖乖地倚在她身边,看着不断在榻上折腾的卫不疑!

在下面,秦织和卫君儒,卫少儿几个女人跪坐在右边,大家谈谈说说,拣着老人家爱听的讲,果然卫老夫人更是高兴。

霍去病心不在焉地听着,心思却在外屋。

外屋卫青和公孙贺,陈掌几个男的在一起喝酒聊天。那种低沉的男x的嗓音嗡嗡地响着,听是听不清的,不时可以听得见一两声爽朗的笑声,霍去病心中毛抓抓的。

他本来就想跟着家里的男人们在一起,可是,卫老夫人爱孙子,去病自小在她身边长大,更是她的心头r。因此上便叫他在自己的跟前好好呆着。那霍去病心中嘀咕,却又不敢不尊。

他今年虚岁十六岁,便以为自己已经成人,刘彻又正好封了个侍中给他,更是坚定了他的这种想法。如今自己却和一群女人内眷、五岁的卫伉,三岁的卫不疑在一起,心中分外的不是滋味。

虽然自己的母亲,姨娘和舅母在那里说笑,他竟是什么也听不进去,只竖了一双耳朵,努力地听着外面的声音!

外面的男人们聊得很轻松,很开心。不知陈掌说了一句什么话,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大姨父公孙贺的声音十分粗哑,笑声也沙沙的,好像喉咙里十分粗糙,连声音都磨粗了;陈掌——哼!去病从来没有认他是继父的意思——的声音吃吃吃的,很腻人;嗯!很听不到舅舅卫青的声音。

去病知道,舅舅卫青很少大笑,便是平素的笑容,也是先略略低头,眼光下视,似乎不愿意把那个最初绽放的笑容给别人看,然后,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那种盛开的笑容已经过去了,那温润如玉的脸上,只剩下犹如春风的笑意会从眼睛和嘴角轻轻地流进你的心里。

忽然之间,整间屋子里的人和声音都忽然远去了,在霍去病的心中眼中只有舅舅卫青一个人的影子:“如果看得见舅舅最初的那个笑容多好!”他在努力地想着卫青笑的样子。

“咦!去病怎么了?小小年纪会想心事了?”卫君儒见霍去病这时嘴角含笑,眼光却怔怔地,不由得调侃他。

去病根本没听到,他还在想着心事。忽然听得卫老夫人叫他“去病!去病!这孩子,想什么呢?”

才回过神来,见他大姨,舅母看着他笑,茫然道:“怎么了?”

卫君儒笑道:“我说去病,想什么了?这样出神!”

去病的脸一下子涨的通红:“没,没想什么呢!”

“还说没有,”君儒笑道,“都叫你好几声了。”

“真的!”去病一口咬定。

卫少儿看着自己俊秀的儿子,脸上带着笑,心中却不是滋味。尽管是自己的亲儿子,去病从小却不和自己亲近,除了外婆,就是舅舅,就连和大姨母的关系都比和自己这个亲娘好。她心中不是不难过的。

这里卫君儒笑道:“去病今年有十几岁了?”

卫少儿道:“十六,快十七了!”

“长成大人了!啧啧,好快,我还记得他原来一丁点,只会跟着青儿背后跑的样子呢!”卫君儒感慨。

“谁说不是!”卫老夫人叹道,“这孩子,看着都快成人了!”

卫君儒笑道:“谁说不是呢,少儿,去病也该说亲了。”

一听这话,去病的脸一下子拉得好长,脸s也暗了下来,几个女人说得高兴,谁都没有注意。

“哦?”卫老夫人和卫少儿十分感兴趣这个话题。

卫少儿道:“如果有合适的……”

话未说完,霍去病已经不耐烦地打断了她:“娘,说点别的!”

卫君儒笑了:“哟,还不好意思了!”秦织也是莞尔,但她却不开口,因为霍去病从小就喜欢刁难她,她可不想惹这个毛头小子。

“大姨真是,不跟你们说了!”去病红着脸,忽地一下站起来,便往外面走。几个女人都笑,卫伉大声喊道:“去病哥哥,你要去哪儿?”

去病不答,使x子走到外面,和卫青他们做一处去了。

几个女人在屋里接着闲聊,她们有什么大事可说,不过是东家长西家短而已。说话间,提到公孙府新近养了一班歌舞伎。秦织和卫老夫人没见过,少儿竭力说是好得了不得。比当年平y公主府里的还好。

卫老夫人听得兴起,便叫卫君儒:“去叫来听听,可有她说得这么好!”

公孙贺的府邸不过就在隔壁,卫君儒听了,便笑着下来和公孙贺说了,着人叫去。

一时府里的人都聚在正堂上,看舞听歌。

霍去病随了卫青到得堂上坐好,那些伎乐很快便过来了。请得卫老夫人点头,便忙忙装扮起来,就在卫府正堂内院中献歌献舞。

果然是十分精彩,卫老夫人和秦织都十分喜欢,便命人赏了许多吃用的。到得最后,是郁歌《湘君》。

埙声响起,红毡地面,几个舞姬绿裳白纱,漫舞而出,中间一个俊秀男子,便是湘君了。莲冠羽裳,虽然是打扮的形容,居然也有缥缈若仙之风!那男子微微侧身,舞姿简单,不过略动手脚而已,却极为飘逸洒脱,眼波流转更是异常魅人。

只听他曼声唱道: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

声音清亮圆润,竟连霍去病都听住了。

一时心中便被这歌中的湘君风致迷住:“世间哪有这等人物,便及得一二也是好的。”

忽一抬头见无意看见舅舅卫青,那卫青也正专心听歌,修眉俊目神采照人。

一时歌毕,卫老夫人喜得叫那歌者前来。原来那扮湘君的,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眉清目秀,有问必答,十分伶俐。

“这孩子不错!”卫老夫人笑道。

公孙贺见如此,也为了讨爱妻高兴,便慨然笑道:“既然这样就叫他到这边来答应着!”

秦织忙道:“怎么可以,这可是姐姐姐夫心爱的!”

卫君儒笑道:“哎哟!这么生分的话你也说得出来。其实,人来了你这边,我要是想听了叫回来,衣服吃穿全是你家出,我倒赚了呢!”

众人笑了。

秦织笑道:“这倒不是这样说的,我们这边也有几个唱歌的,得他时时来教习一二便可以了。”

卫青也点头称是。

当下公孙贺把那少年叫过来,吩咐几句。

卫老夫人笑道:“就这样好!闲时教教这边的小孩子,给我好好唱唱散闷!”便问着这少年的名字。

那少年伶俐地道:“小人李庆!祝老夫人寿比南山,万事如意!”

卫君儒c口道:“你倒会说话。你如今服侍老夫人,可得用心。这样,便把名字改了,也叫你记得用心孝顺老夫人!”

她一片心思承欢母亲,卫青秦织等人都知道,便含笑听着。

那卫君儒想了半晌笑道:“就叫李延年好了!”

那少年朗声说道:“谢谢公孙夫人赐名,小人如今就叫李延年了!”

青鸾

这是一个宁静的中午,在卫府的书房里。

小小的卫不疑努力地伸着胖胖的小手吃力地向着墙上悬挂的宝剑够去。

他奇怪这个东西已经很久了,这个悬挂在墙上的青蓝s的对他来说巨大而美丽的东西在他

眼里是那样的神秘。

每次他闹着想看的时候,母亲总是温和的制止,说那是父亲最心爱最重要的东西。每每这

时卫不疑就会规矩一二,因为父亲虽然不打他,但是父亲那样高,那样大,家里所有的人都对

父亲很尊敬,因为这个尊敬,让卫不疑想: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

然而只要他不捣蛋,那个高大修长的父亲是很温和的,会用手摸摸他的头顶,对他说:

“不疑,要是每天都这样就好了!”

可是卫不疑捣蛋的时候是那么多,更多的时候,父亲是看着,很有耐心地跟他说道理,然

后看着他糊涂的样子叹一口气,无奈地说:“算了,你还小,去玩去吧!”

要是他的祸闯得实在太厉害,父亲也会生气,那双很黑很亮的眼睛会冷冷地瞪着他,很黑

的眉毛竖了起来,好像要动手的样子。卫不疑心都提起来了,这时候父亲是很可怕的,如果不

是每每在这时候会及时出现的nn,卫不疑相信自己会被父亲打扁的。

但是,他仍然想摸摸,或者玩玩而这个东西。他知道这个东西跟父亲有很神秘的联系,父

亲经常会很长时间不在家里,这个时候卫不疑偷偷去百~万\小!说房的墙上,总是发现这个东西不见了

的。

现在,是个大好的机会,父亲母亲都不在这里。卫不疑好不容易才从打瞌睡的n娘那里偷

偷跑出来,现在他渴慕地努力伸出手,想摸摸那个长长的青蓝s泛着金s光亮的东西。

可是他个子太矮了,差着老高的一截。怎么够也够不着。

哼,他卫不疑是很聪明的,试了几次没有结果以后,他放下踮起的脚尖,收回小手,开始

转头看看,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利用的。

这是个玉雪可爱的孩子,大大圆圆的眼睛,花瓣一样粉红的嘴唇,梳着两个童子鬏,满脸

的机灵聪明。

很快,他洋洋得意地从榻上拖来两个大大的靠枕放在墙边。然后踩了上去。呵呵,现实的

情况是,那两个靠枕是软的!卫不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