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244(1 / 2)

作品:《相见欢

候你扮作商人,直接通关,从玉璧关出去,正好少走点路。”

耶律宗真接过段岭递过来的信,只是看了一眼,便搁在一旁,说:“谢谢。”

段岭知道他还需要考虑,忍不住说:“宗真。”

若换了从前,这话他一定不会说,但现在两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虽说段岭是太子,还是流落在外、未得承认的太子,然而以礼节而言,国君与储君等同,二人平起平坐,也正因如此,耶律宗真从一开始便以储君之礼待段岭。

耶律宗真看着段岭的双眼。

“有句话我就说了。”段岭说,“这次是你我的缘分,再来一次,我当真不知道你在何处。”

“我知道。”耶律宗真自然明白段岭在提醒他,若不快点拾韩唯庸,实在是太危险了。

“上次也是你在我身边,方令我逃过那一劫。”耶律宗真说,“我心里终究是存了一丝念头,不想就这么对……动手。”

段岭知道他话中所指是萧太后,毕竟是母子,耶律宗真也有顾忌之处,如果他回国后还不马上采取手段,那么段岭尽心思所做的一切,都将打了水漂。救他没问题,可救了他,最后事情还不按自己所想的发展,是段岭没法接受的。

自古无情帝王家,父子相残,骨肉相弑,多有发生,若换了是自己呢?

“你放心。”耶律宗真说,“那时我未熟稔朝政,培养的人也没起来,回去后方按兵不动。这次韩唯庸知道若不杀我,我就会杀他,方有此破釜沉舟之举。我向你保证,回中京后,半年内一定设法拾掉他。”

段岭点了点头,有了这个保证,他才稍微放心一些。

第158章临危

“当年上京的刺客,可有线索?”段岭又问。

他已经知道是郎俊侠了,但他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既然郎俊侠不说,他只能看看宗真是否清楚。

“我找你的事。”耶律宗真沉吟片刻,而后起身,走了几步,说,“也许与这有关。那名刺客,是你们陈国派出来的人。”

我知道,段岭心想。

耶律宗真继续说:“据此,我怀疑韩唯庸与你陈国,在那时便有往来,但此事还须查证,待我扳倒韩唯庸后进行拷问,不出半年,便可还你真相。”

段岭感觉眼前蒙着一层雾,某些事的真相隐隐约约,呼之欲出,然而却始终隔了那么最后一个关键点。

“我要说的,是两把剑的下落。”耶律宗真说,“上京沦陷后……”

段岭马上捂住了耶律宗真的嘴,意识到郎俊侠还在房外。

耶律宗真与段岭极近地对视,注视着彼此。

片刻后,耶律宗真拿来一张纸,以辽文写道:【辽、元两军鏖战三日夜,终将元军驱逐出城,后来打扫战场时,在芳文巷外捡到一把古剑,曾呈于韩唯庸。】那一刻,段岭的心跳刹那就停了。

芳文巷,也就是琼花院外。

他双眼通红,带着隐忍的悲痛望向宗真。宗真登时忐忑不安,嘴唇微动:“段岭?”

段岭缓缓摇头,眼前浮现出那年七夕夜的画面李渐鸿拼着最后的一点力量,来到巷中,一墙之外,就此天人永隔。

段岭做了个手势,示意你继续说。宗真沉默片刻,而后写道:【但我未曾见过,仅是听说,这把剑应当还在韩唯庸手上,相信我,我一定会替你取来。】“另一把剑,是忽必烈的金剑吗?”段岭问。

耶律宗真虽未明白段岭为何谈及镇山河时会改用纸笔,说到金剑时又无所谓了,但他也不多问,只答道:“是,那把剑,是不是在你手中?”

段岭答道:“曾经在我手里,但在我逃走时丢失了。”

“你记得最后一次看到它是在什么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