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两章合一)(2 / 2)

作品:《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宋福生否了,不用,带一个轿子,以防马老太走不动坐轿。引路人,“十二个够用吧?”

陆畔点头,人多也麻烦。

“大人,草民不知东南西北,就知从村里走,向北爬坡,登顶就能见到那大水泡子。那里离水面最近,下去能摸到湖水。”

好嘛,天池在老乡眼中,就是大号的水泡子。

“隔山,再爬过去,就是大瀑布……”美不美不知道,不就是水嘛,常年见。只知大,老大了。

“完了回来,小的是这么安排的,大人听听行不行,让村里小子们再引领大人去泡水。”

难为死老乡,不懂那叫温泉。

就知晓那水常年的贼热乎,几十个水泡里的水都很热,大大小小的天然水坑,那里有许多。那里面的水能煮熟鸡蛋,那鸡蛋煮熟还好吃呢。鸡蛋黄金黄金黄的。

另外,村长还暗示宋福生,大人,上山后,您别乱走,一定要听村里小子们的话。

上回四爷来。

啊,四爷就是四壮。

四爷带人参队伍进山路过这里,还特意找到这里问村里人,山上哪里不成形(不能去的意思。)

山上真有一片地方不能去。

那片地方有好多好多几百年的人参,却没人敢冒险。

因为那里有种鸟,棒槌鸟,说是采参人死后化身的,盘旋在那里,这种鸟专吃人身籽。

如若走到那片地方,棒槌鸟猛叫,都有人在山下见过红光,那完了,这就等于是告诉等死吧。

听完就死,可邪性了。

这或许也是当地人采参不说采参,他们说挖棒槌的原因。

宋福生听的一愣一愣,他家四壮回家没说:“啊?”

陆畔看身旁的岳父一脸信邪的模样:“……”

有毒蛇蟒蛇守着,采参人是被咬死的吧。

与此同时,宋茯苓与里正家的两位儿媳妇也聊上了。

她哪个年龄段都能和人家聊上几句。天生长一副娇滴滴却可爱可亲的模样。

这两位告诉宋茯苓,山上有八卦庙,有神仙洞,那洞是天然形成的,比人特意挖的还巧夺天工,很是怪哉。

妇女们聊起天比男人们还略显神神道道。

告诉茯苓,“小姐,夜宿最好住在八卦庙,村里人都知道,那里虽破败不堪,虽求啥也不灵,还不如不求,却什么野兽也不去。”

说是以前,有老道士和老和尚跋山涉水的来到这里,就为死在这山上。

妇女们还说,他们村里人历来格外敬重大山。

村里几代人死了老人,都不敢随便瞎埋。

因为好些年前,县里有一位很是富有的员外爷,他想死后,坟地建在山上走马沟,夜里却做梦,神灵说,敢建在那里,断子绝孙。

他不信邪,转头身板很硬实的人病死,儿子一个个出事儿,全没了。

一个梦,整死二十多口子人。

“啊?”宋茯苓惊讶。

门外,陆畔刚远离一脸信邪的岳父,未婚妻又开始了。

茯苓还问呐,打听:“难道这山上真没有坟,谁葬在那里都不行?”

人都说,这里不是龙脉吗?

“哪是啊,有大的。小姐,我们也就和您说吧,换个人都不能告诉。

村里老人的老人,年轻那阵,在山上躲雨,瞎蹿迷路了,听说赶巧掉进去过墓室里,就是那墓室石门不是谁都能打开的。在石门外面蹲了一宿。

村里几代里正严令封口,怕引来外面人打扰他们,我们村该不好了。

其实,具体哪里,也说不太清。”

“大的,多大?”

随着茯苓问,陆畔也在外面听。

可惜,两位儿媳妇摇头,村里老人们也说不清。

有讲古的老人说,这里曾有一个非常神秘的东夏国,里面葬着那些王孙贵胄呗。

有人说,葬着是位妙龄公主。公主已成仙。

还有人说,那里葬着一位大将军,是死后万奴给建立的。

还别说,给陆畔都整活心了。

要真是葬着大将军,还是上万家奴给建的,这才是为将一生最好的归宿,说明深受爱戴。

而且这里确实很好,雄伟,壮观,即便他杀人无数,不信一些什么,也知以风水来看,有六大河流,六大脉。

他死后要不要建在这里呢。

“茯苓。”

“啊?要开饭啦?”

“不是,我想和你说两句话。”

宋茯苓内心笑哈哈:你瞧瞧他,寻寻摸摸总找机会给她说甜话。哈哈,恨不得没话硬找话。

这回她算是知道了,所谓谈恋爱就是总说没营养的话,难怪上学那阵,就一个你吃了吗的话题,室友都能对着电话聊的满脸喜意。

好吧,你要说啥。

“我们死后要不要建在这里。”

在陆畔看来,要是有这个想法,这一趟就不能只是玩了,要好好选地儿。

宋茯苓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啥?

她刚听完随处乱盖坟,断子绝孙,陆畔就要死后埋在这里。

再者说,陆珉瑞,我还没有嫁你呢,你不和我商量婚礼的事儿,你和我商量墓地?我还不满十八。

正巧开饭了,米寿喊姐姐。

宋茯苓上下扫一眼陆畔,脸上挂着不高兴离开。

陆畔很疑惑:“……”

陆畔和茯苓的第一个矛盾点出现。

这就是现代人和古代人的不同了。

古代越是世家大族,越是很早就开始建墓,皇上那就更是了,登基就开始建。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要几年,规模宏大甚至要几十年时间。

晚饭,酸菜饺子,蝲蝲蛄豆腐,大锅掀开,金灿灿的粘豆包,另有许多肉菜,小鸡炖蘑菇,汆白肉等等。

宋茯苓吃粘豆包蘸白糖。

钱佩英问她:“咋了?”

“没怎么。”

钱佩英看了一眼陆畔,发现那孩子总看她闺女脸色,就差给夹菜了。她就没再多问。

珉瑞那都哄捧的啦,还想让人怎么的,她闺女事儿多。

当然了,女孩子就这时候事儿多,一点点针鼻大的事儿都能不高兴。都是从那时候过来的。

钱佩英就去和马老太边吃饭边商量,她明日上山背油盐酱醋,老太太背药。

两日后,凌晨出发,一行人上山了。

偶尔还能听到野兽叫。

宋福生、钱佩英、宋茯苓紧紧跟在陆畔身后。陆畔腰身上系个绳子,绳子另一端挂在茯苓腰上。

福生望着前方高大的背影,觉得危险时,姑爷最可靠。

要是没有姑爷跟着来吧,他作为家里男人,啥事都要张罗。那时候送粮也是,玩命的事,要冲上前。

现在有了陆畔,他啥也不管,就跟在陆畔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