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官神第596部分阅读(1 / 2)

作品:《官神

会认为周鸿基失踪了,在国内,还真没有过省纪委突然失踪的先例,都以为周鸿基不过是临时有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现身——都在猜测中组部的重大决定是什么。

同时,又对谢信才召开的两次全体干部大会,孙习民两次缺席都不免猜测究竟是巧合,还是意味着什么?甚至有人无端猜测,难道孙省长又会因为新能源客车的问题而背一个大大的黑锅?

也难怪,孙省长有过背黑锅的历史,就有人嘲讽说,有时黑锅背多了,会习惯成自然。

正是因为被孙习民和周鸿基各自的问题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所以几乎没有几人猜中今天大会的召开,会宣布一个多么重大的可以影响齐省局势的决定。

等邱仁礼、谢信才和主要领导前排就坐之后,会场一片安静,随后邱仁礼简单说了几句,就将发言权权交给了谢信才。

谢信才没让众人等候,也没让所有有好奇心的人失望,直接宣布:“经中央批准,中组部决定,接受何江海同志的辞职申请,免去何江海同志齐省省委常委、省政法委、省委委员职务。”

一句话说完,整个会场由于震惊而一时失声,陷入了可怕的宁静之中。

都惊呆了。

因为何江海的问题拖了一段时间,还因为何江海递交了辞职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更因为最近齐省的事情太多,分散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几乎都忽略了何江海的存在,再加上何江海住院期间,一直淡出了视线,所以初闻何江海的辞职申请获得批准,无不震惊莫名。

震惊之后,“轰”的一声,会场之上立刻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之声。

谢信才并没有制止众人的议论,反而停止了发言,静等下面议论的声音小了下来之后,才又说道:“中央对何江海同志在担任齐省政法委期间的工作,是肯定的,何江海同志为齐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当于是中组部对何江海一生从政的总结,评价还算中肯,不高不低,至少可以从中得出结论,何江海的问题,到辞职为止了。

在座的中层以上干部,几乎都是齐省本土势力的中坚力量,有的是何江海的同盟,有的不是,但不管是站在什么立场之上,都对何江海从容脱身大感满意,并对中组部及时做出批准的决定,十分赞赏。

既然何江海都一退到底了,也就证明中纪委的意图没有成功,那么是否可以说,齐省此后就会进入平和期了?

不过让众人对今天的会议多少还有担忧之心的是,谢信才只是宣布了中组部批准了何江海的辞职,并没有任命新的政法委人选,也就是说,也是为反对一系留下了后路。

会后,谢信才没再停留,直接就去了机场,飞回了京城。

夏想亲自到机场送行,临行时,谢信才握住夏想的手说道:“我的任务完成了,而你的难题还有很多,夏,多保重。”

夏想笑了一笑,说道:“祝谢部长一路顺风。到了京城,请代我向吴部长问好。”

送走了谢信才,夏想正准备返回省委,却又接到了孙习民的电话。

孙习民一省之长,虽说不能直接以命令的口吻吩咐夏想,但却是以请求的口吻说道:“夏,能不能请你帮一个忙,出面缓和一下紧张局面?”

夏想就知道,孙习民出面安抚家属的工作,不但没有进展,反而陷入了僵局。

也不能怪孙习民无能,肯定是早就有人暗中散发了什么言论,才导致了家属对孙习民完全不信任,让堂堂的一省之长的亲口许诺,无人理会,也让孙习民深刻地体会到了本土势力的庞大和无孔不入。

正是因为人有刻意制造敌对气氛,让死者家属一口咬定事故不是意外事故,是人为事故,甚至有家属当场质问孙习民政绩工程害死人,身为省长是不是应该引咎辞职,让孙习民很是下不来台。

家属不谈赔偿问题,只想追究每个环节的负责人的责任,并且要求孙习民亲口回答为什么新能源客车投资上百亿只造出三辆汽车?三辆汽车只运行了一辆就电死了七名小学生,为什么这样一个破烂项目还不关停?还在劳民伤财?

害死七名小学生的不是电车,是为官者的良心和人性!

寻常家属在悲痛之下,不会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和掷地有声的质问,毫无疑问,家属的背后,有幕后推手,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试图将事情扩大化。

孙习民确实很悲痛,也很痛心,他郑重承诺要吸取经验教训,一定要查明事实,责任到人,不但要还每个孩子一个公道,也要还齐省人民一个真相。

但不管孙习民如何许诺,如何态度诚恳,家属代表就是不松口,就是要求孙习民向死者家属道歉,向全省人民道歉,并且查清新能源客车的内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新能源客车的问题全部公布于众,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甚至还有家属拿出了刊登质疑齐省新能源客车项目的深度经济文章,直面孙习民省长的权威,要求孙习民不要只顾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如此有政治头脑并且条理清楚的死者家属,以平民的姿态却拿出政治的谈判技巧,甚至言谈之中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的威胁,就让孙习民大开眼界之余,不由感叹,齐省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不,应该说秦侃真是一个人才,以前,他真是小瞧了秦侃。

孙习民当场向死者家属鞠躬道歉,也再三表明肯定会查明事实真相,严惩肇事凶手,并且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赔偿要求,甚至在家属毫不退让的情况之下,再次做出让步,表示立刻暂停新能源客车项目,可以说,他已经尽到了一个省长应尽的职责,为了解决问题,基本上做出了最大的让步。

但孙习民还是低估了有人想借此机会让他无路可退的决心——死者家属还是不依不饶,提了更过分的要求,必须让孙习民承认新能源客车项目是政绩工程,是头脑一热的产物。

没有一个省长能被逼迫如此,孙习民再温和,再自认愧对孩子的家长,也不会没有政治头脑当众说出不该说的话,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政治之上,有政治流氓,生活之中,有生活流氓。但孙习民算是第一次见识了死者家属之中,有家属流氓——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之下,一名死者家属很平静地告诉孙习民,为了齐省人民的安居乐业,他愿意用一死来唤醒无良官员的良心,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孙习民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就死在孙习民面前。

人家刚刚死了孩子,总不能再将人家抓起来。打不得骂不得又谈不得,孙习民实在无计可施了,只好求助于夏想。

作为省长,自然没有以上级之尊向身为下级的夏想汇报情况的道理,孙习民却亲自在电话里,向夏想简短地说明了情况,也说明,孙习民现在确实是深陷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除非妥协或铁腕两个办法,否则无法化解危机。

显然,孙习民不想施展铁腕手段。

夏想在听孙习民话只说到一半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计较,等孙习民话一说完,他就以轻松的口吻说道:“孙省长,您先不要急,半个小时后,事情就会解决。”

卷 八 天高云淡 第1685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第1685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孙习民官场沉浮大半辈子了,听多了假话大话套话……甚至是屁话,夏想的话轻描淡写,似乎就是随口一说,就和平常不少应付上级的下级的空话说得没有两样,但在他听来,却是无比坚定地相信夏想言必行,行必果。

孙习民早就过了盲目相信别人的年龄,但今天,他宁愿盲目一次。

因为在齐省,他已经无人可以相信了,也知道别人别说不肯出面替他解决麻烦,就算肯,也未必有用。现今只有夏想一人可堪大用——仅此一人而已。

而周鸿基现在自身难保,甚至到现在还下落不明,孙习民除了痛心之外,也是无计可施。几乎还想大骂周鸿基,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晕头转向地犯傻?

孙习民并不同情周鸿基,也不担心周鸿基的死活,他相信周鸿基一个大活人,一个副省级高官,没事不会乱跑,也不会去寻短见,更不会再办什么蠢事。

先前在何江海的问题上,周鸿基所办的蠢事已经不少了!

放下电话,孙习民心中多少踏实了几分,不过随后又一想,半个小时后就会解决?夏想会不会大话说得太过头了,凭什么死者家属会听他的话?

随后又想到了中组部批准了何江海的辞职,显然,打了中纪委一个措手不及,因为他也清楚中纪委正准备召开立案的常委会,就是说明了一点,总在何江海和衙内之间的矛盾纠纷上,已经失去了耐心,而一直袖手旁观的家族势力也终于悍然出手,强行将僵持的事态向前推进了关键的一步。

也表明自己一方在对何江海穷追猛打的过程之中,终于成为众矢之的,让其他三方都感到了不满,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让中组部抢先出手,和中纪委不再协商,成了各说各话了。

如果在批准何江海辞职之后,中纪委再强行推动立案,不但会得罪平民一系,连家族势力也会得罪,甚至还会让总也大为不满,难道真的为了替衙内出一口恶气,而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果真如此的话,真要引发了三方联手,自己一方再有实力,早晚也会被打压得没有还手之力,甚至会被边缘化。

政治之上,意气之争要不得。

孙习民很是无奈,他进京之后,再三规劝,事情已经到了不好收拾的地步,应该收手了,闹大了,过了线对谁也没有好处,可惜,上,高层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下,周鸿基也不和他一致,让他在齐省势单力薄,难以为继。

结果就造成了现在自上而下全面被动的局面。

孙习民不认为中纪委敢和中组部叫板,因为吴才洋不是好相与之人,得罪了吴才洋,以后自己一方想要提拔副省以上高官时,别想让吴才洋高抬贵手。

不出意外的话,吴才洋明年就有问鼎常委的可能。

作为庞大的家族势力的代表人物,吴才洋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敢和任何人叫板。

孙习民忧心忡忡,话又说回来,就算随着何江海的辞职生效,然后退出历史舞台,或许齐省本土势力会适当收手,但秦侃还不依不饶地借机生事的话,又该如何?

眼见已经接近了傍晚,夏想所说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到了,怎么既不见有人前来解围,又不见死者家属退让,难道夏想也摆了他一道?

孙习民几乎悲中从来,想起曾经在燕省的经历,忽然之间感觉其实现在的省长也当得没滋没味,索性不如无官一身轻,回京养花种草做学问,也比现在被人处处暗算来得舒坦。

正心灰意冷之际,忽然见外面的学生家属纷纷起身向外面走去,好象外面有多重要的人物出现一样,转眼间,几乎所有的死者家属都跑到了办公大楼的外面。

出了什么事?

孙习民也不坐等别人汇报了,起身来到窗前向外一看,顿时一愣,外面院子的正中站着两人,所有死者家属都围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诉说着什么,正中两人一边安慰死者家属,一边一一和每个人握手,很明显,许多死者家属认识两人。

如果说两人之中的周于渊出现还不让孙习民惊讶的话,另一人赫然是何江海,就让他无比震惊了!

……

京城,中纪委。

听完崔百姓的汇报,隆家城没有说话,而是起身打开了窗户,然后站在窗前,背朝崔百姓。

隆家城不说话,崔百姓也不开口,气氛就一时凝重。外面的轻风吹进,将桌子上的几张纸吹起,摇摇晃晃,却就是飞不起来。

终于,过了许久,隆家城才又开了口:“百姓,关于习民和鸿基的举报材料,我的意见是,暂不受理。齐省现在不能再乱了,既然中组部已经批准了何江海的辞职,事情就算告一个段落了,纪委常委会也就没有召开的必要了。”

崔百姓默然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是知道,隆收手了。

不收手不行,中组部事先没打招呼,直接批准了何江海的辞职,相当于是一次三方联合的警告,不用想就知道,是平民一系暗中大力推动,家族势力配合,并且经总默认的一次联合行动,意在告诫自己一方,行了,可以了,别再折腾了。

如此严重的中组部和中纪委不同步的事件,足以让隆家城警醒并且收回脚步了,因为,事态已经严重到了危险的地步。

崔百姓心中也算长出了一口气,他提交了孙习民和周鸿基的举报材料,并未是真想调查两人,不过是给隆家城一个台阶好下,让隆家城觉得收回对何江海的立案,同时,也压下孙习民和周鸿基的问题,等于是没有吃亏。

相信他的做法,不比夏想在齐省居中协调的手法差上分毫,甚至不夸张地说,还要高明几分……不知不觉间,崔百姓却暗中拿自己和夏想对比,也是大有意思。

隆家城回身看了崔百姓一眼,虽未开口,但眼神之中明显有疑问和不解。崔百姓明白隆家城的意思,是质疑他不暗中汇报孙习民和周鸿基的举报材料,却非要直接提交到常委会上,是何用意?

崔百姓虽然也算是隆家城一系的人马,但他并不认为就一定事事紧跟隆家城的脚步,他是中纪委副,有自己分内自主决定的大权,同时,他也有自己一个官员应当具备的良知和公正。

就如夏想一样,始终坚持原则问题不动摇,才是本色。

崔百姓不主动解释,隆家城也不好开口问个明白,下级也不是事事必须征求上级的意见,尤其是到了一定层次之后。

崔百姓见话已经谈完,就要起身离开,隆家城却又接到了一个电话,只听了一句,就伸手示意他再等一下。

接完了电话,隆家城又说:“习民在齐省的难题,暂时解除了,听说好象又是夏想帮了忙。鸿基还没有找到,还真是让人揪心……”

崔百姓知道隆家城想说什么,就接话回答:“是的,夏在齐省一直立场坚定,我很敬佩他的为人。周鸿基同志估计也是一时想不开才要清静一下,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隆家城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以为崔百姓会清楚周鸿基的去向,不想崔百姓也是一无所知,不免微微失望。

崔百姓一走,隆家城又想了一会儿事情,接连打出了几个电话。

本想最后打给夏想,想了一想,终究还是没有打出。

……

夜幕降临之下的鲁市,市民感受不到省委之中一系列变故的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样的政治信号。

几件事情的发生和结束,意味着齐省的局势,似乎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围绕着何江海的一系列的纠纷和争斗,也将缓缓落下帷幕。

在谢信才宣布了重大决定之后,十几分钟后,何江海办理好了出院手续,又十几分钟后,何江海和周于渊同时现身在新能源客车集团,出面替孙习民解了围。

在何江海的协调下,在周于渊努力做了半个小时工作之后,终于就赔偿和追究责任的问题,达成了初步一致。

孙习民再次度过一次政治危机。

同时到了晚上,网络上关于新能源客车的议论的声音渐少,许多帖子也莫名消失,网络的舆论再一次受到了压制。

虽然报刊上刊登的文章不可能删除,但毕竟相对网络来说,影响力就小了许多。再加上孙习民当众承诺,将重新考虑新能源客车的前景问题,又有何江海和周于渊替他圆场和说好话,就让他的形象在家属眼中,高大了不少。

当晚,悄然回了京城又悄然返回鲁市的衙内,也办理了出院手续,准备再次随风潜入夜,返回京城。种种迹象表明,除了周鸿基暂时还下落不明之外,反对一系已经准备全面收手了。也预示着风起云涌的齐省局势,在进入秋天之前,总算风和日丽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齐省从今晚开始,或许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明天……

:再次一次两更,继续恳求双倍支持!不要让老何的激情败退,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请尽可能地支持一把,从来都是诚恳、厚道并且认真的老何,值得你们认真地出手一次——趁还有热情,趁还有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