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63 部分(2 / 2)

作品:《大唐双龙传全集 黄易

达五十丈外目标的火弩箭,这方面由宋缺遣来的巧匠负责打制。没有他们,纵使鲁妙子

复生,亦不能于短短一年时间内造出如此威力惊人的战争工具。

其他守城、野战、攻坚的器械更是不胜枚举。

寇仲最大的长处是像李世民般深得人和之利,不同处是李世民处处受制,定仲则可

放手而为,兼之财力雄厚,人材物资则有宋缺源源不绝的支持。且得道多助,像翟娇和

龙游帮都在各方面倾力帮忙。

这天寇仲在少帅府的大堂听取洛其飞的汇报,后者是少帅军的情报头子,本身精擅

探测敌情,武功虽不怎样了得,轻身功夫则是一等一的高手。

与座者尚有陈长林、陈老谋和任媚媚。

寇仲顺便问起他侦察网部署的情况,洛其飞答道:“下属侦察的手段以游弋为主,

土河为辅。”

寇仲兴趣盎然地问道:“游弋还可想得个大概,可是‘土河’一是什么东西,为何

与侦察有关?”

洛其飞答道:“土河是侦察的暗语,若游弋属机动、主动、不定时的侦察方式,土

河就是固定、被动、定时的部署。下属一向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土河作用下属可举

一例,少帅自会明白。例如在山头要道以细沙填平,每日检施,打扫平净,人马入境,

只要观察沙土印痕,便知足迹多少,所以即使对方摸黑潜行,仍瞒不过属下耳目。”

陈老谋笑道:“这是以前彭梁帮对付其他帮会的手法,搬到我们少帅军来用而已!”

任媚媚横陈老谋一眼道:“帮会出身的人就是这样子哩!只媚媚从没想过今天竟是

不住向人派钱,而不是索钱。”

寇仲心中涌起温暖,做好事总教人舒服,笑道:“这土河法果然有门道,不知情者

肯定会着道儿,不过此法只能于特别环境下使用,定点察敌是必须的,不定点的侦查又

如何?”

洛其飞答道:“游弋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侦察,包括深进敌后,以种种手段刺探

敌情;二是传递情报,通过秘密的网络和渠道,定日定时的把消息送回来,让专人收集

分析,再转至有关部门。这方面的事虚先生落了很多心力否则不会像今天的完备。三为

捉生问事,就是活捉俘虏,严刑拷问,套出没法从表面看到的情况。”

“严刑拷问”提醒寇仲战争不择手段的残酷本质,更使他想起尹祖文的“七针制

神”,暗忖若自己手下大将落入他手上,必捱不过这酷刑,所以有机会要先杀此人。

寇仲心悬洛阳的情况,此天下最具规模的三大名城之一的都会,就像汪洋怒海中一

艘孤舟,随时会倾覆,遂问起虎牢的情况。

洛其飞道:“朱集刚吃过唐军一场大败仗,王世充想打通洛阳南路的希望完全幻灭;

伊闭、颖阳相继失守,现在只余东路以虎牢为主的诸城仍在他旗下,形势未许乐观。”

洛其飞轻叹一口气,续道:“应该说非常危急,王世充当然晓得虎牢的重要,派出

太子王玄应以重兵固守虎牢。李世绩乃深谙兵法的人,知不能马上强取虎牢采取迂回战

术,先谋附近各城,以孤立虎牢,使王玄应不战自退。李世绩现正向虎牢东南另一大城

管城进军。”

寇仲心叹王玄应算是老几,那里是李世绩敌手?问道:“守管城者是谁?”

洛其飞道:“管城守将郭庆,原为瓦岗军荣阳都守,与李世绩素有交往,瓦岗军失

败后,郭庆归附王世充。”

寇仲色变道:“以王世充的多疑,怎会起用郭庆应付旧同僚李世绩如此失策。”

洛其飞道:“王世充有他的苦衷,首先郭庆是莱阳人,与荣阳、管城的地方势力关

系密切,本身又有数千子弟兵。为此王世充对郭庆笼络有加,更把美丽的侄女嫁予他,

希望这关系能起作用,听说郭妻对王世充是忠心的。”

寇仲苦笑道:“利字当头,政治交易买卖式的婚姻能起多少作用?唉!管城若完蛋,

其他荣阳、郑州的守将不投降才怪!没有人肯为王世充父子卖命的,若守虎牢的是杨公

卿,当是另一番局面。”

洛其飞道:“荣阳的守将是魏陆,郑州守将是王要汉和张慈宝,下属不太清楚魏陆

和王要汉对王世充的忠心程度,肯否为王世充效死力?不过既能得王世充信任,当然非

是那么易投降的人。至于张慈宝追随王世充多年,忠心方面该没有问题。”

寇仲叹道:“我们很快会晓得结果。”

此时手下来报,桂锡良、幸容的船抵达梁都外码头。

寇仲正等得心焦,大喜出迎。

徐子陵甫登码头,便给人把纸条塞到手里,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撇下跟踪者,成

都南郊惠陵见”两行字,下方署名郑石如。

徐子陵心中大讶,郑石如竟神通广大至此,可准确把握自己抵蜀的时间地点,安排

手下暗里通知他见面的地点。想到这里,暗暗留心附近的环境,果然感应到有被人监视

的感觉。

他虽非完全信任郑石如,却感到他没有恶意,他想见自己该是晓得有人心存不轨,

故欲示警。

倏地飞身上马,施展人马如一之术,在几下呼吸间把马速催至极限,放蹄离开人来

人往的码头区,望成都的方向奔去。即使跟踪者高明如石之轩,肯定会因措手不及下被

他甩掉。

在书斋内,寇仲与两位识于儿时的老朋友桂锡良和幸容促膝谈心,言笑甚欢。

弄清楚两人现时的情况后,寇仲微笑道:“竹花帮现在分裂成两派,罪魁祸首是邵

令周,只要干掉他的靠山李子通,保证邵令周立即向你们乞和臣服,就看你们有否那个

胆量。”

桂锡良叹道:“我们早知你有夺取江都之心,来前为此开过会议,作出决定。不是

我们不想帮你,而是在目前的形势下任你有通天彻地之能,亦没有可能在一年半载间办

到。以沈法兴和杜伏威比你们强大得多的兵力仍徒劳无功,还损兵折将。你少帅军更没

法能他们之不能,不若把精神放在彭梁,希望能守到宋军北上的一刻。”

寇仲像给一盘冷水照头淋下,脸上肌r僵硬起来,皱眉道:“若正面攻城,我们当

然全无机会。可是扬州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可从内部去颠覆李子通,例如先设法烧掉他

的水师,我们可由大海入长江,以奇兵突袭,加上里应外合,杀他娘的一个措手不及,

非是没有成功的机会。”

幸容苦笑道:“大家兄弟,若有成功机会,我们绝不会袖手。问题是李子通已向李

渊称臣,变成与杜伏威共事一主,沈法兴则正犹豫应否降唐,在这样的形势下,李子通

再无近忧,故能把力量集中部署在钟离、高邮、延陵和江都四城,水师则分散在江都附

近主要河道,俾能互相呼应,纵使你们能攻进江都,先不说你们有否足够兵力进行巷战,

只要其他三城派兵从水路来援,当能迅速解江都之危。”

寇仲摇头道:“你们知否辅公佑和杜伏威出了问题,辅公佑对李子通有一定的威

胁。”

桂锡良道:“杜伏威和辅公佑面和心不和,在长江是人尽皆知的事。不过他们互相

牵制,辅公佑即使有心,却是无力。唉!不要奢望夺取江都好吗?我们比你更清楚老家

的情况,邵令同与李子通狼狈为j,对城防控制极严,我们的人根本没法渗透进去。”

幸容道:“李子通招揽大批江南武林的好手,你和小陵虽武功高强,可是双拳难敌

四手。照我们的情报只是江都城内足有二万李军的精锐,加上城外两个营寨的驻军及水

师船队,只江都一地兵力达五、六万之众,你们进城容易,离城却是难比登天。我们讨

论良久,最后仍断定你全无胜算。”

寇仲颓然挨往椅背,叹道:“你们该不会诓我的,可是若我取不到江都,在这里是

等死的局面。”

桂锡良道:“坦白说,现在我们担心的不是你能否攻陷江都的问题,而是李子通会

否从钟离水路北上突袭你的梁都。若我是李子通,就兵分两路一路把梁都重重包围,把

你牵制在此,另一路则从海路攻打东海,那亦是他出身的地盘,城内仍有他的人潜伏。”

幸容亦苦口婆心劝道:“与其坐以待抵不加会做放弃彭梁,从海路溜往岭南,再在

那里扩展,先收拾沈法兴和林士宏,到南方尽归你旗下,站稳阵脚,才过江挑战李阀。”

寇仲捧头道:“你们的话不无道理,待我先想想吧!”接着哈哈笑道:“再不谈这

些令人泄气的事,我们到城内找个地方喝酒,其他的事明天去想。整天工作是不成的,

怎都要有轻松的时刻,对吗?”

徐子陵独自进人古柏森森,草木葱翠的陵园,只闻虫鸣鸟唱不见人,际此日落时刻,

别有种懒洋洋的清静。

他对建筑已具备专家的欣赏眼力,一目了然的看出整个陵园以照壁、栅栏几神道、

寝殿、阙坊及陵墓组成,排列在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

他本以为郑石如会在人因处等他,却是不见踪影,心想既然来到陵墓黄土之下长眠

的又是名传千古三国蜀帝刘备埋骨之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遂转过上刻双龙戏珠菱形

浮雕的照壁,通过上方悬有“汉昭烈陵”牌匾的栏栅门,踏上石兽翁仲分立两旁的神道,

朝陵墓缓步而行。

万里斑给他留在陵园外草原僻处,他经一事长一智,对不熟悉的人总会防一手,故

不愿爱马涉险。

他终于来到成都。

只要他愿意,一天时间他可抵达石青璇的幽林小筑,这美女是否正隐居谷内,或是

因某些原因外游,让他扑个空。

去见她实需要一点勇气,而在这方面他从来不是个勇敢的人,最勇敢的往绩是在小

长安闹市公然向师妃暄表示爱意。唉!

经过供奉塑像的殿堂。映入眼帘是一座高大的土堆,周围环以红色墙垣。土丘上草

树丛生,茂密成荫。

惠陵终于出现眼前。

想到与刘备只是一土之隔,徐子陵不由心生感慨。

无论生前如何不可一世,纵横了得,还不是一坯黄土,长埋白骨。什么丰功伟绩,

最后仍是烟消云散,了无痕迹。

终有一天他徐子陵会变成另一难枯骨,就像脚下曾叱咤一时的刘备。

郑石如的声音在背后响起道:“子陵欢喜刘备这个人吗?”

徐子陵毫不讶异的耸肩道:“我从没想过欢喜他还是不欢喜他。在我心中,他的形

像很模糊,仿似是个没有什么鲜明性格的人。反是他的军师诸葛武侯、大将关云长、张

飞和赵云都是铁铮铮的英雄豪杰。刘备能使这些超卓的人物为他所用,本身怎都该有点

斤两。”

不修边幅,狂野依然的郑石如来到他左旁,冷哼道:“应说刘备是叨他们的光,爱

屋及乌下不但被视为当时正统,已被史家塑造为‘信义着于四海’的人,事实上他并非

讲信义的人,刘璋一片好心邀他入蜀,他却串通刘璋手下法正和张松,取蜀而代之。可

知刘备根本是个心辣手狠的人,信义只是拿来装饰门面,利害攸关时那还有兴趣讲仁义。

伪君子实比真小人更可恶。”

徐子陵欲语无言,对此他比任何人有更深刻的体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在争天

下的斗争中,从不讲天理人情,仁义只是笼络人心的其中一种手段。

郑石如叹道:“三国最了不起的人物是曹c,却背负恶名,使后人‘尊刘抑曹’。

看吧!刘备的陵墓正巍然矗立我们眼前,曹c的早荡然无存。刘备吃香,陵墓沾光。传

说曹c临死前吩咐下属在漳河边设七十二疑冢好教狠他的人没法剖棺戮尸。这分明是后

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因曹c死时魏国兵权盛极一时,那会想到有人敢来搅扰他的皇陵。

后世的人却对他如此生安自造,可看得出人的偏袒是多么可怕。”

徐子陵皱眉道:“郑兄为何像满腹牢s的样子?”

郑石如苦笑道:“我确是满腹牢s,因为巴蜀这个月来风起云涌,一向风平浪静的

成都再不安宁,动辄出现帮派互斗的乱局。”

徐子陵愕然道:“究竟发生什么事?”

郑石如颓然道:“还不是因‘天刀’宋缺送来的一封信?”

徐子陵心神剧震,晓得争霸天下之战,终因宋缺的参与把巴蜀武林卷进这可怕的大

漩涡去——

由卧龙居整理推出——

上一页下一页

第五十卷第十一章道穷则变

大唐双龙传。。经典文学(卷50)

第十一章道穷则变——

送走桂锡良和幸容后,寇仲策着千里梦到城外散心,无名在他头顶高空盘旋追随。

无论他如何忙碌,总找个时间让千里梦舒展筋骨,与无名戏耍一番。

这可是突利的教导,人和动物需时间培养感情,建立密切的关系。

无名在天空俯冲而下,寇仲发出鸟言,举起左臂让它降落,当坚硬的鹰爪抓上他腕

口,他生出与座下爱马和跨儿血r相连的亲密感觉。

或许会有一天,他落败逃亡,身边的兄弟逐一倒下,漫山遍野的敌人从后追赶,而

筋疲力尽的他只有爱马爱鹰追随,在失去一切后,他会否学西楚霸王项羽般自尽?

寇仲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当桂锡良和幸容痛陈利害,拒绝助他夺取江都,使他首次生出身处绝境的颓丧感觉,

但却没有怪他们不够朋友,并体会到两人的苦处。他们现时身分不同,下面有数千弟兄

在他们领导下混饭吃,不可能因他一个命令把全体人投进动辄全军覆灭的险境里。

他们的分析更是针对实际情况而发,他纵能攻进江都,可是在李子通准备充足下,

他纵能得意一时,却难持久。即使出现奇迹,他成功把李子通赶走,可是当其他城池的

李军在他阵脚未稳时全面反扑,他绝守不住江都,最终仍难逃被歼的命运,他怎忍心让

信任自己的手下白去送死。

想起窦建德破黎阳城后的巷战,他整个背脊凉浸浸起来。当时窦军以多出敌人十倍

以上的优势军力,敌方主将又率众外逃,守城兵员经多天昼夜不眠的苦守致筋疲力尽,

士气低落,他们仍要逐寸逐尺的杀往城内去,为最后胜利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

江都可不比黎阳,他纵使尽起彭梁四万少帅军攻入城内,仍破不了规模比得上长安

皇宫的江都宫,当年若不是笼里j作反,岂会那么容易推翻杨广。

他少帅军大部分将士都是没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新丁,无论训练如何精良,对自己

如何忠心不二,南上战场即遇上最惨烈逐街逐巷的斗争,怎吃得消。

寇仲脑海幻出鲜明的景象:他和手下攀上城墙,突破缺口,杀进城内,蓄势以待的

守军潮水般从四方八面涌杀过来,箭矢雨点般从墙头、哨楼和掣高点洒下,带起一蓬蓬

的血r。

皇宫的精兵不断增援,城外营地的军队蜂拥而至。

寇仲不由打个寒兢,生出不寒而栗的骇然感觉。

当洛阳城破,李世民率军东来,李子通则从后截断他所有南退的水道陆路,无险可

守的彭梁能支持多少天?

他应否接受桂锡良和幸容的劝告,趁可以逃走时溜往岭南?

不过这样他的少帅军也完蛋了,除宣永的二千手下,卜天志的巨鲸帮众,与及双龙

帮数百兄弟,其他人都是彭梁一带土生士长的人,他们怎能舍下家人,陪他到僻处南隅

的地方。

宋缺又会怎样看他?会否因他不战而逃撤去对他的支持?

左不行,右不成,左右为难,进退无路的滋味令他难过苦恼得想大哭一场,以宣泄

心内怨愤。

桂、幸两人的话,把他最后一个希望粉碎。

郑石如和徐子陵在惠陵外一处山头乱石堆处坐下密话。

郑石如道:“大约一个月前,宋智来巴蜀见独尊堡的解晖,带来宋缺的一封信,信

内说得很客气,宋缺表示为坚持汉人正统,决意全力支持寇仲统一天下,希望以解晖为

首的巴蜀各大派系保持中立,待他和寇仲与北方诸雄分出胜负后决定去向。信内没有半

句威胁人的说话,可是却令整个巴蜀武林反转过来。今年的中秋你不妨看看,那冷淡凄

清的情况肯定会令人心酸难禁。”

徐子陵开始对这狂放骄傲的人有进一步的了解,他的古道热肠,对平民百姓的关切,

绝非那些满口道德,开口闭口为国为民的人可比。他的关怀是发自真心的。

徐子陵皱眉道:“解晖与宋缺一向关系密切,是否因为此须推翻与师妃暄的协议,

致惹起轩然大波?”

郑石如叹道:“事情若是这么简单就好哩,接信后三天,解晖与羌族的‘猴王’奉

振、瑶族的‘美姬’丝娜、苗族的‘鹰王’角罗风和彝族的‘狼王’川牟寻在独尊堡举

行汉族和巴蜀四大少数民族的高峰会议,让众族主亲阅宋缺的手书。由于此事关系重大,

四大族主都不敢仓卒决定,须回去与族中长老商量。可是解晖在会上指出宋缺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