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二章、争战渭北(2 / 2)

作品:《汉魏文魁

其实这也是原本历史上,后来诸葛孔明北伐曹魏的既定战略,那就是先占陇,再取凉,逐渐扭转小大之势,等积聚足够后再全力东征。若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魏延的“子午谷战略”未免胃口太大了一些,想要一口就把整个咸阳以西全都吃掉,成功系数要大打折扣。

当然啦,那也是基于当时曹魏主要关注点在东吴方向,雍凉并无重兵集团,吃起来还方便一点儿。如今的曹魏一是为防吕布东归,二是早有自雍、凉攻取汉中的计划,所以陈仓以西尚有六七万兵马,刘备趁隙而攻,或许有一定取胜的可能,想先塞住长安再去打,那就不大现实了。

故此沮授便道:“若刘备西行,陛下将疾取长安,自后追蹑,其若缓之,祸在不测。若刘备东入长安,乃须实我运道,诸军并力,以为长久之争;若备虽东而不能渡渭水,则可无虞矣。”

曹c点一点头:“子辅所言是也,真无双国士”想当年袁绍不肯听你的话,乃至于败,老子可跟袁本初不同,最能采纳忠言啦。当即下诏,命快马急奔新丰,要曹德即刻派遣一支兵马渡过渭水去协助乐进,并且探听蜀军的最新动向。结果曹德接着诏旨,打开来一瞧,不禁点头:“曹子丹见事甚明也。”他已经动身往灞陵去啦,我这就传令给他,要他抢渡渭水,应援乐进。正巧蜀将士仁也遣来输诚的密使,曹德不敢自专,就命押去谒见曹c,可由天子定夺。

再说曹真、吕蒙等顺利渡过渭水,派人跟安陵城内的乐进接上了头,但他们并没有进入安陵城,却在渭水北岸驻扎下来,与安陵呈犄角相夹之势。正面的张益德闻报,急忙催促刘备来援。

刘备用徐庶之谋,遣将军陈式率领三千步卒,从槐里附近渡过渭水,先期前往增援长安城,而自率大军来攻乐进、曹真。

为什么这般谋划呢长安虽在渭水以南,但长安以西,名城大邑多在渭北,渭南也就只有一个鄠县而已。这是因为长安以西的渭北平原广袤,驰道畅通,渭南地势却相对崎岖,而且前山后水,通道狭窄,也无大路。一般情况下,从凉州入雍前往长安城,多沿渭北而行,至渭桥南渡。故此刘备若率主力提前渡河,一则兵多船少,延误时间,二怕乐进、曹真趁势直进,复夺渭北的槐里、武功等县,到时候把蜀军彻底封堵在渭南的方寸之地当中,若然曹魏再遣大军从东而来,则大势去矣。

尤其当日庞统为了凝聚全力以攻长安,放空了鄠县,结果被县人庞延率家丁占据,复自四乡招募兵马,重使鄠县归魏庞延曾为司马懿所荐,任过关中郡功曹,后因守孝返家。所以徐庶判断,若使小部队从渭南去增援长安,庞延必不敢挠,而若大军挺进,说不定这位庞先生就要拼死一搏啦,若被小小鄠县绊住脚步,岂非不智

而且就算大军顺利进驻长安,与庞统会合,等到曹魏东方援军赶到,与乐进、曹真南北包夹,长安亦或为死地所以在大敌来前先击破渭北的乐、曹,乃是战役关键。

果然不出徐庶所料,陈式三千兵马顺利进入了长安城,并向庞统报告皇帝已到渭北的消息。庞统闻讯大惊:“陛下当西,如何来救我等”不禁跌足而叹:“此陛下不舍吾故也。吾本志死,不想反累陛下若吾死可使陛下西去,何惜即死乎”赵云等将赶紧拦住,说你现在死也来不及啦,皇帝已经到东边儿来了嘛,再掉头回去也不赶趟了……

赵云建议说:“前报曹真等北渡,曹德在新丰,所部多为收拢夏侯楙旧卒,士气既堕,必不堪战。盍使陈将军率部往攻,若能擒获曹德,或可挟之以要曹c也。”庞统说这主意不错,若能夺占新丰,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迟滞曹魏东方来的援兵,为陛下击破乐进、曹真赢得足够的时间。

正在商议,士仁出班请令,说陈将军远来,士卒疲惫,恐不可遽战,不如由末将率军前往攻打新丰吧庞统不疑有他,即命傅肜为主将、士仁为副将,率原驻长安的三千兵马出城西行。

这时候曹德在新丰城中,麾下尚有万余兵马,但正如赵云所料,多是才刚收拢的原长安守军,装备大多丢光了,士气也极低糜。他本来想让曹真、吕蒙率军顶在前面,谁想曹、吕二将直接绕过长安城,往渭北去了,消息传来,曹去疾不由大惊失色:“若贼杀来,如何处”

好在身边还有夏侯尚,当即安慰曹德,说太傅勿忧,我估计长安城内敌军数量不会太多,否则曹将军他们不敢绕城而北“末将请为太傅统驭兵马,挑选精锐,守备新丰。”曹德说当然啦,当然啦,我又不会打仗,就全仰仗伯仁你啦。

可是夏侯尚还没能把军心稳定下来,把城防工事修缮完成,傅肜就率军经过灞陵,直抵新丰城下,还下令多张旌帜,伪作万余大军。新丰城内魏军大多胆怯,连夜逾城而逃的不下百人,夏侯尚愁眉不展,打算一见情况不妙,就赶紧保护着曹德逃出西门去。

可是正当他惶急之时,却有箭书s入,为士仁所书,说愿意明日一早,便即刺杀傅肜,率部降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