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东出卢龙(2 / 2)

作品:《汉魏文魁

后四句收尾:“应怀感激心,兹效纵横谟。行过黄金台,昭王亦丘墟”我们千里来援,为你们扫清胡虏,你们就应当心存感激,投效我主,听其所命。我来得时候,在燕地看到了黄金台的遗迹,当年燕昭王何等意气风发,如今不也变成一掊尘土了吗燕国又何在妄想割据北边,千秋万世,真有那么容易吗

其实这首诗,是勋在路上就已经开始构思了。他跟着曹操北征三郡乌丸,王粲王仲宣为了作诗,竟然要求跟着,是勋不禁心想,倘若仲宣要求我也以诗应和,到时候怎么办我的诗名与他不相上下,结果经此大战,他华彩的诗篇是热腾腾出炉,到我却一字记述,会不会被人笑话呢所以早就想着,我起码得作上一首,好将来应付差事。

今日宴间,既然柳毅相请,辽东群臣应和,是勋干脆就把自己原本的构思小小修上那么一修,加上警告公孙家的词句,傲然吟出。座中都为士人,虽说学问大多不怎么的吧,要他们作诗困难,但是勋这首诗言不甚古,要想听懂其中含义,还是没有问题的。众人先是随口喝彩,然后各自沉吟。

柳毅暗中苦笑,说我想堵你的嘴,结果你利用诗歌,还是开始了游说啊传闻是宏辅不但文章超群,而且巧舌如簧,善摇动人心,还真是没有说错。好吧,你诗也作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可千万别再加以展开、铺陈了,赶紧一拱手:“得聆华章,不胜倾慕。人言不虚,宏辅果当世之文章魁首也”

是勋假装谦虚地摆摆手:“不敢,论文,吾不如陈孔璋,论诗,不如王仲宣,安得敢言魁首”却听王建在旁边颤声问道:“曹……朝廷之师,果有三十万众否”

柳毅不禁横了他一眼,心说你这人有病啊是勋说三十万就是三十万就把你吓着了我一个劲儿拦着不让他提时事,都没能拦住,哪儿架得住你老兄再往深里问啊不等是勋回答,赶紧插嘴:“诗者诗也,正不必着实。”你可千万别信。然后再端起酒杯来朝向是勋,笑着问道:“宏辅祖籍营陵,然毅前在营州,未闻州中有是氏也,为何”

是勋不知道他又在试探,只当是故意转移话题,不让自己去动摇王建等人之心。本来不想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可是既然有问,也不好不答:“子刚兄所谓前在营州,乃公孙将军所署营州刺史任上之时耶彼时黄巾肆虐,袁谭入青,家伯父乃举族南迁至徐州矣……”

正想顺着这个话头,表一表曹操如何芟夷群雄,曹军如何战不胜,却又被柳毅抢了话头,继续问道:“尊伯父如何称呼今尚在否见宏辅之才,便知家学渊源,朝廷何不敬而用之”

是勋只好继续回答:“家伯父讳仪,前朝廷分青州为青、登二州,乃拜家伯父为登州刺史矣……”

柳毅柳子刚不愧为公孙度心腹之臣,那嘴皮子即便不如是勋,在辽东也是数一数二的,当下故意拿些小问题来请教是勋你们是怎么进军的呀途中经过哪些地方啊见到哪些名胜啊是勋不想受他引导,可是几次想要跳出圈外,却一个不慎就又被套了回去。后来倒是也想开了,反正我要说的话都在诗中,不信对你们就毫触动。你们先回去好好咀嚼我的诗吧,找空我再跟你们慢慢聊。

终于宾主尽欢而散,是勋也有了几分酒意了,告罪回给他安排的偏院去歇息。公孙康拉着柳毅、阳仪,问他们:“适才是宏辅所吟之诗,其中含义,卿等以为若何”阳仪笑道:“凭他若何,吾等只是不应,由主公决断。”柳毅轻轻摇头:“只恐他人未如公量般志坚啊……”

离开正堂,走出去不远,氏勋便从廊下闪出,朝柳毅行礼。柳毅皱着眉头对他说:“此子天资限,出口成诗,且为时事语,非旧作也,非旁人代之……”是勋的诗说的就是眼前的事儿,不可能是预先做得了的,不可能是抄别人的“然而闻彼所言,祖籍北海营陵,家中伯父讳仪……吾记得卿亦营陵人氏,伯父亦名仪,然否”

虽然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然而氏勋听到这确切的消息,仍感心惊,瞬间便面如死灰……未完待续。。

p:今天是我的生日,时光荏苒,已届而立。恍惚之间,连载这部小说都一年啦……我从前断断续续地也曾经花一两年的时间写同一部,但如此超长的字数,还是头一回,结构、内容,都难有很多缺失和不足,所以感谢读者朋友们一直追到今天。拜谢,再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