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春心乍动(1 / 2)

作品:《汉魏文魁

当日从复甑山上下来的时候,是峻就曾经问过:“七兄对那管亥说:你妹啊不知何意”

是勋只好随口胡诌:“此乃东夷咒骂之言,为兄当时深感愤恨,故此脱口而出。”

谁想到打那以后是峻就学会了这句话,家里家外的到处嚷嚷,是勋也没办法拦着他,可没想到这短短几个月,难道连是著和是纡都学会了吗是纡还则罢了,是著那货可不象是个会口出恶言的人哪。

赶紧跑过去想要解劝,这才听明白了,原来他们不是在骂人,所说的确实是“你妹”――指的是是家的二小姐。原来是仪把闺女的婚事托付给了两个儿子,让他们先找好合适的人家,再来跟自己商量,结果是著听说郑益才刚丧偶不久,就打算把妹妹嫁给郑益做续弦,是纡不肯,他相中的是王忠王子纯,于是兄弟二人就此争论起来。

见到是勋回来,兄弟二人就扯着他来评理――虽说是峻才是亲兄弟,但碰上这种大事儿,他们压根儿就没打算听取那小子的意见。

是著说:“郑益恩家中虽官人,康成先生却是当世大儒,益恩也为人忠谨诚实,定可成为舍妹的佳偶。”是勋听着有道理,就问是纡:“四兄为何不肯赞成难道因为益恩已娶过妻了吗”

这他可想左了,那年月大家对是不是二婚并歧视,对于士家豪门来说,只要闺女是正经嫁为人妇,而不是送出去当小妾,那都不会影响家族的声誉。是纡的理由是:“郑益恩确实是诚实君子,但为人老实木讷,缺乏应变能力,当此乱世,自身性命都未必能够保,何况舍妹呢王子纯通于实务,机巧精明,只有他才是舍妹的良人。”

说白了,呆子是著也想找个呆子妹夫,比较有点儿社会经验的是纡则想把妹妹托付给一个能在乱世当中活得下去的人。是勋一开始觉得,要是自己真能当上郑玄儿媳妇的堂哥,那想入郑老师的门不就容易了吗等听了是纡的话以后,转念一想,貌似郑益后来确实没得好死,而王家的情况虽然不清楚,就在复甑山的观察而言,说王忠“通于实务,机巧精明”,这评价是不差的,对于是家和是家二小姐来说,可能合适也不一定。

眼前不禁浮现出了是家二小姐那袅娜的身姿,那秀美的相貌……可惜只见过一面,越是回想,印象就越是模糊。他也拿不定主意,就问是家兄弟:“可问过令妹的意思吗”

“什么令妹你妹啊”是纡一开口,又差点儿冲是勋一跟头,“何必如此生份”原来那时候士人大多聚族而居,堂兄弟姐妹甚至远一点儿的族兄弟姐妹之间,论起亲疏远近来,也并不比亲生的要差太多。所以是勋既然回来住了,是可以直接认二小姐做自己妹妹的。

是著说:“女子适人,当尊父命,父不在则长兄为父,何必要听取她的意见”是纡不满意了:“你虽为长兄,此事却是父亲要你我二人商量着办的,兄又岂可一言而决”这意思,你还得多听听兄弟我的意见,至于妹子本人的意愿嘛……那又有什么要紧了

是勋不禁在心中慨叹,为这时代女人的命运感到悲哀。汉代虽然两性的等级差异还没有后世那么畸形,也不怎么看重贞操,和平分手跟寡妇改嫁都是常事儿,但宗法制度却已经很严格了,所以女子的婚姻完不由自主……其实再仔细想想,男子的婚姻也很少自主啊。后是勋也就靠着宗法的理由解决了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既各执一词,且将两名人选都报于大伯父,请他定夺便是。”那意思:老头子是仪还没死呢,闺女出嫁,你们哥儿俩只有建议权,拍板权还在他手里,跟这儿吵吵个什么劲儿啊

是家兄弟听了这话,也只好暂停争论。但是随即是著就瞟着是勋:“宏辅既已冠礼,也该婚配娶妻了吧”

我晕……是勋没想到话题一转,竟然扯到自己身上来了。自己这具躯体真实年龄才刚十七岁啊,中学还没毕业啊,怎么就能讨老婆了他赶紧摆手:“三兄、四兄尚未婚娶,如何轮得到小弟”

是纡说:“三兄尚自飘零,不知所往;我虽然没有娶妻,也已定好了人家。宏辅也该先相好一门亲事才是――某听闻平寿廷掾适有一女,与宏辅年龄相当,就不知道是否已定了人家,可往探问。”

是著反对,说:“县内自有良配,何必往邻县去寻况且廷掾的身份太低,怎能与我是家门户相当本县匡县丞有一甥女,可配宏辅。”

两兄弟为此事竟然又差点儿吵了起来。是勋没办法,只好打马虎眼,问你们哥儿俩的亲事是自己相中的吗是兄弟们商量得出的结果吗别扯了啊“或许大伯父已有腹案,请他定夺便是。”一皮球踢给了是仪。

他才不信是仪曾经考虑过自己的婚事呢,而且如今是仪忙得跟老狗一样,估计也没那种美国时间来琢磨这个问题。且先拖个一天是一天吧……作为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来说,他实在不喜欢包办婚姻,虽然明白自己终还必须得落到那个大陷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