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百六十二章 年味渐浓中(2 / 2)

作品:《极品乡村生活

“呵呵,黑耳朵,我可是听说你家毛驴踢了你下面一脚,你媳妇可是打了毛驴好几天,怎么样好了没有?”李峰对着小黑耳朵开起玩笑,这事还是听李灿小子提着。黑耳朵爷俩因为耳朵有一块黑斑,大伙都是这两爷俩属老驴的。大家伙都爱开玩笑着,不过黑耳朵爷俩人都是不坏啊。

“你小子,我看你该驴踢了,我可是你表叔,没大没小,快点拿盆子来,豆腐豆皮豆干,还有豆泡,这么多够不够啊?”李峰看了看一盆子这么多差不多了,自己家直接可以磨嫩豆腐平时做菜,做菜不用这些老豆腐,只是做包子,饺子用来着,炸圆子用。“这么多够了,怎么今年没有臭豆腐了啊?”李峰爱吃黑耳朵家臭豆腐,用油炸一下,辣椒蒜泥配料一弄,神仙啊。

“臭豆腐这不还没进村呢,全给六哥家包圆了,这次带着不多。一会卖完豆腐,我让我家小子给你送点来。”小黑耳朵弄着豆腐不算多,十来斤,豆干,豆皮,豆泡都不多。这人知道各家都有小磨,平时豆腐都自己家磨,只有过节过年包着饺子,包子,菜馍用。“行,多弄点,我家人多。”

李峰付了钱,送着人出去,一下午人真不少,豆腐刚刚送来,又来了送淀粉,这东西做汤做菜都需要,不过量不大,只是做肉圆子用的多一点。李峰这会正在打豆腐,豆腐打成一厘米厚片子用油煎一下,煎好豆腐剁碎这比生豆腐少不少水分,因为蔬菜包子水分本就多,如是豆腐在出水,蔬菜包子做的不好吃了。

一下午一家人忙活着做包子,说说笑笑倒是挺乐呵,小小厨房烧着火红的柴火,热气的腾腾的蒸笼,一股股的香味扑鼻而来。李峰深深了吸了一口气,今天做了包子有三四种,爱吃啥样吃啥样的。

“小宝,你林伯你通知了没有,今天在这边吃啊。”百来个包子上了蒸笼,如是人不来怎么能吃完啊。这会离着过年还有半月时间,谁家不会这个时候蒸馍着的。再说了,李家岗不蒸馍多是蒸米饭,一大锅子米饭来。

“人早来了,在桃林那边喝茶呢。妈,我回去弄几个菜啊。”李峰收拾几个下酒菜,枣子酒都是熟人,枣子酒度数低,淡淡有点甜,里边还家里李峰配制的药酒。用温水早早温上了,只等着一会上桌了。

“呵呵,小宝来了,一人给我们分配几个包子任务啊。”王老前一段回到市里住了一阵,最后还是觉着小村子安生,没有太多吵闹,再有自己种点菜,几个老家伙早上一起锻炼挺不错啊。

“呵呵,今天一共蒸了一百四十五个包子,你老算算,这里多少人啊。”这么多包子还有点含义呢,整好姥姥和姥爷年龄相加之数目,今天是姥爷的七十三岁本来应该后辈一起包着这个包子和饺子的。可是李峰大舅和二姨今年说不定又不回来了,两位老人说好了,明天回去,本来晚上包饺子,这下连着包子一个做了。

饺子是老人一个人吃着,包子家里人和请来着老人吃。不过真正大寿准备过完年,正式过,因为姥爷和姥姥明天要回去,这些饺子只能今天吃了。饺子做的极小着,不然七十多个饺子谁儿吃不完,即使如此这么多饺子吃下不容易啊。

“这么多啊,对了,二爷,你大伯怎么还没有来啊。”王老呵呵一笑,还以为李峰开玩笑着。李峰做了十来菜,一桌子都是老人,二爷,五爷,六爷,林伯,王伯,成伯,金老师,还有没有回城里的周老师和蒋胖子,姥姥和姥爷,大伯,老爸,老妈在李峰桃林小楼大厅里餐桌坐着。

几位老人知道怎么回事,包子一人没有多给六个,包子不大,如同小笼包子似的。李峰和李小曼,李欣,刘岚,小青,三个孩子坐在小桌子,三四个菜,几个孩子还装了几个饺子,当然这些是多余。宝宝的小包子露出一个红红虾尾巴在包子外边,饺子馅料搅拌好一会,包包子时候草虾尾巴从包子上故意露出一截出来。包子在蒸笼上一蒸,红色虾尾巴看着特别有趣的。

“李峰,啥么是七十三八十四一道坎啊。”刘岚有点疑惑,这个啥么意思,这人还真不知道。李欣听说过,可是具体原因这人不清楚。

“呵呵,这个和孔子,孟子有关,说起来这两位年纪在古代算是长寿之人了。”李峰说了一下,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子,需要大庆大贺。李峰说着都是自己从一些书上说着,至于山里人可不是因为这个啊。有句话说着“人过四十天过晌、月过十五年过秋”“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着迷信一点说法可就多了。不少人老人为了不被阎王爷发现自己,多是隐瞒自己年龄,如今山里虽然不少老人如此,不过大多数人已经不忌讳了。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