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2 / 2)

作品:《兴汉室

就好比前些日子皇帝带百官出城籍田,就是挑中了刘琬敬献的日子。

接连几天连绵细雨偏就在那天滴雨未下,不仅如此,就连阴沉沉的天气也因为太阳的出现而变得温暖明亮。这让当时的许多人啧啧称奇,为刘琬预测近日气象的能力表示叹服,都说刘琬深得其父刘瑜真传。

除此之外,更多人还将皇帝第一次亲耕,便让多日阴沉的天空转为云开日出、惠风和畅的景象视为某种天意的昭示。有关少年君主天命所归的流言与说辞,正随着这一次皇帝挑中了刘琬准确预测的时日亲耕,而如春风般悄然传遍关中各地。

“是啊。”皇帝想起了那天亲耕时的天气与刘琬所推测的分毫不差,不由得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若是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好了。”

崔烈看着皇帝,忽然进言道:“禀陛下,老臣从弟念及年岁不稔,曾于家中编撰一书,名曰四民月令,若蒙不嫌,老臣愿为奉上,以教四民。”

四民月令

皇帝有些讶然的看向崔烈,这可是上承汜胜之书、下启齐民要术的经典农书,书中记载了东汉末年地主庄园一年例行农事活动与农业运作,可谓是最符合当下这个时代农业规律的教科书。

当初皇帝开经营科,正是要培养一批知晓农时与农业运作的人才,所以给其钦定的教材都是汜胜之书与夏小正这类农书,他虽然知晓四民月令的重要性,但一直未能在石渠阁的秘府藏书中寻到完整版,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崔寔居然是崔烈的从弟。

“好、好。”皇帝连声说道:“崔公可将此物献上,我即命匠人刊印出来,不仅要交由太学研读,还要下发各地郡县,务使郡守县令依此劝农。”

崔烈察觉到皇帝话语里的欣喜,自己心里也是大为兴奋,自家兄弟编著的书籍不仅被官方刊印,当做太学的教科书,而且还被下发各地,让各地官员学习。这对于一个著书立说的士人来说是极大的荣耀,足以扬名一世,就连崔烈本人都与有荣焉。此外,崔烈更可借着献书之功,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方便他日后的仕途。

皇帝知道崔烈有着铜臭的声名,属于有名无实之辈,让他做个京兆尹已是勉为其难,如何能靠一本书再对他进行提拔不过皇帝却是从崔烈献书一事上想到了别的,这让他本来只想着嘉言几句便罢,一时却改了主意:“诶。”

他故意叹道:“朝廷迁播以来,即便有稍许安置,但东观藏书仍有散逸。前些日子秘书监将石渠阁等秘府藏书清理出来,不过才四万七千余卷,而当初东观、兰台藏书何止十万”

崔烈福至心灵,他顿时想起孝武、孝成、乃至于光武皇帝等人于天下四处搜集图书典籍,以兴儒学的往例。在他看来这是为儒家续接绝学,是立言立论的一项大事。当年刘向、班固这些大学者不就是因采集书籍而闻名于世的么

“图籍燔毁,经书不存,是天下之痛。陛下有意兴振经学,老臣岂敢不尽心竭力”崔烈权衡盘算了之后,出声说道:“老臣家中也算是耕读沿袭,藏书千余卷,愿为奉上,供将作监抄录、择选充入秘府。此外,臣请陛下效仿成例,大收篇籍、搜求遗书,重开献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