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7章 砸锅(九)(2 / 2)

作品:《革宋

三人都坐好,赵嘉仁对旁边的秘书说道:“把他们叫进来。”

赵谦大为讶异,就见秘书出去没多久便带了六人进来,两人不认识,两人见过面却不记得叫什么。另外还有理藩部长罗义仁与肃奸委员会现任主席刘宠,加上秘书,屋内一共有十人。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真正开课,一个班的学生不能超过九人。你们加起来正好九个,我便来充当老师。小朱,领着赵谦把桌子搬来。”

朱秘书带着赵谦去办桌子,听课的九人里面有三个年龄与赵谦相仿,立刻跟着去了。很快单人书桌与椅子都搬了进来。等赵谦回来,就见老爹带着刘宠和罗义仁已经把黑板架起。老娘也没闲着,带人把茶水准备好。这帮大宋上层中的上层干起普通服务人员的工作时干净利落,布局合理。摆放完的位置光是看就觉得很舒服。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全新的笔记本,铅笔、钢笔都已经放的整齐。赵谦注意到却没有橡皮。

想起老爹要么干,要么不干,不要去试的话,赵谦只觉得深以为然。记错了就划掉,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其实很不错。非得记录出一篇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笔记,那已经不是浪费,而是这个人有问题。就如赵谦所见的仿仿版本的兰亭序,即便是倒了两手的临摹版,那些人哪怕是故意的也得学了王羲之的完整布局。里面修修改改的地方好几处。

赵嘉仁在书后坐下,拿出了一叠纸,看了一眼就讲述起来。最初的自然是生产力是什么,以及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这都是朝廷组织学习的内容,有底子自然就能听懂。

然而赵嘉仁的角度却不同,同样是讲述生产力,赵嘉仁就和人类自身的机制结合起来。所有内容全是从人类正常反应入手,上古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解决了人类居住、取暖、吃饱的三大问题。

讲完这些生理驱动的解决危机的努力,赵嘉仁严肃的说道:“你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家乡话说一句,你今天吃饭了么。不是用普通话和编撰的现代汉语,就用你们家乡话说。”

众人都愣了愣,却无人拒绝。九个人每个人都说了一句,大多都是南方口音。即便都是南方话,区别大的很。

然后赵嘉仁说道:“推动仓颉造字的动力就在于此。”

赵谦恍然大悟,他走南闯北大概能听懂这些南方口音,却也只是大概而已。几千年前的人可没有现在的环境,听不懂百里之外的口音是再正常不过的话。即便到了现在,即便大多是南方,对于今天吃饭的说法也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