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8节(1 / 2)

作品:《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br>皇帝看着他,“季家已经向林家下了定礼。君卿也将那女人的骨灰放在了他的书房里。”

杨钦治这时候便笑了起来,说道,“君卿也真是无趣,将女孩儿的骨灰放在书房里。”

皇帝皱眉道,“君卿一日十二个时辰,怕是有八个时辰在书房,他转头就看到她,虽然无趣,倒是情深。”

杨钦治听皇帝这酸死人不偿命的话,还觉得挺有意思,其实他是不爱管这些闲事的,不过是人有所求罢了。

他便道,“其实皇上倒不必为此担忧。以我看,君卿对那林家长女只是钦佩,倒是毫无男女之情的。而且,君卿身边有一位侍卫名唤郎商的,对这位林家长女心仪已久,只是因面皮太薄,一直不曾表明心意,没成想这么一拖倒成了永别。这位侍卫也真是可怜,从余杭回京城时,一直是他在看管林家长女的骨灰坛子,后来他在我这里住过一阵子,那阵子,他也是总守着那骨灰坛子,没成想过了一阵,季府派了人来讨要这个骨灰坛子,他因用情太深,便不肯给,季府前来讨要第二次时,他不好不给,但是又心中不愿意,我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用牛骨骨灰换了林家长女的骨灰,是以君卿那里的骨灰坛子里不过是牛骨骨灰罢了,那林家长女的骨灰还在他那里。”

皇帝惊愕不已,杨钦治也不管他,继续说道,“我也不过是看那郎侍卫实在可怜,而君卿其实对那林家长女无情,又要去娶她,也实在不好,是以才出了这个主意。那郎侍卫人挺不错,若是皇上能够做主,让他给季老大人做义子,到时候他将林家长女娶了,还是将林家长女骨灰葬入季家祖坟,其实也并无不可。”

皇帝不得不感谢杨钦治给出的这个主意,他自己也觉得甚好,故而就想着赶紧将此事了结,以免季衡还在心里想着那林襄。

皇帝之后对杨钦治态度就柔和了很多,离开时,虽然依然是面沉如水,心里却是十分松快了。

269、第六十五章

杨钦治送佛送到西,既然给皇帝出了主意,之后便也帮忙去做后续事情。

皇帝一个旨意,不仅解了季府的禁,且很快给季衡加封了太子少傅的衔,又请他为太子师,不过现在太子才一岁多,还在牙牙学语,故而他这个太子师也就不用去教导太子,只等太子长大一些了再为太子做启蒙。

季衡在东南战场立的功绩,让他这太子少傅的衔也算加得朝廷官员们心服口服,且他是状元出身,做太子的启蒙师,也是无争议的,于是这件事也就这般定下了。

不过季衡还是在家里歇息着,从东南回来就没有什么实职让他去做事。

季府解禁之后,杨钦治就来季府探望了一回,探望完了直接让郎商送自己回去,回到别院,杨钦治便对郎商说,“现在有一个法子让你娶那位林姑娘,你娶吗。”

郎商些微惊讶,“季大人已经向林家下定了,再说,卑职只是小小侍卫,林姑娘是高门闺秀,我恐怕是配不上。”

杨钦治笑了一声,“之前就敢将她的骨灰换下来,此时却觉得配不上她了!”

郎商被杨钦治这话说得微微垂下了头。

杨钦治又说,“之前那个主意便是我给你出的,若是君卿追究起来,我们是同罪。”

郎商其实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杨钦治并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就直言道,“虽然她已经死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娶她。”再说,他还碰过她的身子,想到当时感受到的柔软胸部,郎商便又红了耳根,不过佳人不再得了。

杨钦治就赞扬地点了点头,“这倒是大丈夫所为,既然喜欢上了,又瞒下了她的骨灰,自然当有所为。”

说到这里,杨钦治便也不对郎商隐瞒,对聪明人,一切都说开没有坏处,“事情是这样的,你知道皇上很在意你们小季大人,故而君卿要娶林姑娘,皇上并不高兴,所以,你倒不如替皇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对皇上说了,让季大人收你为义子,然后你娶林姑娘,这样,既成全了有情人,又没有毁掉季林两家的这个婚事。你看呢?”

郎商听后,对杨钦治自然感恩戴德地道了谢,郎商还算是明白杨钦治,知道他对待世事并不在乎,他会谋划这件事,那就的确是对自己用心了的。

杨钦治也并不接受他的感恩戴德,说道,“你知道,我做这件事,并不仅仅是为了你,是希望皇上看到我的诚意。是以我也不要你的感恩戴德,但你要知道,你这是从君卿手上抢了他的媳妇。”

虽然杨钦治这般说,但郎商还是深深向他道了谢,他郎商只是一个小小死士,在这些人面前是不值一提的人物,即使只是因他受利,也没有不将恩情谨记于心的。

杨钦治看郎商是孺子可教,便也心满意足了,开始和郎商商量接下来的事情,他要郎商亲自去对季衡说他对林襄的情意,郎商听后就有些脸红,一向还算能说会道的人,瞬间就变得腼腆了,只把杨钦治气得直眉瞪眼,最后还是杨钦治道,“算了,我去君卿跟前同他说吧。不过你最好也要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