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3节(1 / 2)

作品:《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br>季衡这折子一传,便让这些本来等着看好戏的大臣闭了嘴。

这封奏折送到皇帝案头才十天,紧接着又一封重要奏折又送上了皇帝案头。

便是季衡同汪秉直汪总督以及都指挥使赵致礼的“御敌海外,坚固海岸,以守内陆”的海防防御方案的折子。

这个海防方案定下了之后东南海防御敌之法。

因这个折子只是一个大纲,随后季衡补充了几个折子,将具体办法补充了上来。

于是,到这十月的奏折里,便是提出的,在东南沿海一带招兵练兵,组成几大自由兵团,用于机动策应,不必固守一地,这样对于打击不知从何处登陆的倭寇海贼更为有利,因为调动起来方便。自然,这样也就有一个十分不利的地方。

就正如徐家一直坚守广东,护卫广东一带的海防线,且将这一带管理不错,虽然倭寇海贼在闽浙江苏山东一带出没,甚至是行动猖獗,但是对广东一带却很少骚扰,是因为徐家军在广东一带的确是十分厉害,倭寇海贼自然是欺软怕硬,就不会去骚扰广东一带。

这样让将军自主招兵练兵组成的机动兵团,力量强大,十分必要,但是最后很容易就只听命于上位将军,不受朝廷和皇帝节制。

这一封折子里因为对东南沿海一带几个带兵将军都作了分析,是和皇帝说的私房话,故而是一封密折。

季衡所分析的这些,皇帝心里也清楚,正如徐家军现在皇帝和朝廷已经无法节制,广东一带几乎是不认皇帝只认徐家的镇国将军,但是,皇帝还是得仰仗徐家军。

而现如今在闽浙江苏一带因为打击倭寇海贼有功而声名显赫起来的赵致礼赵家军,皇帝也是要担心以后节制不住他的。

所以,季衡的奏折里让他再提拔几位有能力的将领,将每个军队的人数做控制。

这封密折皇帝看完后,沉默了很久,那封让抄给内阁看的折子,里面没有分析理由,只是恳请皇帝再派将领练兵。

几位大臣看了之后,一时都没有发表意见。

这些大臣自然心里都有考量,东南用兵是十分劳民伤财的事情,国库这几年虽然稍稍有所充盈,但是要用来补东南用兵的无底洞,还是不足以的。

过了一会儿,文阁老作为首辅便说道,“将湖北之兵调往闽浙以解燃眉之急,倒是更好些。”

季大人便道,“之前也从广西调了兵到江浙,但是借调之兵面对战事,多不尽力,十次战事能胜一两场便是好的,反而对地方骚扰十分严重,又因是借调之兵,并不听从将领指挥,作用根本不大。反而是直接从地方上招兵练兵,因其是守护家园,面对海寇,便十分卖力,才是胜多败少。赵致礼招收五千兵马,便能抵御近万海寇,便是这个道理。微臣并不赞成从湖北调兵,练兵只要练得好,半年便可堪用。”

文大人一向是处着中庸之道,怎么不费力怎么来,这时候被季大人反驳了,他也不着恼,只是看着皇帝,不再说话。

皇帝其实自有考量,但是先并不表示出来,只要听几位大臣的意见。

这边正在讨论,突然之间,大家都听到了似乎是不远处传来了响亮的哭声。

本来在讨论的几位大臣都停了下来,皇帝则是一惊,马上起了身,对他们说道,“调兵与否还要再论,长远之计,招兵练兵也是必须,若是要招兵练兵,要用哪几个人,你们也合计合计。”

如此说完,他便直接往外走了,又说,“朕一会儿便回。”

几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赵大人是个十分耿介的,便说,“陛下将皇子殿下抱到这里来了吗?”

语气里带着些惊异。

季大人则是叹了口气,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