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1节(1 / 2)

作品:《御膳人家

</br>一个从c国起源的餐厅,初来乍到,落户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如果一开始不表现出让人忌惮的实力,那么日后的麻烦绝对不会少。

场面那么热闹,自然不全他自家人的本事,国内在许多方面也给予了相当明确的支持。由于文化不同,海外的权财崇拜文化表现的比c国还要露骨,到场的媒体们第一波表现出了对到场宾客们身份权势的兴趣和畏惧。借由他们之口,要不了多久,御门席不能随便拿捏的消息就会广泛传播开。

稳定和公平,这两个目前御门席最需要的因素,届时自然就成了囊中之物。

客人们相互大方问好,女宾们显然对御门席原汁原味的c式风格装潢很感兴趣,三五成群地围在一处交流感情和自拍。这些名媛们实时发送的照片和动态无疑让御门席再次火热了一把,各种了解的不了解的一知半解的声音充斥在各种团体当中。

“又是这群碧池!”也有骂声攻击这些太过高调的富人们,“吃个c国餐厅都值得这样大惊小怪!”

“就是就是!上次办公室一起点c国菜外卖,那个什么麻婆豆腐和糖醋肉,贵死了,一点都不好吃!”

“还那么油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大大一直以来的支持qaq,圆子最近都忙昏头了,年底工作真的好多,每天都来不及和大大们问好。

感谢各位大大的地雷和手榴弹!感谢盒子里的猫大大和ruru大大的火箭炮!感谢ruru大大的潜水炸弹!感谢豆芽大妈大大刷屏的火箭炮!!

简直受宠若惊,眼泪都要出来了qaq

我这个猪脑袋前几天居然忘记说了【打我吧】,正文差不多已经完结了,最近几章都是番外qaq所以会有大大觉得很跳跃,实际上都是交代后续的一些情节。

为了报答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有想看的番外大大们可以点单,重合率高圆子又有灵感的话,就写给大大们看!

、第九十三章

邵衍抱臂靠在厨房门口,看着田小田颠锅弄勺,自己并不动手,只是口头发号施令。

“哎哎哎那个胡椒!胡椒!”

胡椒什么?田小田手上捧着胡椒盒子细细地撒,看到邵衍朝自己指手画脚,迟疑了一瞬,又再撒了半勺。

“胡椒!胡椒!”邵衍一下子从门框上弹起,大喘气道:“胡椒多了!多了!”

田小田原本一副沉稳冷静的模样,闻言脸上的面具顿时层层崩裂,吓得抄起汤勺赶忙舀掉刚才撒料那块位置的汤头,一边舀一边委屈地朝邵衍嚷嚷:“师父你太过分了!”

“明明是你手艺不到家。”邵衍进厨房悠哉地取下田小田手里的锅铲,对上厨房里其他徒弟们隐晦的视线和田小田控诉的目光,若无其事地拿勺子搅拌了一下浓汤,舀出一小碟尝尝。

宴会没有请不吃猪肉的客人,汤便放肆地炖了,用猪骨、扇骨猪蹄和鸡爪下锅,底部要垫上一层精编的,最新鲜的手工竹网,以免各种粘稠的食材炖到后期糊锅影响口味。外国有些人怪癖挺多,什么不吃猪蹄不吃鸡爪不吃内脏不吃整条鱼的,邵衍才不稀得惯他们臭毛病,反正一会儿吃的东西上去用了什么原材料统统写明白,爱吃吃不吃拉倒,他就没见过御门席饭桌上有剩菜的。

这样稠厚的汤,自然不会用作开胃,从国内空运来的n市年糕已经洗净切片码放在旁边。年糕产自国内沿海某以米制品出名的城市,品质相当优良,选材就经过了重重筛滤,只能是当年产的上好粳米,蒸熟之后完全手工的千锤百炼,从制成到送来御门席前后不超过半天时间,通常当天就会被各家店消耗干净。

最新鲜的年糕哪怕不经过任何处理,纯粹隔水蒸热之后都是香气扑鼻的。现在被切成薄厚均匀的小片,色如白玉,摸上去又软又有弹性,简直诱人极了。

这道年糕汤在国内的御门席里是一道特别受欢迎的主食,地位和资历最老的陆鲜拉面比起来都要难分高下了,邵衍亲自调配的汤头浓香扑鼻,单独喝显得油腻,但和清爽粘糯的年糕搭配起来,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是御门席在c国之外的第一家店,开业当天的菜单的制定着实让田小田父子俩伤了好久的脑筋。面对的客户群不同,老外们除了过敏外还有太多的禁忌,光是有些人看不得鱼头这一点就够叫人糟心的了,再加上一些内脏啊发酵食品之类的明明稍经烹调就会大放异彩的美食都要被排除,田小田亲身挣扎了一顿,总算能理解为什么c国餐厅在海外如此不易发展了。

但问题到了邵衍这,立马被粗暴痛快地解决。

禁忌?禁忌什么?开餐馆又不是做医院,该上的就都上!不吃的干脆别进门。这世上还有那么多素食主义呢,难不成还为他们专门不开荤?

邵衍让他们把每道菜的主要材料印在菜单后面,点餐的时候直接询问每个顾客的过敏源加以推荐就好。御门席就是御门席,开在c国都有那么多外国人慕名来吃,没道理走出国门之后反倒委曲求全地改变。底线这东西都是不断退让的,从不上猪蹄到调料换成番茄酱,还不如一开始就寸步不让,反倒更容易留下省心的客人。

为了表明立场,宴会这桌菜邵衍制定的格外严苛,里头没有出现一道为外国人广为熟知的“c国代表菜”,光是全须全尾的东西就上了两道——一道蒸石斑,一道卤水鹅。

卤水鹅是御门席的名菜了,口味已经无需赘述,整道菜尤其是那个连着部分脖颈的卤水鹅头,上哪一桌都只有被众人哄抢的份儿。这菜的精髓砸卤汁,厚实软糯的鹅皮浸满了卤汁的鲜甜,轻轻一唆满口都是浓香,有些好这口味道的客人连最后嚼烂的骨头都舍不得朝外吐。外头那群人立场能坚定到看到这道菜还不动摇,邵衍还不信这个邪了!

石斑鱼改刀装盘,淋上邵衍调好的酱汁腌渍片刻,脑袋那一点不动,直接就推进了蒸屉里。

热腾腾的水汽朝外冒,田小田盯着蒸屉的门忍不住喃喃道:“师父你这是和谁过不去啊……”

邵衍没理他。

“您说您把鱼头去了又能怎么样?又不影响菜的口味,到时候再把人给吓到了……”

“我不乐意!”邵衍抬着下巴道,“见不得就别吃,看都不能看就别来了,哪儿下凡的天仙让我给他那么大脸啊?今天见不得鱼头,明天看不下猪血,后天瞥一下鸡爪又吓晕过去,你说我们卖什么?御门席改成炖肉馆得了。”

在这方面上邵衍的态度真是强硬的可以,田小田说不过他,只好叹息一声接着打下手。餐馆开在国外,口味不能改变,但有些地方却还是需要做些变化的。好比西方有不少人无法接受同桌共食,这种出于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的考虑田小田觉得是合理的,所以菜单比起国内,单人单份选择多了很多,公筷也打开席就布置在桌面上。

御门席的酒盅酒瓶锅碗瓢盆统统是专门订做的,浮着金黄色纹饰的小炖盅斜斜倚着盖,海参从锅里捞出来,表面澄透晶莹,像一汪凝练成型的果冻,短短的肉须甚至还会随着勺子的抖动而颤抖。黑褐色的海参和雪白的碗壁碰撞起来,再浇盖上一层勾过芡的厚厚的浓汤。

火方切丝,纤细如发,微微撒动,就像脱离了重力一样浮在汤顶。

邵衍负手在那看自己徒弟切鹅,卤鹅的卤汁是从国内带出来的,从第一家御门席开业开始沿用至今,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汤。每日新鹅新料的滋润让汤色越发润滑,不要说御门席这样讲究的做法,就是给寻常人一碗来炖肉,那香味也绝不是普通星级餐厅的味道能比的。

这么多年,垂涎御门席各种密料的人不知凡几,为了达成目的简直各出奇招。混进御门席帮工做服务员、收买徒弟、私下里和邵父或者邵衍套交情……邵衍打开始就没想过防范,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就像这个卤水鹅的老汤,他非但不保密,还拿出来卖。御门席的老顾客都知道御门席大方,照顾多了生意混到脸熟后接掌时想买点卤汤回去基本上都是能如愿的。这卤汤价格收的高,但绝对物超所值,带回家炖点肉沫或者卤点鸡腿鸡爪,连家里最不爱吃饭的孩子都能甩开腮帮子配下三碗饭。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这卤汤里除了盐之外回去后再不能添任何东西,哪怕多放点鸡精,最后出来的味道都会串的乱七八糟。

不少餐厅为了弄点这个卤汤回去简直是煞费苦心,来吃好几餐饭一次买走一小碗,回去后不论如何研究都尝不出里头放了多少东西。也有人想过用运出来的汤复制御门席的卤鹅,但买回去的汤随便炖炖就干了,后续总要添新水新料的。这卤味水一冲就淡,料一放就坏,好像离开御门席之后就失了灵气似的。久而久之有心人那点念头就淡了,去御门席吃顿饭可不便宜,顿顿弄卤汤回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御门席的卤鹅有两种,一种卤水鹅,装盘时湿漉漉水汪汪,抿一下骨肉分离,骨头缝里都带着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