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红楼小丫鬟(全本)_分节阅读_35(2 / 2)

作品:《红楼小丫鬟(全本)

合八字的结果很好,说杨海和蒋姑娘是天作之合。

杨奶奶越发喜上眉梢,给了钱三业极厚的红包,又请村里的全福人写了大红庚帖,因要把吉兆告知蒋家,还要送上活雁,谓之纳吉,并商议放定事宜。

等放定时交换礼物并换了庚帖,才算正式定下来。

杨奶奶不免翻箱倒柜,将压箱底的好东西找出来预备着。

到了次日张媒婆过来纳吉,说是得到天作之合的吉兆,提起放定,蒋玉菡心里十分欢喜,笑道:“请杨家挑个好日子罢。”蒋玉菡做事干脆利落,杨奶奶也不含糊,不过三五日的工夫,诸事皆定。这下,满村都知道杨家跟蒋家结亲了。

安家听到这个消息后,杨家与蒋家已经将放定的日子定在四月初六了,是最近的吉日,且蒋玉菡那时得空。气得杨氏险些把碗盘给砸了,倒是安惠折了指甲。

日子一定,蒋玉菡心神略松。

杨家这边忙着预备文定之礼,蒋玉菡那边早从黄叶村回城,多给工钱,催促着木店匠人打家具,又要预备放定的回礼,又要采买嫁妆,忙得不行。幸亏老赵夫妇是娶过儿媳妇的人,又懂得礼数,急急忙忙地帮衬着预备起来。

赵婶却道:“放定得姑娘在家,大爷不如先接姑娘回家,姑娘做事更周全些,放定的回礼还得姑娘亲自动手呢!”

蒋玉菡一拍额头,道:“我竟忙得忘记了。”忙叫老赵备车,又换了衣裳,细细一瞧没有疏漏的地方,急急去荣国府,到了后门。看门的婆子常得琳琅的好处,蒋玉菡嘴甜,说话又极是动听,那婆子听得欢喜,问明了缘故,方亲自去传话。

琳琅往日常去找蒋玉菡,他却并没有来过荣国府,好在两人容貌甚像,婆子也不怀疑。

可巧府里都知道琳琅家里已经说亲了,那些管事无不跌足大叹,赖嬷嬷心里也怪没意思,凤姐并三春正在黛玉房里取笑她,林朗却在一旁陪着宝玉,一听琳琅兄弟来了,不由自主地都笑了起来,不等婆子说,凤姐便道:“依我看,琳琅姐姐的兄弟这是说定了来接她了!”

那婆子笑道:“奶奶竟会神机妙算不成?正是如此呢!”

探春笑道:“这得回太太一声!”

黛玉听了倒有些伤感,虽说与琳琅相处时日不多,但得她好处却不少。

凤姐拉着琳琅道:“走,咱们去老太太太太跟前说去,妹妹们都来,咱们听听去!”

因过了黛玉的生日,二月里便没人过生日,府里不觉有些清净起来,姐妹们正无事可做,听得有热闹,都说去看,唯有贾宝玉跟在后面不住长吁短叹:“好好的女儿家,嫁人做什么?沾染了男人气味终究不好,还不如长长久久地留在我们家!”

众人闻言莞尔,也不理他。

贾母和王夫人在上房正说元春在宫里如何,闻言都笑道:“倒迅速,果然是定了?”

琳琅红着脸不语,凤姐笑嘻嘻地道:“若是没定,她兄弟来接她做什么?传话的婆子说是要放定了他兄弟才来接她家去。只是到底是外男,所以没敢提进来给老太太太太磕头。”

贾母笑问琳琅道:“你兄弟几岁了?”

琳琅红着脸道:“回老太太,我兄弟今年十二岁,已是大人了,故不敢进来。”

贾母爱他懂礼数,叹道:“还是个孩子呢,这样小心!去叫他进来我问问。”

王夫人点了点头,琳琅跟她这么多年,对于琳琅的终身总要问个清楚明白。

鸳鸯听了,忙打发婆子去叫蒋玉菡,又叫外面丫头们回避。

屋里这些奶奶姑娘们听了,忙都进了碧纱橱,大小丫头也都跟着回避,只留几个老嬷嬷和未留头的小丫头服侍贾母和王夫人、宝玉母子,以及鸳鸯片刻不离贾母,没有回避,琳琅作为蒋玉菡的长姐,亦在。

蒋玉菡进来板板正正磕了头,规规矩矩,不敢乱看。

众人见他容貌超群,举止不俗,顿时一怔,别人犹可,唯有宝玉见了如同得了凤凰儿似的,暗道:“天底下竟有这样钟灵毓秀的人物!可恨这锦衣绫罗,俱包裹了我一段腐朽陈木,美酒佳肴,也不过填进了粪坑里!”

贾母最爱标致人,见了喜欢得不行,忙问叫什么,几岁了。

蒋玉菡惯会甜嘴蜜舌,并不怯场,一面回答,一面恭维道:“常听姐姐说,府上最是慈善人家,斋僧敬道,怜老惜贫,有个老神仙慈眉善目,还有个观世音普济众生,我原疑惑世间哪

第41章 041章:

这一番话如玉珠坠盘,端的动听,贾母听得心花怒放,王夫人脸上也微微露出笑容。

宝玉越发痴了,只觉得他谈吐有致,比叮咚山泉还悦耳。

贾母因问起琳琅婆家境况,王夫人也道:“不拘家境如何,总要人品好才行。”

蒋玉菡对王夫人感激了三分,道:“说来也是一门好亲。我这位姐夫是穷苦人出身,如今是西山大营里的正七品把总,为人刚直厚道,上山打猎下地种田都是一把好手,家里虽无父母,却有一个祖母,亦是极和蔼可亲的人,也有几十亩地,房子也是新盖的,衣食无缺。”

王夫人先念了一声佛,贾母笑道:“听着很好,你姐姐过去就是正七品的敕命了!我常说,咱们家虽是中等人家,可丫头们娇养得比寻常寒薄人家的小姐还尊重,描龙绣凤,吟诗作画,管家做事,都好,你姐姐也不是配不上这样的人家。”

蒋玉菡顿觉与有荣焉,忙道:“是老太太太太会调理人,水葱儿似的,家常和姐姐走出去,谁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