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零五章 恶意试探(2 / 2)

作品:《祸国帝姬

仁宗回答说:“近日,确有美女舞姬被招选进宫给朕献舞,现在便在宫中,朕很中意,你们便让朕留下她吧。”

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

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是仍旧对张公公吩咐道:“正三品一下的舞姬,每人各赠钱几百贯的银钱,马上送她们离宫。”即便是不舍得,仁宗也肯忍痛割爱。

仁宗还真有些舍不得,有些泪水连连。

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

仁宗却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王素点了点头,忽然感觉不对劲。

皇上说的是正三品以下的舞姬,每人各赠钱几百贯的银钱,马上送她们离宫。可是千寻却是尊一品的霓倾舞姬。

仁宗挥了挥手,便欲宣布退朝。

其他大臣暗恨王素笨拙,没有立竿见影,谏言到正地方。

待王素还要向仁宗进言,仁宗已经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说道:“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众臣见仁宗神情疲乏,又大病初愈。便领旨退了下去。

仁宗虽然算不上巧妙的躲过了大臣的此次谏言,但是指不定下次,矛头会再次指向千寻,而且以仁宗对千寻的宠爱,后宫的妃嫔也有很大的怨言。

以前从没有过舞姬会这样得到如此圣宠的,仁宗希望能够快些将千寻册封为妃嫔,这样便宠爱的名正言顺了,可是千寻却总是躲闪,仁宗经过此事,加封千寻为妃嫔的意愿更加的强烈了。

一日,千寻陪着仁宗在殿内批阅奏折,张公公前来奏报说道:“皇上,外面包拯,包大人有事求见。”

仁宗一猜包拯来便不会有什么好事,但是他是个大大的忠臣,于是对张公公说道:“宣他进来。”

“是,皇上。”张公公领旨退下。

千寻对仁宗说道:“皇上,千寻身份不便在此久待,这边退去。”说着待要告退。

虽然她很好奇,不知道包拯和现代电视剧中最著名的台湾拍摄金超群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还有符合现代理念用现代断案手法的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中的演员的扮相有没有什么不同。

千寻知道包大人太有名了,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在包公案问世之前,他最有名的不是如何断案,而是如何进谏。

仁宗对千寻说道:“没关系,你便在旁无碍。”不允千寻离去。

不多时千寻见一个长相很黑的老者走入殿中,千寻有些失望,因为千寻以为包拯会是个年轻身材魁梧的帅哥。可是却是个老头。

千寻还想看看他额头的月牙,电视剧里面演的都非常的特别好看,可是千寻细看之下,却是个像月牙一样的深深的疤痕。不禁大失所望。

听着包拯和仁宗的对话,千寻有些失望,他本以为包拯的矛头会指向自己,诸如魅惑君主、耽误朝政、祸国殃民一类。因为千寻这些日子,的确有些恃宠而骄的意味,常常闹腾的仁宗无心理会朝政。

但是包拯却是另有其事。

原来李贵妃的伯父李利佑当时任三司使。

后来包拯在朝堂上要拿掉三司使李利佑的职务,因为他资质平庸,不堪此任。这是包拯的理由。

仁宗也同意了,但是因为外戚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招受太多非议。

但是毕竟李利佑也没什么过错,而且又是李贵妃的伯父,总要给点面子,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他去当节度使。

宋代节度使和唐代有很大不同,没有什么实权,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一个官衔。是个虚职罢了。

可是令仁宗没想到我们的包大人依旧不同意,而且言辞依然很激烈。

今日来到此处,就是为此。千寻见仁宗这次真的有些生气了,走下龙座,到包拯面前对他说道:“岂欲论李李佑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

包大人完全不给面子,反驳说:“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

仁宗无法,只好纳谏,千寻有些啼笑皆非。包拯真是比电视剧里面演的还要嚣张,忠直。

千寻有有些感叹在仁宗朝,身为外戚,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事。朝野都盯着你,不让你升迁。

这位李利佑也是够倒霉的,没做过什么坏事,只是不是特别出色,但因为是宠妃外戚,就被谏官们视为眼中钉,左一个奸臣,右一个小人地骂。

还把天灾也说成是他惹的祸,是小人当道的天谴,实在令人有些哭笑不得。。ddb30680a691d157187ee1cf9e896《》yrightof晋江原创网

但是反过来说,仁宗朝能有如此直言不讳的忠臣也是幸事。千寻回过神来,自己这么还为仁宗的朝堂之事考虑来去了,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