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节(1 / 2)

作品:《股色股香

第三节

命运虽然神秘,王晓野想,但它得靠我自己活出来,是我创造的而且我一直在创造,从未停止我的命就是永远逃亡#豪亡就像地平线,奔向死,就是跨入生#蝴一生都对启程上路乐此不疲

儿时看电影时,他的心就常常飞到天边外后来他果然一直不停地走在通往向天边外的路上,现在他终于发现地球和生命都是圆的,天边外原来就在脚下,如同那生与死#蝴面对诺大的书架席地而坐,想想明天就要逃回当初逃出的中国,便陷入了一种对时间的咀嚼:童年、青春、故乡、外婆这些散发着霉味儿的词此刻变成了一幅幅泛黄的旧照片,在一种轻烟种袅袅升起怪不得人们称往事如烟

王晓野其实是个爱国者,可他偏偏从小就梦想出国。人们问他为何爱国还想着出国王晓野说:美国人就特爱国可美国正是由一群抛弃了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出国好理解,可漫游呢对于如今忙碌的人们,漫游显得虚幻、悠远、神秘,像古代的事儿。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否就是一幅心神漫游的画面漫游其实是孤独、凄迷的可王晓野天生就是个漫游者

他现在很难想像儿时最强烈的欲望就是漫游,但那时应该叫逃亡为什么要逃因为生命的本能那与生俱来的骚动还是因为压抑全方位的压抑还是因为希望,或者相反:因为绝望他从小最痛恨的东西之一是户籍制,就因为它禁止人漫游,不仅不让人身体漫游,更不让人的心漫游

火力发电厂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烟囱,是他儿时所见的最高建筑,也是他每天上学和放学时仰望的目标。文革期间,电厂的老厂长从烟囱上跳下来自杀了;打倒“四人帮”以后,一个造反派的头头也从烟囱上跳下来自杀了。与烟囱紧邻的是一个叫何田坪的村子,这儿离最近的小镇刘家场也有八里地,到镇子里去购物叫上街,北方人称赶集。对王晓野而言,上街就跟过年一样,因为可以逃出去看山那边的世界。他一直朦胧地感觉希望都在山外,更神秘的希望当然就在国外了多读了几本书以后,他甚至偏执地认为自己不逃走就会被憋死

大山对国企人的封闭有不同的效果:一种人就此打住,从此过上满足的日子。他们有个最令人信服的比较:日子甭管多苦,都比周围的农民要优越得多:吃商品粮,有工资和退休金,全是农民一辈子望穿双眼也得不到的东西中国农民就是这最底层的不折不扣的贱民。于是人们庆幸自己不是贱民,几代都在一个厂里上班、娶媳妇、分房子;另一种人则相反,好奇心和绝望感不断被激发,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又对农民的赤贫充满怜悯和同情,更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绝望

王晓野属于后一类,他总在想像山那边的样子可一旦翻越眼前这座,就必会对下一座山产生更大的好奇。不知中国的革命家多出自山沟是不是基于同样的原因王晓野听他爸用很重的山东味儿唱过一首革命歌曲,叫“山那边有好地方”,估计他的山是沂蒙山。厂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五花八门的乡音,湖北、湖南、四川、江浙的口音都有。奇妙的是,中国南方的官员以北方口音居多。这也是因为中国的一大特色:南下干部#蝴们都是参加革命较早的北方同志,故担任领导天经地义,王晓野他爸就属于此类。于是从地方到企业的领导人不是山东人就是山西人,不是东北人便是苏北人。一群阶级觉悟高但文化低的农民军人,在漫长的岁月里领导着人民建设新中国。

“文革”期间他爸爸被打倒,政治问题和作风问题一起清算,结果被下放到很远的洈水水电站监督劳改。那是个每年“7.16”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时人们才光顾的地方,因为水电站的水库是集体游泳的好常葫。为了找机会去看他爸,王晓野刻苦练习游泳,终于在八岁那年的选拔赛中被选中,跟大人们一起推着浮动标语和红旗,被高音喇叭里的革命歌曲鼓舞着,在烟波浩淼的水库里游了几公里。

王晓野这次不仅看到了半年不见的爸爸,一个无权无势但和蔼了许多的老头儿,而且看到了蓝色的“大海”。不知为什么这水库的水那么蓝王晓野被这蔚蓝弄得很激动,就想像大海一定就是这种颜色。那时的电影铁道卫士中有一句特务说的神秘台词:“海外来人了”海外对王晓野从此更显神秘。“大海”的蓝色触动了他出国的念头,因为他想外国都在海外

多年后,他爸在美国和他聊起了这段往事时才吃惊地发现,王晓野最初的出国冲动居然源自那次游泳时对大海的遐想那时正值文革的高峰阶段,而王晓野才八岁啊王晓野告诉他爸,若论个性,其实连他也更适合生活在美国,他甚至和他爸开玩笑说,“您如果参加的不是中国内战,而是美国内战就好了无论您在南军还是北军我都没意见。”他爸盯着他一言不发,沉思良久。

对他爸那一代革命者而言,斗争几乎就是生命的全部跟国民党斗,再跟美帝斗、苏修斗,没有斗争目标了反而不知所措但毛主席要他们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和谁斗呢反动阶级不是已经被消灭了吗他爸在美国住了三年后回国,就不再拿老一套来与王晓野论理了。但他有条底线是死守不放的毕竟,你让他否认了这一条,也就等于否认了自己的整个一生这太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