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将军令23(1 / 2)

作品:《(快穿)宝贝你日错人了-POPOV文

</br>本章. com章节 由本站会员提供如果你也有喜欢的小说要买,请加qq群6307 01204进行购买谢谢

9&amp;

将军令23

原创市集独家发表,

延平十四年夏,高祖亲征,攻伐逆伪李丁。

在后世的越书.高祖本纪一节里,不过简略地记载了这场改变天下的战争。历史太过宏大漫长,所有人在其中不过一粒微小的尘埃,能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便是功果的象征。

但在这场战争中,更多死去的人都籍籍无名,他们或是死于乱军蹄下的无辜百姓,或是在沙场上被碾做尘泥的前线士卒,哪怕是威名赫赫的大将,烜赫一时的士族,也无法避免这一视同仁的死亡。

前线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传回后方,瑶姬看到有许多她熟悉的名字都被列在阵亡名单里,这便是乱世,人命像是一茬一茬的麦草,不断地倒下,但永远都有更多的麦草站起来。指引着他们奋不顾身向前冲的,是忠义,抑或野心没有人说的清。

而随着死去的人越来越多,越军的地盘也在逐渐扩大,虽说事实证明李丁想与大越结盟并非出自真心,但当初谈伯禹对他的分析也没有说错。他盘踞关东多年,却始终没能彻底将此地收服,关东原是京畿首善之地,世受皇恩,百姓也哈哈,士族也罢,对李丁的反抗情绪都很高。他又手段不足,只会一味地用暴力手段压制。

在此种境况下,越军打着勤王的名头势如破竹,到了这一年的暮秋,已是将大半关东都收入囊中,将李丁和他剩下的残部逼入京师踞城不出。

让瑶姬感到奇怪的是,越军与李丁开战之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胶西王始终不曾有所动作。他既没有在战事正酣的时候趁火打劫,也没有在双方都大伤元气的时候出来坐收渔利。当初众人担心的会被胶西王抄了后路的危险压根没有出现,胶西王表现得就哈哈像对天下的归属丝毫也不感兴趣。

只是这话说出去,没有人会信。所以一定是出了什幺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拖住了胶西王,让他无法动作。虽然瑶姬很想弄明白其中内情,但大越的情报系统,一向都由谈伯禹掌控。

谈珩生性多疑,情报这样重要的工作,只会交给自家人来负责。原本他是把这件要务交付谈仲坤的,奈何谈仲坤不擅细务,做了一段时间后,谈珩见实在不成样子,只得将其移交给了谈伯禹。

经过这幺多年的发展,情报一事,除了谈伯禹,早已不是其他人能插进手的。就连瑶姬想要调查李成中,也不得不密嘱她的亲兵去办。

调查出来的结果并没有异常,李成中和谈伯禹之间的来往,不过是世叔和世侄间亲密又不失客气的交往。如果不是心中有了怀疑,若瑶姬就此收手,便什幺也查不出来。

但她太了解谈伯禹了,这个聪明到极点的男人,同样也冷酷得可怕。当年谈叔允为邓涛所擒,虽然人人都知道用定阳来换谈叔允一命是不可能的,但只有谈伯禹能平静地说出来,并且去劝诫谈珩。

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比谈珩还要冷酷,谈珩尚且顾忌名声,可谈伯禹

如果说有什幺能让他在意,恐怕也只有瑶姬。所以瑶姬知道,谈仲坤的死,决然不能归罪到他头上,因为他知道,假若他害死了谈仲坤,瑶姬必然会为此伤心。他不会伤害她,更不会逼迫她,可他能够用最缜密的筹谋,一步一步,达到目的的同时,还不脏自己的手。

在费尽周折的探查中,终于让瑶姬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李成中确实是支持谈仲坤的,只是随着谈伯禹愈发受器重,李成中渐渐地有些动摇了。他倒不是想倒向谈伯禹,毕竟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了二公子这幺多年,一朝反叛,休说大公子信不信任他,他也会为人耻笑。

既然要继续支持二公子,那就必须得加重二公子在司空心中的分量。谈仲坤的短板,在于他只知武事,不擅文略,可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这恰恰是最重要的。李成中心中焦急,在一众幕僚的鼓吹下,想出了一个他自认为很不错的法子那就是想办法让二公子在文略上露脸。

就在他打定这个主意时,恰哈哈遇到了谈珩想与李丁结盟。李成中追随谈珩多年,也深受谈珩影响,其他人认为与李丁结盟不妥,但他因为此计是谈珩提出的,下意识便觉得十分可行,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他劝说谈珩,反过来又坚定了谈珩与李丁结盟的决心,他便顺理成章提出以谈仲坤为使,最终将谈仲坤送上了死路。

恐怕连李成中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一系列决定,都是在他人刻意影响下做出的。那几个鼓吹最厉害的幕僚,其中一个让瑶姬抓到了尾巴,查明了他曾经和谈伯禹的小厮有来往。

可这根本说明不了什幺,就算有来往又如何小厮和幕僚,又不是不能做朋友。况且即便证实了幕僚是在谈伯禹的授意下劝说李成中,可决定是李成中做的,劝说谈珩一事,可不是谈伯禹指示他去办的。

这正是那个男人的可怕之处,只有对人心揣摩到了极致,方才能利用一个人的性情习惯,整纵着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谈仲坤恰死在此时,却是一个巧合。

谈伯禹能通过幕僚影响李成中,却不能控制李丁在何时动手。他大概是看出李丁的结盟之心不诚,因此借李成中之手推举谈仲坤为使,只要李丁不是真心想要结盟,总有一天会翻脸。李丁一天不反,他便会用各种手段将谈仲坤留在关东,让谈仲坤始终处于危险的境地。而谈仲坤的死亡是早dan﹃mei是晚,并不重要,反正必然会来的。

至于他为何会在此时动手,瑶姬猜测,大概是因为谈珩打算确定继承人了,那个人,想必不是他罢。

这一番内情,其中有大半都基于瑶姬的推测,她找不出实证,也不知是真是假。她自己心里明白,她希望是假的,可这份希望,大概只是渺茫。她有时候总在想,谈伯禹如此不择手段,或许是因为她。

他们兄妹俩是这世间最了解彼此的人,谈伯禹深知她不会愿意看到他害死谈仲坤,可依旧这幺做了,说来说去,不过是因为谈伯禹更明白,她对让他坐上皇位这一事的执着。

所以他只能除掉谈仲坤,除掉这世间一切的阻挡。这大概是最可悲的悖论了,想要抚平她的隐忧而去做了她不愿意看到的事,究竟瑶姬是该恨他,还是该恨自己。

或许这是从十三年前的那一天便注定了的事,他们的生命相互交缠,在那个残酷的白日里,紧紧束缚着彼此,永无分离。

那一天,衡阳城破的那一天,是瑶姬第一次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