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李国耀的野心(1 / 2)

作品:《抗日之铁血使命

听到麾下的这些军官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都没有太大的信心!</p>

李国耀当即制止了他们,说道:“都安静,先听我说!”</p>

接着李国耀从面前的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然后说道:“河北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地,这当然离不开河北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资源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这里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p>

“而且这里东与天津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察哈尔绥远交界,东北部与热河、辽宁接壤。”</p>

“最重要的是,河北地表地貌多样,光照充足,水利设施相对而言比较完善,是农业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战略物资比较充足的一个大省。面积不大的河北却有着华北地区最好的土地资源,养育了至少5000万人口,其粮食供应遍及包括京津地区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p>

“正因为如此,河北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中日争夺的焦点。很可惜在这场争夺战中,中国很早就败北了。”</p>

众人都知道李国耀说的是啥,其实很早之前中日两个就开始争夺河北地区了,甚至于还掀起了很多风波。</p>

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日本军部与关东军利用的不抵抗政策,着手全面实施分离华北,将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p>

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日本采取了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经济上加紧掠夺华北资源,在政治上制造分裂,策动华北五省即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发动所谓的“防共自治运动”,通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方式,达到占有华北的目的。</p>

早在1935年,日本人就利用天津日租界汉奸报《国权》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白逾桓相继被杀一事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妄图达到驱逐国民政府势力出华北的梦想。就胡、白被杀一事,日本指责此系所为,是排日行为,向国民政府北平分会施加压力。</p>

而与此同时,1935年5月15日,在热河南部活动的抗日义勇军孙永勤部受到日军的追击退入长城以南的“非武装区”,随后关东军越过长城,在与团警夹攻下消灭了这支抗日武装。</p>

日本指责中方破坏《塘沽协定》,由日本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隆于5月29日向政府提出交涉,这就是所谓“河北事件”。</p>

日本利用这一事件,在武力恫吓下,强迫政府接受日本提出各种要求。对于日军的无理要求,国民政府贯彻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所有条件概为应允。</p>

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侵占中国的政策不是一时的退让就能打消的,当局的一再退让和承诺并不致使日军满足。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榨取利益,逼迫国民政府退让,日本人逼使国民政府用文书形式答复,以便作为凭据。</p>

之后日本方面将一份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备忘录”送到北平军分会,要求中国方面照抄一份,并由何应钦签章后送交梅津美治郎。这就是所谓的《何梅协定》。</p>

根据《何梅协定》的一些列规定,取消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p>

同时日本人还要求国民政府划定停火线,承认日本人占领的合法性。中央军,中央在华北地区的派出机构,退出华北,宪兵三团退出北平,禁止蓝衣社在平津地区活动。惩罚宪兵三团长蒋孝先,蓝衣社骨干,郑介民,曾扩清,余乐醒,另外还有旅长赵登禹,师长佟麟阁。</p>

《何梅协定》的签订实际上已经在形式上国民政府放弃了河北的统治权,将诺大的一个大河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更是造就了殷汝耕等一大批无耻的汉奸。一时间整个河北是乌烟瘴气,日本人横行,百姓遭殃。</p>

为此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甚至于音乐家聂耳还因此谱写了传世名篇《义勇军进行曲》,十几年后这首曲子还成为了新中国的国歌。</p>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但河北省的种种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将成为中日争夺的主战场。</p>

“总座,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清楚,河北确实很重要,但是因为重要日军才会在这里布置重兵,我们想要和小鬼子争夺这里可不大容易啊!”吕战武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