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旧功臣(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司马炎即位以后,魏国旧臣基本都留了下来,继续为新朝效力,司马昭的一些部下都成了开国功臣。由于士族的支柱作用,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政治铁律,在司马炎这里却一点儿都不适用。当然,司马炎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多么喜欢这些老臣,而是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司马炎名义上是开国之君,可实际上他做皇帝所有的基础,都是他爸爸司马昭给打下的,最关键的是,司马炎晋王继承人的身份是在司马昭快要死的时候才确立的,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司马昭并没有刻意培养他,司马炎既没有出镇过地方,也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他也只能靠着何曾、贾充这些老臣的力保,才能继承司马昭的位置,等到司马昭死了,他才能登上皇帝宝座。然而,这样的皇帝,在士族大老们的心目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威望的,当然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亲信,所以,司马炎做了皇帝之后,当然更要团结和依靠这些士家大族,更要用厚重的封赏来回报他们。我给大家念一下西晋开国之初的中央级高官的名单和,通过这份名单,相信大伙儿对西晋政治的本质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西晋王朝第一届中央领导人名单:

皇帝:司马炎

太宰(皇帝师傅):司马孚(皇族成员

太傅(和太傅功能基本一样):郑冲(出身低微)

太保(和太傅功能基本一样):王祥(祖先王吉当过西汉的建议官,有近三百年历史)

司徒(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司马望(皇族成员)

太尉:何曾(祖先何熙在东汉时曾当过车骑将军,有近二百年历史)

司空(名义上的最高监察长官):荀顗(曾爷爷荀淑做过东汉时期的市长,有百年历史)

大司马:石苞(出身低微)

大将军:陈骞(爸爸陈矫做过曹魏帝国的司徒)

车骑将军:贾充(爸爸贾逵做过曹魏帝国的豫州刺史)

骠骑将军:王沈(爷爷王柔做过东汉王朝末年的匈奴中郎将,有百年历史)

中军将军(中央禁卫军司令):羊祜(祖上九代都做过部长级的高官,至少拥有二百多年历史,姑姑是辛宪英)

尚书令(国务院总理):裴秀(爷爷裴茂做过东汉王朝的尚书令,有百年历史)

中书监(皇帝办公室主任):荀勖(是荀顗的同族侄子)

最终结论,西晋第一届中央领导人共14名,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名门士族成员10名(包括皇族),曹魏帝国时期中央级官员后代2名,非士族色彩者仅2名。

通过实际的名单我们就能看出来了,司马炎刚刚登基时候的一品大臣们,全是在曹魏帝国时代就已经忠诚的加入司马家族的骨干成员,他们的爸爸甚至爷爷,几乎都是曹魏帝国的大臣。对于曹魏帝国来说,司马炎的这第一批顶级大臣,都是罪行累累的逆臣贼子,他们背叛了他们的先人曾经效忠的政权,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成为了曹魏帝国的掘墓人。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被司马炎封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设置官属。每次元会时,皇帝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皇帝则降阶相迎。等到就座后,皇帝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皇帝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皇帝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西晋王朝官员尤其是开国元勋的履历,就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西晋大臣,都是曹魏帝国官员的后代。郑冲、王沈、裴秀、贾充、荀勖以及现在还不是中央级官员的王浑这六个人,后来都成了西晋的一品高官,可是在曹爽时代,他们都当过曹爽的属官。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些人和曹爽的关系曾经都很密切,为什么司马家族却仍然能够信任他们,并且还把他们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呢?

曹魏帝国的核心阶层,就是士族,就是世代为官的家族。这些士族的家境十分优越,别管职位大小,只要他们愿意,就一直都有官做,又由于世代为官,所以在朝廷中的势力也特别的大,所以不论是曹魏帝国的哪一任皇帝,都要把他们的利益当做核心利益。曹爽上台以后,也要拉拢这些士族,把他们的子弟拉到自己手下,才能维持自己的势力,而且就是因为他不能真正尊重、团结这些士族,最后才被司马懿钻了空子,搞得全家被杀。

司马懿政变之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几乎所有高官都是由士族担任,而且很多知名士族的子弟都跟过曹爽,不用这些士族子弟,就会得罪这些士族,在当时三国仍然鼎立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他们跟过曹爽,把这些士族完全清洗掉,简直就是自取灭亡。所以,在把跟随过曹爽的士族子弟全部免掉以后,司马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他们复出,他就是要让这些士族们知道:和曹爽合作过不要紧,我司马懿是很大度的,和我继续合作,你们的利益我依然尊重、依然保持。所以,在司马懿杀死了那么多人以后,曹魏帝国才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大家仍然支持司马懿。

司马懿既然创造了一条和士族成功合作的道路,以后司马师、司马昭也只能继续这条道路,尽可能的拉拢曹魏帝国的士族,让他们出出力、帮帮忙,最起码不要捣乱。所以,他们最信任和倚重的班底,几乎全是、也只能是曹魏帝国士族出身的人,这样做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曹魏帝国的官场越来越僵化,而且这些士族集团为了维持自己的特权,极力排斥这个集团以外的人,结果,新鲜血液越来越难以输入,曹魏士族在事实上垄断了曹魏帝国的官场,曹魏帝国也很快就像东汉王朝中后期一样,越来越陈旧、腐朽、僵化,而西晋王朝几乎全盘继承了曹魏帝国的传统,所以这个王朝的政治环境,就可想而知了。

绝大多数西晋王朝的开国功臣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1、父亲、爷爷、甚至更早的祖先是高官;2、有文化、懂礼仪、大孝子;3、忠于司马家族。基本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汉武帝以来几百年的政治环境,和东汉末年混战以来残酷的现实环境。没文化、不懂礼仪、不孝顺,就会被人认为没有资格做官;父亲、爷爷不是高官,就很难进入高层;不忠于司马家族,就无法在司马炎称帝以后保持高官厚禄甚至一家老小的性命。

中国历史上曾经统一过当时中国的王朝,只有西晋的创始人们,不是什么英雄好汉、军事天才,他们几乎都是中规中矩的*和官场高手,没有什么过于辉煌的战绩,也没有什么指点江山的气魄,更别说有对曾经服务的曹魏帝国,和现在正在服务的西晋王朝有什么忠诚了。

虽然在情感上,我们总是会觉得这些顶级大臣们过于不地道,然而就像高堂隆临死前给曹睿写的信里说的那样:“上天并不特别钟爱某一个人”,虽然曹魏帝国的祖师爷曹操曾经左右中国局势长达三十多年,但他也只是给士族的正式登场打下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基础而已,现在存在的,只有西晋王朝的忠臣良将,曹魏帝国和它的大臣们,已经永远成为历史了。

除了司马孚被封为安平王外,司马炎封王一共有二十七个,而司马孚的儿子就有七个,孙子就有两个,加上司马孚本人,他们这一大家子就有十个人被封王。要知道,按照司马家族宗室的比例来说,司马防一共有八个儿子,可是到了封王的时候,司马懿一支也只有九人被封王,硬是比不过司马孚这支,可见司马孚一大家子在西晋王朝里有多大势力,也可以看出他们在西晋王朝里有多重要。

等到元旦开庆祝大会的时候,司马炎还特别发了一道诏书,让司马孚坐小车一直到金銮殿上,然后司马炎就在大殿的门口迎接,等司马孚下车以后,还要亲自给他祝酒。这种礼节,显然不是把司马孚看成是大臣,而是把他当做家里的长辈。司马炎每次给司马孚行礼,司马孚都要立刻跪下来阻止,直到这个时候,他都不敢因为官位高、资格老耍大牌。

司马孚虽然这么受到超出规格的礼遇,但是他常常闷闷不乐。在他认为,司马家族用这种方式得来的天下非常不稳固,他害怕有朝一日这个天下又会被人以相同的方式取代,司马家族的下场可能比曹家还要惨,然而时代的潮流滚滚向前,谁也不会在意这个老人的想法。公元271年,对曹魏帝国仍然深深怀念的司马孚寿终正寝,享年93岁。临死前,他对家人们说:“曹魏帝国坚贞不移的河内温县人司马孚,字叔达,不如古代的辅政大臣伊尹、周公;不如坚贞不二的大臣伯夷、柳下惠,但是做人做事,始终如一,应该用不上漆的单板棺材,用平时穿的衣服给我下葬。”

司马孚虽然这么说,但由于他是这么的尊贵,谁都不敢把他这么简单的就埋了。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位叔爷爷的怀念和尊敬,司马炎特地在皇宫里的正厅太极殿为他举行了三天的葬礼,两次去灵堂吊孝。除了极度的礼遇之外,司马炎还特别赏赐了装尸体用的特级陶瓷——温明秘器一套,朝服一套、衣服一套、绢和布各五百匹(约四千五百米)、铜钱一百万、粮食一千斛(约一吨半)。但是,司马孚的家人们按照父亲的遗言,凡是赏赐的东西一件儿也没用。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司马孚去世,等到司马孚下葬,司马炎亲自去为他送行。再司马孚的棺材周围,有一百人的禁卫军士兵护卫,各种大仙儿、巫婆、神棍、吹拉弹唱的,加起来足足有两千多人。就这样,司马孚以最高规格,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从此以后,司马防的儿子们,七十多年前被人称道的“司马八达”,彻底成为历史了。

以今天的视角看起来,司马孚对曹魏帝国表现出来的忠诚,好像很有些虚伪的味道。但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里,在儒家忠君思想曾经那么被人提倡的情况下,司马孚的这种表现,绝对不是一个装字就能概括了的。

司马孚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一个最经典的人物,他活了九十多岁,亲眼目睹了曹魏帝国从创业、建立、衰落到灭亡的整个过程,也亲自经历了社会思潮从儒家思想崩溃、法家霸权思想崩溃到玄学思想鼎盛的全过程,而且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有他的参与,他就像一部活的汉末三国史,承载了好几个时代的印记。

司马孚受到过极为完整、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君爱国、忠孝仁义,然而,伴随着东汉王朝和儒家道德的双重崩溃,司马孚稚嫩的信念也全盘崩溃了。满怀着儒家思想的他,却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军阀混战时代的阴谋诡计、刀锋战火,是怎么战胜了礼仪廉耻,然后再看着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根本不是儒学名士的军阀分别建国。等到曹魏帝国建立,好不容易有了个大致和平的时代,到了年过半百的时候,却又不得不运用诡诈机谋,亲自参加政变,然后违背儒学最基本的忠君思想,成为了依靠篡权夺位才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的第一元老。如果说很多人只是经历了一个时代的阵痛,那么司马孚一个人,却经历了汉末三国、魏晋交接的两次剧变,等到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让他快要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