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乱(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司马昭大怒:“让邓艾来见我!”

灭蜀第二年正月,司马昭以皇帝曹奂的名义下诏,命令钟会马上赶到成都逮捕邓艾。而钟会却另有打算,他知道监军卫瓘手下没有多少人,就叫卫瓘去逮捕邓艾,打算逼邓艾发火杀掉卫瓘,坐实邓艾的谋反罪名,然后自己率领占绝对优势的大军,一举做掉邓艾。这样,监军也死了,邓艾也死了,自己在四川就再也没有任何牵制了。

卫瓘终于弄清楚了钟会的真面目,原来他是想借刀杀人,把自己和邓艾都害死。但是如果不去,钟会必然要收拾到自己头上。卫瓘也不是盖的,知道推不掉,就带着很少的人,一路快马加鞭,乘着晚上大家都快睡觉的时候赶到成都。卫瓘叫人通知邓艾所属的所有将领,对他们说:“我这次来是执行皇帝的命令,只逮捕邓艾一个人,和其他任何人都没牵连。大家在天亮之前到,来我这里集合,来的保你什么事都没有,不来的就灭你们全家。”这里卫瓘也使了个心眼,他怕邓艾知道以后发飙,就没有告诉邓艾司令部的人,在其他将领们在天亮前集合以后,立刻坐着钦差专车,直接进入邓艾的住处,把还睡在屋里没起床的邓艾、邓忠父子就地逮捕,押进囚车就带回了自己的营帐。

邓艾部将一看自己的邓将军劳苦功高,居然还要被逮捕,又气愤又不平,抄起家伙就去找卫瓘算账,想把邓艾再抢回来。卫瓘一看这种情况,知道不能硬来,就去营帐门口迎接各位将领,告诉他们,自己也很为邓艾鸣不平,正在给皇帝写信为邓艾伸冤,证明邓艾绝没有谋反,同时警告将领们不要蛮干,要相信朝廷一定会公正处事。将领们一看卫瓘说的有板有眼,也就相信了卫瓘是个厚道人,带着各自的兵散了。

正月15日,钟会到达成都,看到完好无损的卫瓘,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心想卫瓘这兄弟还真有两下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不过,既然邓艾已经被逮捕,近二十万人的军队,仍然按照预想的那样,掌握在了钟会一个人的手中。

邓艾被捕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居然到这种地步,白起的境遇,于今又重现了。”

钟会说:“司马昭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族出身,我钟会凭什么就要听你的呢?”再也没有任何牵制的钟会,终于决心叛变,并和姜维制定出了独立方案:1.由姜维率领5万人当先锋,从秦岭山路突袭长安,自己同时率领主力北进;2.占领长安后,骑兵走陆路、步兵从渭河坐船进入黄河,5天之后,在河南孟津会师;3.一举攻下首都洛阳,推翻司马昭,平定天下。

然而钟会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自己一统天下的漫漫征途上,他的老上司司马昭会怎么应对呢?

司马昭早就意识到钟会有不可因素,在邓艾被抓后,钟会赶赴成都时候,司马昭立即下令;“贾充你速带兵马进入秦岭。”司马昭自己也带着皇帝曹奂,领兵进驻长安。在司马昭出兵之前,邵悌又找到司马昭说:“钟会手下的部队比邓艾多出五六倍,只要让他逮捕邓艾就行了,您何必亲自出征呢?”司马昭说:“你以前不是劝我提防钟会吗?怎么又劝我不要出征了呢?虽然这样,我还是一片诚心待人,认为别人也不会辜负我,怎么能先怀疑别人呢?我派贾充走的时候,贾充问我是不是有点儿怀疑钟会?我就告诉他,现在我派你出征,是不是也怀疑你呢?他不能回答我,等我到了长安,自会妥善处理。”

在成都做着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的钟会,收到了司马昭的亲笔信。司马昭在信里十分和蔼的说:“怕邓艾违抗逮捕,特别派贾充带着一万人进入秦岭驻防汉中,自己也亲率主力部队十万人,驻扎在长安来声援钟会……”末了,司马昭还满怀思念的告诉钟会,希望尽快见到他这个老朋友。

钟会现在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着一个最关键的分岔口。我个人认为,司马昭的来信,可以说是又有警告又有安抚,因为现在钟会并没有真正发动叛乱,除了姜维等极少数人,也没有人知道他将要发动叛乱,最关键的是,司马昭也并不肯定钟会一定会发动叛乱,而且从他一直重用钟会这么多年可以看出,他对钟会的信任可是大大多于怀疑,如果当初就怀疑钟会会叛乱,傻子才会把他放出去统领军队。钟会只要乖乖的回到司马昭身边,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反而会被当做功臣更加宠信。

荀勖对司马昭说:“钟会虽然受了您的恩惠,但此人不能看作是得恩而思义的人,应该早作戒备。”司马昭立即出镇长安,。主簿郭奕、参军王深认为荀勖是钟会的从外甥,幼年在舅家长大,劝司马昭将荀勖贬出去。司马昭不听,并且使荀勖与自己同车陪坐,像原来一样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