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曹魏兖州刺史州泰作为右翼率军与朱异交战,钟会使出放牛马冲阵的方法吴国士兵,导致大乱,与石苞一同率军伏击,获得胜利。

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孙綝亲率大军进屯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丁奉、黎斐等人的五万军队攻打曹魏。当时朱异屯于黎浆,遣将军任度、张震等募勇敢六千人,在屯西六里处搭建浮桥夜渡淮河,准备修筑半月形的营垒。曹魏监军石苞及州泰发现后将吴军击破。朱异又制造攻城武器车箱围逼五木城,再次大败而归。与此同时魏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从小路奇袭吴军屯放辎重所在地都陆,焚毁了朱异军队全部的军备粮草。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此时,跟随朱异军中征战的柴桑督、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朱异于是说道:“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遂坚持前往。孙綝见到朱异后,马上让力士将其从座位上抓起来。朱异道:“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但孙綝还是下令处死了朱异,而改派弟弟孙恩虚张声势前往救援,自己则退回建业。

司马昭说:“朱异不能到达寿春,不是他自己的罪过,而吴人杀了他,只不过是向据守寿春的诸葛诞道歉,坚定他的意志,使他还指望救兵的到来。如不这样,诸葛诞就会突围,拼命于一旦。或者认为我大军不能持久,他们就会节省粮食,坚持下去,等待其他变故发生。预料吴贼的出路,不会超出以上三种选择。如今我们应当采取多种行动,扰乱他们的视听,防备他们窜逃,这是取胜之计。”

而诸葛诞这里,因为被包围的水泄不通,所以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消息,还在傻呵呵的等着东吴帝国的援军。司马昭为了让诸葛诞继续安心守城而不突围说:“派人散步谣言,说魏军已经粮草不足,而东吴援军马上就要到达。”因而命令军队完成包围圈,遣送一些老弱残兵到淮北就地取食,前线士兵每人发给三升大豆。文钦听说这种情况,果然十分高兴。司马昭更让士兵装作饥饿瘦弱的样子给淮南军看,又放出很多间谍到淮南军,扬言吴国救兵就要来到。

诸葛诞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对粮食消耗不再限制,不久,供寿春城内近20万军队挥霍的粮食终于告急,石苞、王基都请求进攻,司马昭说:“诸葛诞图谋叛逆,并非一朝一夕,屯聚粮食,完善城池守具,自认为足以占据淮南。文钦与诸葛诞同恶相济,必不会随便突围出走。今若紧急攻城,必然损伤我方兵力。如外面援军突然到来,内外受敌,那是很危险的做法。如今三个叛贼同在一个孤城之中,天意或许会让他们同时灭亡。我们应从长远计议,制服他们,只须三面包围,坚守阵地。若贼救兵从陆路来,军粮必少,我们用游兵轻骑断绝其粮草运输,救兵可不战而破。外贼已破,文钦等必然束手就擒了。”而诸葛诞也得到了东吴援军已经撤退的消息。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救援无望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寿春城的每一个角落,再不想办法突围,这里就会变成诸葛诞近二十万大军的坟墓。诸葛诞见围城很紧,但大笑起来:“因为寿春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是固不攻而自败也。”但是诸葛诞失策了,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等到城破,魏军进入寿春,当天就下了一场暴雨,把城外魏军的大营都给淹了。

诸葛诞的心腹蒋班、焦彝(咦)跑去苦劝诸葛诞:“东吴主力一仗没打就调头撤退,根本不能再指望,应该趁现在士气还很高涨,一鼓作气进行全军突围,兴许还能派出去一部分人,否则都会被活活饿死。”可是,以文钦为代表的东吴援军,坚持认为:“东吴不会扔下不管,而且司马昭离开中央太久,大后方一定会发生变化。”劝诸葛诞再坚持坚持。

诸葛诞一琢磨自己还有这么多部队,一旦冲去城去就再难集结起来,到时候人单势孤,谁也不会待见自己,所以同意了文钦的意见,而且对力主突围的蒋班、焦彝开始深深戒备,最后干脆想杀掉他们来断绝其他人突围的想法。蒋班、焦彝毕竟在寿春城混了这么长时间,到处都有熟人相好,很快就知道了诸葛诞想拿他们祭旗。两个人一合计,他不仁,咱不义,劝他活命还要被杀,凭什么这么傻呢?11月的一天晚上,诸葛诞的心腹大将蒋班、焦彝从寿春城墙上悄悄溜出,投靠了城外的军队,将诸葛诞各种军事机密一点儿不拉的告诉了司马昭。

而没过几天,寿春城内的东吴援军也出现了重大问题。蒋班、焦彝出城投降以后,东吴援军逐渐成为主力作战部队,因为东吴官兵的亲人们都在东吴,所以他们没有什么退路,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他们必须打赢这场仗,才能回到家乡。而跟随文钦进入寿春的军队,最主要的就是以全怿、全端堂兄弟为首的全家军,可是这支部队,也因为司马昭的计谋,出现了重大问题:

全怿的两个侄子全辉、全仪,因为家庭矛盾,干脆带着他们的老娘和私人部队几十家人,一起投奔了曹魏帝国。钟会想到的计策说:“秘密作书,派遣全仪、全辉的家人去给全怿报信,说吴主因为全怿等不能拿下寿春而暴怒,想要尽杀他的家人,所以逃到北方。”司马昭同意了。

钟会便模仿他们的字迹,书信给了全怿。

全怿见是自己侄子的笔迹,所以一点儿也不怀疑信的内容,一琢磨反正家里人也活不成了,这么卖命还有什么意义,干脆在12月的一天,打开自己负责守卫的城门,带着全家军几千亲兵,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对于全家军的投降非常欢迎,任命全怿当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其他人也都各有封赏。

但此时,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邓艾(时为安西将军)和征西将军司马望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邓艾、司马望率军近水筑寨。蜀军多次挑战,邓艾、司马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就这样,寿春城内的士兵和百姓们,在精神极度恐慌和粮食极度匮乏的状态下,度过了公元258年的元旦佳节。

寿春城内,文钦在和诸葛诞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文钦说:“蒋班、焦彝一开始劝我们突围,我们没有听他们的,现在全家军又出城投降,情况确实已经相当不妙。然而越是这样,司马昭就越松懈,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集结全力突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诸葛诞也深表同意,于是命令大军从面对东吴帝国方向的南门出城,对司马昭阵地发动猛烈攻击。

战况在霎那间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司马昭和诸葛诞的将士们同时在经受着自战争以来最大的考验。

一连四五天,诸葛诞的军队就像蝗虫一样,接连不断的涌出南门,不分白天和黑夜。而司马昭的士兵也像蝗虫一样,接连不断的支援南门阵地。

司马昭下令:“士兵在南门建立起高墙壁垒,在上面架上炮车,上面装上大石块和火箭,只要诸葛诞一攻击,就马上发射。”

石块和火箭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遍地都是死尸和伤员,连防御进攻的战壕里都塞满了尸体,护城河里流的水都被染成了红色。然而诸葛诞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突围成功,司马昭耗掉了能堆成一座山的石块和成捆成捆的弓箭,硬是把诸葛诞又给堵了回去。

城里现在真正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原本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因为之前毫无限制的损耗,已经所剩无几。百姓和士兵们吃不饱,只好陆陆续续逃出城去,前前后后已经有数万人。面对这种困境,文钦又给诸葛诞出了个主意:“就是把寿春城内的魏国人全部赶出城去,只留下自己带来的东吴军队守城,这样不是就把粮食省下来了吗?”

看着在自己面前吐沫星子满天飞的文钦,诸葛诞的脸色逐渐发青。就是这个人骂:“当初兵精粮足的时候劝我不突围,结果弄的众叛亲离,现在又劝我把手下都赶出去,只留下东吴人。我手下都出城去了,我这个将军还混个屁啊!”

当初文钦在魏国的时候,本来和诸葛诞的关系就十分恶劣,这次被派来支援诸葛诞,本来因为大敌当前,才被迫合作。可是文钦给诸葛诞每次出的主意没有一次灵验,反而让诸葛诞不断受到巨大损失,新仇旧恨一起发作,让精神高度紧张的诸葛诞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在寿春城墙突出的小城上,文钦像超人一样勇猛的儿子文鸯和弟弟文虎,正在专心守城,突然得到一个噩耗:爸爸文钦到诸葛诞那里参加会议,结果就在会议室里被杀。虽然知道爸爸和诸葛诞有些不和,但文鸯文虎还是感到难以接受,老爸英勇一世,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友军的刀下。又悲又恨的文鸯、文虎,抄起家伙,叫上手下就要找诸葛诞复仇,可是没人敢跟着一起去送死。万般无奈,文鸯干脆领着文虎,立刻打开城门,骑着马就出城去了。

知道直接害死大哥司马师的文鸯来投奔,司马昭陷入了深思之中,钟会说:“还是杀了他吧。”司马昭却说:“文钦罪不可赦,他的儿子当然也应该死。但是如今他们走投无路来投降,如果杀了他们,就会断了寿春守军投降的念想,我们攻城就更困难。”于是,文鸯、文虎不仅被无罪赦免,还都被封为将军、关内侯。

司马昭说:“投降我可以,但是我要你们动摇一下寿春城里其他人守城的决心向城内大声喊文钦的儿子投降都没事,你们还怕什么?这句话你们愿意做吗?”兄弟两个同意了,便绕着城喊。

城里饿的前心贴后背的人们一看这种情况,又高兴又羡慕。不久,司马昭亲自到寿春城下去巡视,看到城头上的士兵光拿着弓箭比划,却不朝自己射击,心里不禁一阵狂喜,对旁边的人说:“寿春可以攻下了!”

公元258年2月20日,司马昭命令围城各路大军对寿春发动总攻,在震天的战鼓声和喊杀声中,司马昭的士兵从四面八方登上城墙,杀进城中。

诸葛诞不甘心,他在心里一万遍的诅咒该死的司马昭、该死的东吴援军,还有那该死的文钦。二十万大军,就这样分崩离析,然而不甘心也没办法,尽管心里痛苦万分,还是逃命要紧。诸葛诞骑上马,带着几个亲信逃到小城,想从偏门里出去,结果正好被胡奋军队攻进城的士兵发现,一刀结果了性命。和毌丘俭一样,这位曾经伟曹魏帝国驰骋多年的猛将,也一样落的这么惨的下场。不过还好,诸葛诞不是一个孤零零的死去,因为有几百个忠于他的士兵,在被俘以后也坚决不肯投降,行刑队每杀一个,就问下一个肯不肯投降,结果到了最后,也没有一个服软。

然而,身体是肉的,大刀是铁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跟着诸葛诞一同殉葬。绝大多数的东吴将士,都主动向司马昭军队投降,各种武器像小山一样堆在地上。

进入寿春城的司马昭,看着不到10年而连续三次被战争洗劫的寿春城,不禁感慨万千。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次叛乱的大本营,都设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每一次司马家族讨伐反对者胜利之后,寿春城都会遭受一次大屠杀,从司马懿,到司马师,而现在轮到自己决定,该对这些叛乱的人如何处置了。

有人向司马昭建议,淮南不断发生叛变,形势依然很危险,而东吴降兵的家属仍然在东吴,恐怕不会诚心归顺,应该把他们都杀掉以绝后患。司马昭说:“古人用兵作战,从不消灭敌人的国家,而只是把领头的除掉而已,东吴降兵即使逃走,也足以显示我们的胸怀。”结果,投降的东吴士兵一个人都没有被杀,全部被安置在首都洛阳附近;对于投降过来的东吴将军,司马昭也分别给予封号;而凡是跟随诸葛诞叛乱的淮河军团将士,一律被赦免;对于被诸葛诞杀死的文钦,司马昭允许已经被封官加爵的文鸯、文虎给他收尸,然后由司马昭赠送一辆牛车,拉回老家谯县(安徽毫县)的祖坟入土为安。总之一句话,宽大宽大再宽大。文鸯之后出仕晋朝。

至此,淮河军区的第三次叛乱,也彻底平息,司马昭所施展出来的各种手腕,让曹魏帝国、甚至是敌国的士兵、百姓们,都深深折服。从此以后,淮河军区、乃至整个曹魏帝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反对司马家族的叛乱。通过这次战争,以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家族,赢得了整个曹魏帝国将领们的一致敬畏和效忠,英雄辈出的中国大地,正在迎来司马家族称霸的新时代。

吴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都率部下投降,司马昭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司马昭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出大魏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四月,回到京师,魏帝把丘头改为武丘,以彰显武功。

陈泰在回京后升任司空,为三公之一,食邑二千六百户。并赐子弟一人为亭侯,二人为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