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间冷暖(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公元236(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前往湔县登临观阪,观看汶水水流,看着这川流不息的水流,刘禅感叹道:“好久没有看到这美丽的景象了。”(可见诸葛亮对其的严格管制)随后又去查看都江堰,这个秦朝李冰的名垂千古的水利工程,刘禅想到自诸葛亮亲政以来,自己便没有自由,想到更多的是先帝,自己的父亲的功绩,还有先父一辈的恢复汉室,歌进长安的梦想,一直想给世人的仁义之世,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刘禅自己都不迷茫。

青龙四年(公元236年)十二月癸巳,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嗣任。曹叡追思陈群之功德,于是分给陈群户邑,并封一子列侯。陈群前后数次,密陈朝廷得失,每次上奏都封隐其事,辄毁草拟文件,时人及其子弟均不能知其所奏。有人讥议陈群居位拱默,正始中诏撰群臣上书,以为名臣奏议,朝士乃见陈群谏事,皆甚叹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陈群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陈寿:“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魏世事统台阁,重内轻外,故八座尚书,即古六卿之任也。陈、徐、卫、卢,久居斯位,矫、宣刚断骨鲠,臻、毓规鉴清理,咸不忝厥职云。”“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魏青龙四年、吴嘉公元236年(嘉禾五年)三月(《建康实录》作七月),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他遗令丧事从简,入棺材都没有更换衣服。孙权身着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文侯,以太牢礼仪祭祀(《建康实录》作文成侯)。张昭长子张承已因功封都乡侯,由次子张休世袭娄侯爵位禾五年(236)七月,高句丽位宫斩吴使胡卫,将首及送至魏幽州。

对于张昭的感情,孙权自己的内心也是很矛盾的,作为父兄那辈的老臣,兄长孙策托孤的顾命大臣,为江东基业奋斗了大半辈子,江东内政的稳定张昭这位老臣功不可没,赤壁之战带头投降的是他,拥护孙权称帝的也是他,张昭作为自己的父辈的身份一直来劝导自己,来告诫自己,自己也是一直与老臣闹矛盾,老臣死了,再也没有能训斥自己了。自己难免有些失落。

张昭的一生外表持重,有使人震惊的气势。孙权常常说:“我和张公谈话,不敢随便乱说。”举国都很敬畏他。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在孙权初即位、四方叛乱迭起之时,张昭与江东诸将尽力辅佐孙权,使得局势趋于安定。在吴夫人担忧孙权年幼,江东不稳时,董袭就说过:“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张昭在政治、礼节上墨守成规,战略眼光相对也比较短浅;但他的人格高尚,多次直言以谏、坚持真理,在劝谏孙权向公孙渊派使者时,便与其反复争辩。

张昭精通儒学,晚年在家无事即为《左传》及《论语》做注。孙权希望太子孙登熟读《汉书》,也命其子张休先向张昭学习,再回宫转授孙登。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却说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张昭长子张承,字仲嗣。官至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死后谥定侯。次子张休,字叔嗣。官至扬武将军,袭父张昭爵娄侯。侄子张奋,官至半州都督,封乐乡亭侯。孙子张震,诸葛恪外甥。袭父张承爵都乡侯。后与诸葛恪一同被诛,夷灭三族。孙女一个嫁给孙权之子孙和,另外一个嫁给陆逊次子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