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锋(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蜀建兴八年、魏太和四年(230),诸葛亮令魏延西入羌中(今不详)。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今地不详),魏延大破之。魏太和四年(230)四月,魏太傅钟繇卒,年八十一岁,整理荀攸的兵法未完便去世,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谥号成。公元243年(正始四年),钟繇得以配享曹操庭庙。钟繇好学多才,为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吸取各家之长,如曹喜的篆隶、刘德升的行书,蔡邕的八分书等,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尤精于隶书和真书。钟繇的书法影响深远,在后代倍受推崇,在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真书,古雅有余,刚柔兼备,备尽法度,幽深无际;史称其“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为正书之祖”。与晋王羲之等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等。一说隶书《上尊号碑》为钟繇所书,是其仅存的传世作品。曹叡评价说:“太傅功高德茂,位为师保,论行赐谥,常先依此,兼叙廷尉于、张之德耳。”陈寿评价其:“钟繇开达理干,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同年魏国吴质、吴国张温去世,留有至蜀诣阙拜章》、《自理》等。

诸葛亮同族诸葛诞为魏尚书与中书令邓飏、散骑常侍夏侯玄等相善,结为党友,互相题表:以玄等四人为四聪,诞等八人为八达,其余还有三豫等,凡十五人。魏帝曹睿恶之,于魏太和四年(230)二月,以构长浮华,皆免官。

蜀建兴九年、魏太和五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军攻魏,围祁山(今甘肃西和北祁山堡)。曹真病重不久去世,谥曰元侯。长子曹爽继承爵位。魏明帝追思曹真之功,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

曹真年轻时与同宗曹遵、同乡朱赞一同仕于曹操。曹遵、朱赞早亡,曹真同情他们,上表将自己的食邑分封给他们的儿子,得到准许。曹真每次征伐,都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军费不足,就用自己家的钱财赏赐,所以士兵都愿为他效力。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七月,魏帝曹芳下诏在太祖曹操的宗庙祭祀已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郃、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等二十位对魏朝功勋卓著的大臣。

这次为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重,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行军得知诸葛亮已经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蜀军,非常头疼。张郃说:“将军勿忧,牵招将军已经奉命牵制了。”

“是吗?那形势看来有好转。”司马懿说。牵招以为,诸葛亮数犯中原,而轲比能猾狡,应提防双方联合。时众人以为两者相距甚远,不必忧虑。其后,诸葛亮又出祁山,果然与轲比能串通,兵屯石城,遥相呼应。果然魏帝诏书抵达,立即出击。

公元230年(蜀后主建兴八年),费祎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对方,每次并坐皆争论,魏延常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杨仪则泣涕横集。费祎常介入二人坐间,为他们谏喻分别,以释其意,因此诸葛亮在世之时,可以各尽魏延、杨仪之所用者,全赖费祎从中匡救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