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归天(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公元224年(黄初五年),夏侯尚改封昌陵乡侯。夏侯尚有个爱妾,其对她的宠爱程度超过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绞杀了这个爱妾。夏侯尚很是悲伤,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爱妾后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曹丕听说后发怒,说道:“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有道理的。”但仍以夏侯尚是旧臣,对他恩宠不减。公元225年(黄初六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阳,曹丕曾多次亲自去看他,握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四月,夏侯尚病逝,谥曰悼侯。儿子夏侯玄继嗣,又赐夏侯尚侄子夏侯奉关内侯,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夏侯尚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夏侯尚与曹丕早年交好,深为曹丕所爱,甚至在尚担任征南大将军时赐其“作威作福,杀人活人”之权,但之后因蒋济以为恩宠过度而被劝止。杜袭早年即鄙视夏侯尚,称尚“非有益之友”,然曹丕不以为意。后来夏侯尚因爱妾被杀借精神恍惚,曹丕才觉得杜袭看不起夏侯尚并非没道理。

吴黄武五年(226)正月,孙权因战事日久,致百姓离农,父子夫妇,多有离散,令“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上表令诸将增广田亩,孙权认为甚善,表示要亲自受田,改驾车之八牛为四耦牛,以“与众均等其劳也。”或以此为吴屯田为始。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正月,骠骑将军曹洪舍客犯法,曹洪本人下狱当死。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少时曾对其有所求借而不获,因此意常恨曹洪,欲借此事将曹洪处死。群臣并救皆不能得。卞太后便对郭女王说:“如果曹洪今日身死,我明日便敕令皇帝废去皇后了。”于是郭女王向曹丕泣涕屡请其命,遂使曹洪免官削爵土代替死罪。

魏帝曹丕郭皇后无子,曹丕使黄为平原王睿养母。曹睿事郭后甚谨,后亦爱之。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正月壬子,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攻吴还,屯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界。太守孙邕见曹丕,出见鲍勋。时营垒未成,仅立有标志,邕邪行,未走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罪之,勋以堑垒未成,劝止不举报。曹丕闻之,诏:“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引法而论:“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曹丕大怒,说:“勋无活分,而你等欲纵之!收三官以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太尉钟繇、*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曹操),求请鲍勋罪,丕不许。高柔固执不从诏命,丕怒甚,召柔至尚书台,遣使者至廷尉杀勋。勋死,乃遣归高柔。五月丙辰(6月28日)曹丕病重,诏令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自归其家。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就这样做为曹操的继任者,又与自己父亲理想道路的魏文帝曹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山阳公夫妇早已不计前嫌,想要为其医治,但曹丕害怕山阳公夫妇借机报复害死自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七年,虽然不出彩,但还是兢兢业业做了很多事的。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两项新政:

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于黄初元年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登基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预作《终制》。曹丕重视文教。黄初二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黄初五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与诸胡:曹丕在担任魏王时,令苏则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称帝之后,命曹真督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因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于是曹丕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田豫、牵招、梁习等将领在北疆表现出彩,多次击败鲜卑。

与蜀汉:曹丕在延康元年命夏侯尚、徐晃招降孟达,大破刘封,收复上庸三郡。

与孙吴:孙权曾向魏称臣,接受吴王封号。经过多次斡旋,魏吴最终走向敌对,曹丕三次亲征东吴,均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总体来说,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1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2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3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教训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魏黄初七年(226)五月十七日,曹睿即魏皇帝位,是为魏明帝。改明年(227)为太和元年。

公元226年(黄武五年),交阯太守士燮去世,孙权以士燮的儿子士徽为安远将军,兼任九真太守,以校尉陈时接代士燮。吕岱上表分析南海三郡设置交州,以将军戴良为刺史,海东四郡另置广州,吕岱自任为刺史。孙权派遣戴良与陈时南往,而士徽不服从命令,发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吕岱于是上疏请求征讨士徽抗命之罪,督领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进军。有人对吕岱说:“士徽凭借几代的恩宠,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轻视他。”

吕岱说:“如今士徽虽说心怀反计,但未曾料到我会猝然杀到,如果我军轻装悄然疾进,攻其无备,一定能打败他。如果我军滞留不疾速挺进,使他产生疑心,固城坚守,七郡百蛮,到时云集响应,即使有智谋之人,又有谁能图谋他们?”于是进军,过合浦时,与戴良合兵共进。士徽听说吕岱前来,果然大为惊惧,不知如何是好,当即率领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吕岱。吕岱将他们全部斩首,并送首级至京城。士徽大将甘醴、桓治等率领官吏百姓攻打吕岱,吕岱奋击将他们打得大败,晋封为番禺侯。于是取消广州,仍恢复交州如前。吕岱平定交州后,又进军讨伐九真,斩首与俘获贼兵数以万计。又派遣从事南往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教化,招引境外扶南、林邑、堂明诸国王,各自派使者前来进贡。孙权嘉赏吕岱的功绩,晋升他为镇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