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风波(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邓芝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于汉末时入蜀定居,但无人了解起用他。当时益州从事张裕善于相面,邓芝请他给自己相面,张裕对邓芝说:“你年过七十,会位至大将,并封侯。”邓芝得知巴西太守庞羲好结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入主益州,邓芝任郫(pi)城府邸阁督。一日,刘备经过郫城,和邓芝交谈后,感到十分惊奇,擢升他为郫令,后升迁为广汉太守。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于是入朝为尚书。邓芝被诸葛亮出使吴国,孙权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见邓芝,邓芝便自己上表求见孙权道:“臣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只是为了蜀汉。”孙权于是接见他,对邓芝说:“我原本诚心想与蜀汉和亲,但恐怕汉主年幼,国小而大势困顿,如果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犹疑了。”邓芝答道:“吴、蜀两国结合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特别杰出的人才。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结合这两个长处,成为唇齿之邦,进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为质子,若不遵从命令,就有理由讨伐,我国必定见有利而顺流进发,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孙权沉思甚久才说:“你所言甚是啊!”便与魏断绝关系,与汉连和,派张温前往访问。

魏黄初五年(224)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东吴有名的名士,作为中郎将出使蜀国,张温临走时,孙权对其说:“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故屈卿行。”张温便告辞了。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摆宴。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秦宓到后,张温以能言善辩著称,自号为“吴国第一嘴”。他入蜀后,自以为才气无双,伶牙无二,态度十分傲慢。张温说:“秦大人,名称学士,而心中未曾‘学事’”张温又问:“您学习吗?”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张温说:“先生既然夸下海口,说自己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就让我以‘天’为题来请教你吧!”说完,便问:“天有头吗?”秦宓知他要让自己难堪,但凭自己渊博学识,自不肯让他难倒。于是便答:“有头。”张温又笑问:“你说天有头,那头在哪一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大雅·皇矣》篇中说:上帝‘乃眷西顾’,据此推论天的头在西方。”张温接着又问:“天有耳吗?”秦宓说:“上天居高而听低。《诗经·小雅·鹤鸣》篇说:‘鹤鸣于九泉,声闻于天。’天若是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鹤叫?”张温又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诗经·小雅·白华》篇说:‘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行步?”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怎么能没有姓!”张温说:“姓什么?”秦宓回答说:“姓刘。”张温显出惊讶之色问:“你怎么知道的?”秦宓说:“天子姓刘,据此知道。”张温见这些问题没难倒秦宓,就又突然问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吧?”秦宓答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张温见没难倒秦宓,红着脸不再作声了。这场论辩,张温歪问,秦宓歪答。不仅将《诗经》中涉及“天”的句子信手拈来,而且寸步不让,抢占主动地位。当张温问及“天姓什么”的时候,他当即答“姓刘”,“天子姓刘,据此知道。”这看似谈“天”,实际是抬高蜀国的地位,因蜀国皇帝是刘姓。这就等于明着告诉张温,只有我们蜀主才是主宰天下的王,你还威风什么?然而,张温也非等闲之辈,他的“太阳出自东方”一问,其实也是贬低蜀国。因为吴国居东,蜀国位西。不料,秦宓反唇相讥:“虽然出自东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这场论辩以张温的失败、秦宓的胜利而告终,秦宓以雄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灭了对方的威风,长了本国志气,也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张温不得不佩服其口才说:“先生口才,在下佩服。”秦宓也回敬说:“先生也算吴国名辩,才华我今天也见识了。”张温离蜀时候,诸葛亮又派邓芝回访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