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七十二章 黄盖伪降(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曹操南下猛将如云,曹军先锋曹洪之前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另外曹操在攻下章陵郡后,又命赵俨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乐进守襄阳、徐晃另屯樊城。占领江陵之后,曹仁驻守江陵,曹操占领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被封侯者就有十五位,任用荆州名士韩嵩、蒯越、邓羲等人,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蔡瑁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其他将都随了曹操南下。面临曹操威胁信所迫,孙权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战略,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士卒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孙权则继续驻守柴桑,作为后援为周瑜运输辎重粮草。三江口初战孙刘联军取得首胜,让曹操受挫,不得以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此时已经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天气晴明,平风静浪。曹操令:“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我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曹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曹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谓众官说:“我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文武皆起谢道:“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曹操大喜,命左右行酒。饮至半夜,操酒酣,遥指南岸说:“周瑜、鲁肃,不识天时!我定破之”荀攸说:“丞相勿言,恐有泄漏。”曹操大笑道:“座上诸公,与近侍左右,皆我心腹之人也,言之何碍!”又指夏口说:“刘备、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

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问道:“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道:“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曹操又大笑。时曹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说:“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我当作歌,你等和之。”歌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

周瑜邀诸葛亮入帐共饮。周瑜说:“昨我主公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愿先生教我。”诸葛亮说:“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计?”周瑜说:“某昨观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思得一计,不知可否。先生幸为我一决之。”诸葛亮说:“都督且休言。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周瑜大喜,教取笔砚来,先自暗写了,却送与诸葛亮;诸葛亮亦暗写了。两个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原来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诸葛亮掌中,亦一“火”字。周瑜说:“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诸葛亮说:“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经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今都督尽行之可也。”饮罢分散,诸将皆不知其事。

周瑜夜坐帐中,忽见黄盖潜入中军来见周瑜。周瑜问:“公覆夜至,必有良谋见教?”黄盖说:“彼众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周瑜说:“谁教公献此计?”黄盖说:“我出自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周瑜说:“我正欲如此,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耳。””黄盖说:“某愿行此计。”于是周瑜同意了。

曹操的船队被连成一片,旌旗战具,一一齐备,曹操至水军中央大战船上坐定,唤集诸将,各各听令。水旱二军,俱分五色旗号水军寨中发擂三通,各队伍战船,分门而出。是日西北风骤起,各船拽起风帆,冲波激浪,稳如平地。北军在船上,踊跃施勇,刺枪使刀。前后左右各军,旗幡不杂。又有小船五十余只,往来巡警催督。曹操立于将台之上,观看调练,心中大喜,以为必胜之法;教且收住帆幔,各依次序回寨。这时程昱看曹操的船队连成一片如履平地,但是曹丕感到隐忧便拜见曹操:“丞相,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笑道:“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说:“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曹操说:“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我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我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我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伏道:“丞相高见,众人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