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五章 江东水师(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两个人很有默契地均未提及曹军的存在。曹操没有水军,江东水军在江面上可能遇到的敌人只有荆州水军,所不同的仅仅是投降了曹操的荆州水军和尚未投降曹操的荆州水军而已。

“是!末将领命——!”

黄盖干脆地接受了命令。

“这段江道,前军和左军都已经熟悉,只有右军新建,未曾熟识,老将军此行,便是要熟悉水道和两岸地形,熟悉江面上的天文水情,训练士卒在逆水条件下的作战及厮杀能力。若是遇到敌袭。当妥善应对,不可堕了军威,使敌军小觑了我江东水师……”

“是!”

说到此处,此番逆江研习训练地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周瑜的命令虽然只是要黄盖的右军熟悉逆水行军作战的情势,实际上是在预备着和荆州方面开战——不管荆州是姓刘还是姓曹。否则若仅仅是演练,顺流演练是目前局势下很自然的选择。

“都督。末将愿随黄老将军同往,步队自年初至今始终不曾进行过全军登岸厮杀演练。将士们请战之心甚烈,请都督允准……”

发话的将军乃是偏将军领东吴水军步兵校尉董袭,他是帐中资历仅次于黄盖地老将,其职务大约相当于水军陆战队司令。

周瑜扫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董将军请按捺一下,此番乃是演练不是开战。步队人数虽然不多。却皆是自诸军中精挑细选来的百战之士,其战力无需演练亦差不了。更何况,步队地效用并不是登岸与敌军的步骑进行厮杀,而是水战当中接舷近战,将步队扔到陆地上去与敌军进行厮杀,不但是杀鸡用牛刀,更加是损耗实力的愚蠢做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我倒是觉得。董将军现在最紧要的事务乃是将步队拆散,以什伍为组登舰,协助水军将士进行近身肉搏白刃交兵的演练,这才是当前一等一的大事,在水军中,能够与敌军奋命搏杀的不仅仅应当只有步队数百人。我水军全军,都应当有与敌军地彪悍精锐之军面对面硬撼的决心与勇力。”

以横野中郎将暂行前都督事的吕蒙迟疑着发言道:“都督,我军新近装备了拍竿这等水战利器,敌军再想kao近接舷近战便很难了。末将以为,水军毕竟是水军,在大江之上,弓箭是最实用的兵器,与其将时间花费在效用不显的近战训练上,倒不如加强一下射箭功夫的演练或者拍竿弩炮之间的搭配协同。水战毕竟不同陆战,这是我们取胜的根本!”

周瑜看了这个出身卑微地将军一眼。又扫了站在右边下手的甘宁一眼。抚着唇下的胡须淡淡一笑,却没有回答。

甘宁发话道:“子明将军。末将当年在江面上打劫往来客商之时,是配不起弓箭的。而那些客商的护卫们往往却配有弓箭,但是这些客商的船只却只能任凭末将宰割,如同砧板上地鱼儿般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吕蒙听了甘宁的话,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周瑜这时候才道:“子明,兴霸将军话说得粗些,但道理不粗。两军交战,兵力兵器固然是取胜之道,但是却并不是根本。一支军队,若是没有面对敌人拔出刀子冲上去拼命的勇气和战意,无论装备什么样的兵器都无济于事。拍竿也好,弩炮也罢,这些兵器的威力都很大,但是最终战胜敌人,却不能凭借这些,而要凭借一个一个的战士冲上去抓住敌人杀死敌人,你明白了么?”

话说到这里,吕蒙很识趣地闭嘴不再说话,一旁站在下手的一个年轻武将却出列道:“都督,右军北上,可是准备与曹军开战了么?”

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了这个唇上刚刚生出了一撮绒毛的小将军身上。这个十五六岁的小将官名叫太史享,拜越骑校尉,乃是江东元老重将太史慈地长子,他是江东水军中地骑兵的最高将领。

江东水师地骑兵,一共只有五十个人,一百匹马,只能够执行一定的侦察任务。

众人都存在心里的话,如今被这小子一语道破,一个个不禁都将目光投向周瑜,希望这位都督今日能够在这里表明立场。

周瑜怔怔看了太史享半晌,哑然而笑,一面叹着“有其父必有其子”,一面缓缓道:“太史校尉的话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众人暗自皱眉,周瑜转过头看向黄盖,“公覆老将军,你能回答么?”

黄盖捋着胡须道:“两代孙将军创下的基业,断无拱手送人之理,这一仗迟早是要打的。当今破虏将军聪明睿断,绝不会像襄阳孺子那般糊涂无用!”

周瑜又看向甘宁,甘宁嘴唇道:“大道理末将不懂,只是若末将是曹某人,已得荆州,断无不下江东之理,兵来将挡,这是为将者职责所系!”

吕蒙的回答更加干脆:“打是一定的,曹军不习水战,我军当教曹某人知道,江东不是荆州!”

凌统默然不语。

太史享道:“都督,若是家父在世,这一战他是必要参与的!”

军方将领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周瑜心中既有欣慰又有些感慨,军中的主战情绪固然可贵,然则若要改变柴桑城内的厌战氛围和投降论调,依然不是一件容易事。和张昭不同,他对孙权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他知道,这是一个绝对不会轻易做出任何决断的年轻人,要真的说服他,仅凭鲁肃一个人的力量是万万不够的。

可惜,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宜将话讲得太深,否则给自己肇祸倒还在其次,很可能推动着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

自己之所以在这个敏感的当口离开柴桑来检阅水军,也正是为了回避开柴桑城中的矛盾旋涡,有些话,只有在特定的时机和条件下说出来,才可能被孙将军采纳,才可能让他真正听进去。

是战是和,这个问题的主导权在孙权手中,江东的任何人在这一点上都不能越俎代庖,这是个原则。

看着大家都拿眼睛询问自己,周瑜的脸色肃穆起来,他语气庄重地道:“是战是和,唯有孙将军才能决定,他是江东军民的主君,他有这权。我们这些将军校尉,都是孙将军的从属,战与和的问题,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做出决断下达命令,那不是我们的职责!”

说着,周瑜的声调陡然间高亢了起来:“也便是说,究竟打不打这一仗,无需我等考虑,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打赢这一仗。”说完对众人说:“走,去听曲,曲有误,周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