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六十二章 胜利烦恼(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另外,就算陆军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攻克江夏,也未必就能捉住刘备。没有水军的配合,刘备随时可以渡江南撤,一旦让刘备蹿踞江南,则解决江南四郡地问题又要旷日持久地拖下去了。曹操不是不懂军事外行人,如果要对刘备展开军事行动,那就要采用雷霆一击的歼灭战模式。让刘备避无可避。除了正面迎战之外再无任何战略回旋余地。

对于江夏的刘备集团,最好的战略莫过于利用水军舰船将陆军沿长江运往乌林登陆。沿陆路进击江夏,而水军则负责封锁江面,截断刘备难逃之路,水军同时还可以承担起运粮草补给的任务,用船来运粮食要比现在这样进行人力押运划算得多,而且还可以加快运输速度,保证前方的粮食供给充足。因此要进攻江夏,必须要使用荆州现成的水军进行配合作战。

曹操虽然不懂水战,但是对于水军的优势还是了然在胸的,这些日子他之所以肯耐着性子等下去,就是在等水军的改编接收完成。

有一支强大地水军在手,不但攻击刘备会事半功倍,而且被江东孙家视为天然屏障地大江也将不再成为问题。什么时候想要讨伐江东,水军流流而下,在地利上比之东吴还要占些许优势。

因此对于曹操而言,江陵的这支水军实在太过重要了……

就在这时候,荀攸向曹操提出了将征南行营移往江陵地建议。

江陵扼大江咽要,上承夷陵之险,下临夏口之阔,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刘表抚治荆州之后更是着力经营此地,在这里囤积了大量的军资甲杖,更修建了长江上最大的水寨码头,将之建设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军基地。

曹军对江陵水军的整编采取按舰船配置护军的方法,每艘小船上由一名曹军军官带领两名亲兵进行监视督察工作,每艘大舰上则以什伍为基本编制配备士兵,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这支水军不会在战斗中倒戈或者投降敌人。这支部队毕竟不是自己的部队,而且水军与陆军不同,不可能打散和自家的部队进行混合编制。在水面上,万一士卒哗变或者军队成建制叛变,若是没有足够的监军力量,那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但是北方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旱鸭子,此番被派来对水军进行监军的军官和士兵都在玄武湖受过训,应该说也算是上过船有过水军经验的部队,但是一旦到了风大浪急的大江上,船稍微有几个颠簸起伏,这批人立时吐得稀里哗啦不成模样,这批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根本没有坐过船的士兵呢?未来若要用水军运送陆军,这些陆军的反应只怕更加难看。

这就是陆军改编工作早早结束,但水军改编工作却迟迟没有大的进展的根本原因。要让北方的旱鸭子们熟悉水性,适应大江之上风高浪急的环境,不正经操练上一两个月几乎没有可能。曹操直到此刻才理会到当初司马懿所说的话并非是危言耸听,水战和陆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自己的士兵在甲板上站都站不稳,还如何能拿刀砍人、拿箭射人?

时间进入十月份,曹操越来越焦急,此次南征动员的总兵力是空前的,因此后勤补给的压力也是空前的。为了这次南征,自己已经掏空了河北以及青徐兖豫四州的粮仓,仗打到现在,连淮南的粮食都开始征调了,若是不能迅速在冬天到来之前结束这场战争,只怕到时候连洛阳的粮食储备都要用上了——那可是为了提防西北马家军事威胁而留下的备用粮。攻取荆州后,中原之地大致平定,曹军势力逐渐扩充。一次,曹操抚着程昱之背说道:“当初兖州之败,若非听从你的计谋,我又怎可以来到这里呢?”程昱答道:“所谓‘知足不辱’(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指一个人只要懂得知足,就不会因为过份的贪婪而得到屈辱的收场),如今是我急流涌退的时候了。”于是正式表示从此缴还兵权,阖门不出。

建安十三年十月初十,曹操率领南征行营离开襄阳,向江北重镇江陵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