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十二章 携民南下(1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刘备转过头对徐庶道:“元直一会儿陪我到樊城北郊大营去,我要和这些日子以来不离不弃追随我们的黎庶原原本本把事情说明。也好让这些无辜之人免受刀兵之苦,马上就要南下了,曹孟德要鲸吞荆州,是冲着我刘备来的,与这些黎庶无关,他们不应无辜受累!”

徐庶一愣:“主公,这等军机大事,怎能泄露于大庭广众之下?”

刘备苦笑着道:“他们追随我到此,我自是不能不仁不义!”

徐庶急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军机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一旁的诸葛亮也大惑不解,他问道:“主公,将此事告知他们,可是希望他们在曹军到来之前四散逃走,以免受我军牵累?”

刘备微笑着看了看诸葛亮,嘴角带着淡淡笑意道:“还是先生知我……”

诸葛亮又问道:“若是这些人不肯弃将军,将军又当如何自处?”

刘备谓然叹道:“曹孟德当年有言,叫做‘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我却与他相反,宁叫天下人负我,我却绝不能有负天下人。若是这些黎庶愿意四散保命自然是好,若不愿意,我却也不能弃之不顾……”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道:“我意已决,若百姓不肯弃我,我便携民渡江……”

“啊——”徐庶大吃了一惊。

“主公,行大事者,怎能如此迂腐?只要渡过汉水,长江北岸便可如履平地,只要渡过大江,曹军便是插上翅膀也未必能追及。如若带上北郊的十余万老幼妇孺,只怕寸步难行,曹军旦夕可至,此乃自取灭亡之道。主公一向英明睿断,今日何必做此宋襄公之举?”徐庶苦谏道。

关羽站在下首,冷冷注视着堂中诸人,一语不发。诸葛亮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备,神情淡然,远不似徐庶般激动,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飞左看看右看看,面庞上充满了困惑,似乎不明白众人究竟在争论些什么。赵云双手叉后,依旧跨立在刘备身后,两只眼睛目不斜视……

建安十三年九月初四,驻节樊城的左将军刘备率部开始渡过汉水南下,随军同时渡江的,还有十一万多男女老幼组成的流民队伍。这其中有荆州本地的士族黎庶,更多的却是自淮南一带迁居荆州的外乡人,这些人在荆州没有户籍没有土地,除了追随刘备的队伍,他们别无出路。对于刘备此举,古往今来的史学家们都颇感困惑。兵贵神速,在曹军大军压境刘琮不战而降的局面下,刘备唯有迅速南撤保存实力才有一线生机,携带如许多的平民随军行动,必然会拖累军队的行军速度,被轻装急进的曹兵赶上是早晚之事,这一点稍知兵事之人无不洞若观火,奇怪的是,奔波四方身经百战的刘备似乎反倒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不顾幕府诸人的一致反对,背着这个沉重的包袱开始了南撤之旅。

十几万人的队伍,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全部渡过汉水。军民混居老幼掺杂,行军速度奇慢无比,九月十三日,大军渡过汉水的第一天,全军全天行军不过十五里。当日,徐庶、孙乾、简雍等幕府僚属夜叩刘备行帐,苦劝这位左将军撇下行进速度缓慢的流民队伍,轻骑直驱襄阳,却被刘备严词拒绝。

才离兵灾,又遭战乱,随军行动的士族豪门开始几日忧心忡忡,一直担心会被刘军抛弃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之上。对于他们这些外地人而言,没有了大军的后勤部队供应每日食用,便只余饿死一途了。几日以后,这些人却渐渐放下了心来,刘备果然不愧君子之称,纵然流民队伍极大地拖累了行军速度,他却毫无怨言,每日均要到流民大营中安抚一番,对那些豪门大族的族长元老,他往往还要依次拜访亲自问安,这些背井离乡的昔年权贵深切地感到,这位刘皇叔,与其他诸侯军阀是绝然不同的。

非但如此,为了使流民们安心,刘备的两位夫人还携带着这位左将军的独子阿斗及两个女儿与流民一道行军,刘备的亲卫队长赵云统率着一曲亲兵护卫这些家眷。一开始这些老百姓都是为了能够有口饭吃才跟随着刘备的大军行动,到得后来,这些黎庶提起刘皇叔便两眼垂泪感激万分。

就在刘备全军(民)渡过汉水的当日,曹军前锋由曹纯统率的五千精骑出现在樊城以北五十里处。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受荆州刺史镇南将军刘琮差遣前往许都向朝廷献土输诚的侍中兼领镇南将军府西曹掾韩嵩。年前韩嵩曾受刘表之命前往许都探听虚实,天子拜其为侍中,兼领零陵太守,是以曹纯倒认得了此人。

听得韩嵩的说辞,曹纯不敢怠慢,急忙就地扎营,并派人连夜护送韩嵩前往新野大营面见曹操。

九月十五,韩嵩抵达新野,当日便获得了曹操接见。韩嵩向曹操献上了刘表当年受朝廷敕命抚治荆州之时所受领的代表天子权威的符节,以表荆州上下向朝廷献土输诚的诚意。初时曹营诸将还疑其有诈,曹操身边的老资格谋士娄圭向曹操谏言道:“天下扰攘,诸侯各贪王命以自重,节乃王命所系,刘氏抚治荆州之凭借,而今韩德高以节来献,是必至诚。”

曹操随即采纳了娄圭的建议,命曹纯从速进军,渡汉水往追刘备。刘琮的不战而降不仅出乎刘备的意料,同样让曹操措手不及,原本以为需要苦战一场才能收复的荆州如今竟然垂手可得,曹操当天便召开了高层军事会议,决议加快战争进程,从速渡过汉水一线,兵锋直抵长江北岸,以占领江陵,控制长江航道,俘获全部荆州水军为战略目标。

几乎转眼之间,南征的战争便从第一阶段进入了第二阶段。就在刘备开始携民渡江的前一天夜里,一支数千人组成的步骑混编队伍在夜色的掩护下绕过襄阳州治,自两座山脉中段向南穿插而去。襄阳尉王威闻讯亲自率一千五百名骑兵出城查看,然而他们在两座山与淮河之间转了两天的圈子,却未能找到这支队伍,这时候传来了刘备大军渡江的消息,王威唯恐襄阳有失,只得率军回防。

在蒯越等人的努力下,战争的阴霾似乎裂开了一线缝隙,荆州似乎暂时获得了一缕和平的阳光。然而与此同时,刘备携民渡江的消息再一次给襄阳城中的有识之士带来了深深的忧虑,这个顽固不化的战争狂人的存在,始终是荆州和平的最大威胁。

战争,还是和平,对于荆州而言,仍然是一个难以逆料的未知数……

刘备携带十余万军民渡汉水南来,每日行约十二三里,这慢如蜗牛的行军速度在左将军府诸将眼中已然是个奇迹。步兵比不得骑兵,行军速度能保持在每日三十里上下已是极限,更何况携带了将近十万的老幼妇孺。十多万人的行军队伍沿着官道缓缓向南蠕动,晓行夜宿一昼间能够走出十多里已属难能,更何况每日都保持在这个速度上下。

这却多亏了那位新投刘备不久的南阳卧龙。这些日子以来诸葛亮前后周旋安排照应十几万军民的食宿行止,忙得头脚不能相顾,十几万军民便在他的协调指挥之下缓缓南来,一路上虽说出过些许偏差纠攘,终归未曾出过大乱子。即便是在渡过汉水的那几日里,渡口虽然只有二十几条不大的船只,但在这位孔明先生的调度协理下忙而不乱从容有度,十几万人只用了三日不到的工夫就渡过了汉水,直到负责殿后的张飞所部一千多人抵达汉水南岸将船只烧毁,曹军虎豹营的前军也才抵达樊城之北。

因此刘备军民南下速度虽然不快却也不算太慢,离开樊城至今走了将近十日,大军前锋已经进入了宜城县境内,队尾却还远远甩在中庐。渡过汉水之后刘备曾率领轻骑百名直趋襄阳西门,呼唤刘琮出来说话。襄阳方面的反应却是四门紧闭,城防兵上了城墙,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刘备在城外候了半日,却只等来了一个襄阳尉王威。这位襄阳城守不曾出城,只在城头与城外的左将军对答了几句,言语之中倒是颇为歉疚的样子。

刘琮乌龟不出头,刘备却也不为己甚,长叹一声打马而去。

就在刘备离去的时候,一队打着荆州旗号的骑兵自西面官道向襄阳驰来,目力颇佳的诸葛亮一眼认出了为首的武将,他贴近刘备低声道:“是文仲业,他赶回来了!”

刘备微微颔首,吩咐道:“让开官道,我们直取中庐追赶队伍!”

诸葛亮急声道:“主公且慢,若能说服文仲业,说不定可借其名号赚开襄阳城门,若能入城,则局面不再为蒯、傅等鼠辈所有……”

刘备摇了摇头:“汉水之北已不设防,襄阳一座孤城万难自守,若是四日前能得文仲业相助,襄阳局面或有可为,如今么……汉水已然不守,守襄阳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诸葛亮叹息了一声,不再多言。

文聘也注意到了刘备的队伍,他却没有留心。近日来曹军大军压境,荆州军内调动频繁,这等百骑的小部队驰骋来去是常事,因此他虽然看见了,却也不曾留意,只率亲军直趋襄阳城下。

在城下耽搁了约小半个时辰,直到王威亲自确认了他的身份文聘才得进城。

文聘一进城,蒯越和傅巽两位实际上的荆州当家人已经迎面迎了过来。

“仲业远来辛苦,家兄已然设下小宴,为仲业洗尘!”蒯越满面笑容地出言邀道。

蒯良是荆州耆宿,九郡上下无人肯拂他的面子;蒯越自知面对文聘这等老将自家分量不够,这才将快死的兄长搬了出来,只要文聘肯赴宴,事情便好办了。

不料这位前任章陵太守却不肯接这个茬,冷冷问道:“敌情如何?”

一句话问得蒯越和傅巽都是一愣,两人面面相觑,良久,还是那在一旁伺候的襄阳尉王威抱拳道:“禀文公,曹军还未曾渡江,樊城方向如今已经断绝了消息,昨日邓县渡口有十数名曹军骑兵出没。”“十数人何足为虑,襄阳如今头等大敌是刘备!”傅巽高声斥道。

“哦!十数人不足为虑?汉水一线连一个兵毛都没有,人家便是只出动十个人,也能拿下邓县渡口!”文聘冷笑着看了看傅巽,两腿一夹马腹,径自从二人身侧穿过。

“降也不是这么降的……”文聘话语不多,却字字如刀,令蒯、傅二人颜色大变。

“韩德高此刻已身在曹营,少将军请降的表章此刻已在曹公手中,仲业此刻再说不允,只怕已迟了!”蒯越转眼间已经恢复了镇定,拨转马头跟在文聘身后,毫不掩饰地说道。

既然文聘什么都知道了,再摆样子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倒不如实话实说,文聘虽说忠直,却并非不识时务之人。

“曹孟德若是不允呢?”

“什么?”

文聘猛地勒住了丝缰,回转身用利刃般锋利的眼神注视着蒯越,嘴上带着几分讥讽之意道:“我是说,曹孟德若是不能领会异度公和傅东曹的一片苦心孤诣,不准少将军归降,两位先生是否准备陪着小主公一起在这襄阳城中引颈受死?”

说着,文聘挥着马鞭指了指周围的城墙,道:“兵甲不备,武备不修,连汉水天堑都拱手让与敌人。如此懈怠其事,荆州降与不降还有何等意义?曹军既然不费一兵一卒即得汉水,自然能够轻取襄阳,何必还要承二公老大的人情来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