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二章 江东基业(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孙权派徐琨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孙河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年仅十八岁的孙权在江东地区让江东大族震惊。

别部司马吕蒙与黄盖、韩当、周泰等率兵镇守险要,担任山越最为活跃地区的县令或县长。吕蒙,子子明,汝南富陂人少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时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年仅十六岁,也私自随邓当作战。后为邓当发现,大惊,厉声喝叱也无法阻止。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吕母。吕母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蒙说:“这贫贱的日子难生活下去,说不定获得功劳,就能取得富贵。再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怜惜而饶恕了他。当时邓当手下有一个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那小子能干什么事,不过是送肉去喂虎而已。”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掌了大权,想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吕蒙听说后,知道部队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于是,他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孙权检阅时,吕蒙兵马“陈列赫然,兵人练习”,孙权见后大悦,认为他治军有方。不但没有削减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员。可见吕蒙的才华。

吕蒙担任山越最为活跃地区的县令或县长,吕蒙与诸将遵照孙权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长。在孙权大展宏图时候,年仅二十一岁的陆逊也入了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

就在孙权准备二讨黄祖的时候,孙权之母吴太夫人(武烈皇后)病重,请董袭、张昭料理后事。孙权无奈撤兵,吴太夫人临死前嘱咐孙权:“策儿就是杀人过多,传教行医的道士于吉,很多人同情于吉,就有很多人拜见我,请求我救于吉,我对策儿说于吉为将士们治病疗伤也是为了帮助孙策的军队,不可以杀。但终于将于吉杀害,后来遭到报应,遇刺身亡,所以权儿引以为戒。”孙权说:“我会铭记于心的。”吴太夫人便于公元202年去世,与夫君孙坚合葬,两人的合葬墓位于今苏州盘门外青旸地,俗称“孙王坟”,孙权称帝后改“墓”为“陵”,号“高陵”。而吴太夫人的长子孙策的墓也在附近,俗称“孙将军坟”。吴太夫人生前弟弟吴景迁居钱唐后来,孙坚听说了吴夫人才貌双全,想要娶她。吴夫人的亲戚们嫌弃孙坚,认为孙坚为人轻浮、狡诈,将要拒绝孙坚的要求,孙坚感到非常羞愧和遗憾。吴夫人知道孙坚不好惹,就对亲戚们说:“为什么要为了爱惜我这个小女子而招惹祸事呢?如果他(指孙坚)待我不好,也是我命该如此。”于是这样,吴夫人便嫁给了孙坚。吴夫人共为孙坚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生长子孙策;光和五年(182年)生次子孙权;光和七年或中平元年(184年)生三子孙翊;之后又生幼子孙匡(生年不详)。纵观吴夫人的一生算传奇的女子了,对孙策和孙权两任基业者尽心辅佐发挥积极作用,对巩固孙氏父子在江东的统治帮助很大。

(资治通鉴记载的是吴太夫人是于病逝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但江表传记载是死于公元2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