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曹军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从许都运军粮的车子开进了曹操的军营,曹操去劳军。曹操这个人对士兵还是很好的,他看见运粮的那些运输队非常辛苦,面黄肌瘦,有些运夫穿不起鞋,是光着脚赶路的,满脚都是老茧,甚至磨破,流血。曹操看了以后非常难过,曹操就走过去和他们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然后拉着他们的手说:弟兄们辛苦了,请大家再给我十五天的时间,只要十五天,十五天以后我再也不让你们这么辛苦了。也就是说,十五日之内要结束战争。曹操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以书报之。书略说:“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负责曹操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

徐晃部将史涣获得袁军细作,解见徐晃。晃问其军中虚实。答道:“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徐晃便将此事报知曹操。荀攸说:“韩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袁军自乱。”曹操说:“谁人可往?”荀攸说:“即遣曹仁可也。”曹操遂差曹仁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当夜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绍寨。正走之间,山谷内徐晃、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接住厮杀。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韩猛抵当不住,拨回马走。徐晃催军烧尽辎重。袁绍军中,望见西北上火起,正惊疑间,败军投来:“粮草被劫!”袁绍急遣张邰、高览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烧粮而回,恰欲交锋,背后张辽、许诸军到。两下夹攻,杀散袁军,四将合兵一处,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加赏劳。又分军于寨前结营,为掎角之势。

韩猛败军还营,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审配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说:“我筹策已定。你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缺乏。”审配领命而去。袁绍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引二万人马,守乌巢。

沮授特意提醒说:“可增派蒋奇领一支人马在淳于琼外侧,以防止曹操偷袭。”而谋士许攸则提出乘曹操倾军而出,轻骑奔袭许都的建议。然而,袁绍因之前韩荀和刘备袭击许都失败,不想再分兵冒险。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早年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来,淳于琼佩服袁绍的领导才能,主动投奔袁绍。袁绍以礼相待,接受了淳于琼。淳于琼成为了袁绍军队中的一名大将军,统帅庞大的军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淳于琼随袁绍回渤海,起兵讨伐董卓。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建议迎天子,定都邺,挟天子以讨不从,但淳于琼等以为群雄并峙,各欲为帝,如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抗命,诸多不便,袁绍听之而不行,此失计也。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监军沮授谏阻与曹操决战,违背袁绍的意旨,郭图等因是沮授权威太盛,引起袁绍怀疑,遂分其所统为三都督,使淳于琼与郭图、沮授各典一军。导致袁军军力分散,实乃兵家直达忌也。淳于琼与颜良、郭图攻白马,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淳于琼军败走,淳于琼一直想借乌巢来证明自己的将才价值。

曹操就在为怎样彻底击败袁绍而苦恼时候,有人来报,袁绍谋士许攸来见。曹操大笑:“转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