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章 董卓入京(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不如投到董公为董公讨伐天下,如何?”李肃劝道。

“只是我没有寸功何以见董公?”吕布说。

“功在翻手之间,只是你肯不肯做而已。”李肃说。

吕布立即会意,便提着方天画戟出帐而去,李肃也跟随。吕布来到丁原帐内,李肃也进帐,丁原见两人至,见到李肃不觉地大惊知不好,但是吕布一脸怒气便上前砍死丁原,取其首级,出帐对众兵将说:“丁原不仁义,我已将丁原杀了,想跟我在一起的留下,其余的可以散去。”说完军队散去了一半。

吕布提着丁原首级跟着李肃见到了董卓,董卓大喜对吕布说:“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吕布拜之说:“公若不弃,我拜之义父。”董卓赐给吕布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卓自是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敏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李儒劝卓早定废立之计。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袁绍很生气站起来窝剑把说:“东西两汉王朝恩德布满四海,万民拥戴,国豢民安。今皇上年纪虽小,但并没有恶行传布天下。你如果要罢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没有人赞同你的意见。”董卓听后,凶相毕露,持剑怒叱袁绍说:“我是有意看重你,没想到你如此不识抬举,今天不杀掉你,今后总是祸害!”袁绍也手按剑柄,针锋相对,董卓不敢轻举妄动。李儒劝言便让袁绍走了,袁绍不敢久留洛阳,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李儒劝道:“废立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为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同时吕布帮助董卓杀掉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从此,董卓不仅控制大量常规部队,而且还掌握着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这为他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增加了相当分量的筹码。

九月,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董卓拔剑在手,对众说:“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乃命李儒读策说:“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董卓命徵之,蔡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蔡邕惧,只得应命而至。董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这样,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初到洛阳时,董卓手下虽然也集结了一批心腹亲信,但是,要在庞大的中央官僚体系中纵横捭阖,单靠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当时朝中许多有一定势力和影响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对此,董卓在玩弄权术的过程中,暗中培养爪牙,广为收罗亲信,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和集团。封侯后,董卓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三人在朝中拉帮结派,沆瀣一气,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董卓不光全部恢复陈蕃等人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以使他们世世代代为己所用。

张温素来对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忍的行为极为不满。当初在讨伐马韩西羌之乱时候,董卓也视张温为眼中钉,为了除掉这一心头大患,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谣言,诬蔑张温与袁术长当初期勾结,对抗朝廷。不久,便以“莫须有”的罪名,笞杀张温。

远在朝外的孙坚听到张温死讯,叹息道:“如果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有这些劫乱啊。”

在董卓的淫威逼迫和阴谋陷害下,他的竞争对手和朝中许多忠义之臣,不是被逼迫出逃,就是被铲除消灭。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几度膨胀,为了满足和达到自己的野心,他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引起广大官员和人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董卓率军初次进兵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欺辱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控制中央政权后,董卓残忍不仁的恶性更加膨胀,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却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一次,朝中许多官员被董卓邀请去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顾忌,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我将为各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欣赏!”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惨不忍睹,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

董卓此时想到曹操也掌握着兵权,想收为己有,便向招引曹操,曹操不从正好碰到司徒王允准备刺杀董卓的计谋,曹操便在王允的指示下,献上七星宝刀给董卓,曹操入董卓府邸,在吕布的引导下到了董卓的卧室。

曹操拜见道:“太师,曹操求见,特来奉上一把七星宝刀。”董卓此时在床上歇着,对曹操说:“你的好意我领了,我累了,你可以退下了。”说着便闭了眼睛,曹操见此机会,准备拔刀,董卓突然从镜中看到曹操拔刀,大惊道:“孟德干嘛?”这时吕布也进来了。曹操连忙把刀伸向董卓说:“刚才我是看刀有没有暇庇。”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吕布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对董卓说:“我怀疑曹操有刺杀太师的动作,被太师喝破,故推献刀。”董卓说:“我也怀疑啊。”正说话间,适李儒至,董卓以其事告之。李儒说:“曹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果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董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曹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曹操说‘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李儒说:“曹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董卓大怒说:“我如此重用,反而害我!”李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杀无赦。

董卓的通缉令下发下去,董卓问了身边的李儒:“西凉那边有什么动静?”李儒说:“马韩等人对于太师的封赏非常满意,马腾被封为平西将军,韩遂被封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董卓说:“他们也可以做我们的利器对付被我们封赏的诸侯们。”说完大笑。

李儒也跟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