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章 洛阳之乱(2 / 2)

作品:《三国之英雄无双

此时董卓在汉灵帝病重之时已经被任命为并州牧,令他将部队交给皇甫嵩,董卓再次找借口拒绝,并驻兵于河东,以观天下变化。他的军队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曹操等人早已经耳闻。

董卓便收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大喜立即召集人马,连日引军进京,并按何进的意思,上书少帝,要求“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奸秽”。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

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

进得诏便行。主簿陈琳谏曰:“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进曰:“太后诏我,有何祸事?”袁绍曰:“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曹操说:“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何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

如何?”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琐门外。绍与操带剑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将袁绍、曹操等都阻住宫门外。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进大惊。让厉声责进曰:“董后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进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

袁绍见何进久久不出来,便在门外大喊:“请大将军上车!”张让等人把何进的头投向墙外,宣称:“何进谋反,已经被诛杀,其余人都可赦免!”

袁绍大怒:“阉党谋杀朝廷大臣,诛杀乱党速来助战!”袁绍弟弟袁术率先放火冲入门中,只要见到宦官不论好坏,一律杀掉。袁绍和曹操也带兵冲入。张让等人阉党将太后和太子以及陈留王劫走,赵忠等人被袁绍和曹操等人剁为肉泥。卢植弃官准备走时见到段珪拥太后,卢植大怒:“奸贼不要走!”太后才得以救获,段珪逃走。

张让等人拥少帝和陈留王走了几步,听到了背后有些军马声,中部掾吏闵贡赶到,张让投河而死,少帝和陈留王躲在草丛间不敢做声,众人不知皇帝去向,便继续往前赶。少帝和陈留王便继续逃亡。

闵贡抓到段珪问:“陛下,在哪?”段珪说:“我也不知。”刚说完便被斩杀,路过一园庄,询问庄主,见到了少帝和陈留王,君臣痛哭不已。

相拥而哭完,准备回京时候,又出现了一些人马,尘土遮天,军队里出现一将喊道:“天子何在?”少帝不敢应声,陈留王厉声回应:“来者何人?”

“我乃西凉刺史董卓特来保驾。”董卓应道。陈留王喊道:“既然保驾,见到天子为何不下跪?”董卓大惊,立即下马跪见,询问事情经过,少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倒是站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主动上前向董卓讲述了整个事变的经过,叙述毫不含糊,条理清楚。当时,刘协只有9岁,比少帝还小整整5岁。董卓大为欢喜,认为刘协要比刘辩强得多,而且又因他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于是,便有了罢黜刘辩、拥立刘协的最初念头。

李儒在回京的路上对董卓称赞道:“岳父英明啊,见到洛阳便知道城内起火,打听到圣上在北芒,立即追赶到圣上,不费一兵一卒就成为了忠良。”

董卓笑道:“何足挂齿,朝廷文武百官以后要听我的话,还是要需要一定的时间,你写一封书信给西凉的马腾和韩遂,让他们随我一同进京,为我所用。”

“遵命,岳父大人。”李儒听令。

这一年是公元1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