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百六十章 两个好消息(2 / 2)

作品:《全职国医

热烈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倘若说第一个消息对大家没什么冲击,关系到的也仅仅只是方浩洋的话,那么第二个消息那可就可在场的大多数人息息相关了。

特别是一些还没有编制的医生护士。

这一次急诊科要增加好几个急诊分区,增加数百张病床,那么增加的编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往往一家医院的编制数那都是和医院的规模以及病床数息息相关的,增加了病房自然就要增加医生,增加护士,增加的这些那就是编制.......

诚然,科室扩建,到时候必然是要招人的,可这些编制却不会全部都给新人,不仅不会全部给新人,反而会有一大部分落在在场的这些人头上。

大家在医院干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医院本就是一个讲资历的地方,这些编制除了一小部分用来招揽一些医生之外,绝大多数都要照顾在场的老人。

除了编制,其他方面也是会有变化的,哪怕是一些已经拥有着正式编制的医生也都有些晋升的机会。

到时候新的急诊分区负责人,新的职务,新的福利待遇,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急诊科的扩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增加几个病床,增加几个手术室那么简单,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倘若不是如此,方浩洋的中西医结合诊室计划也不会这么多年一直不能实现。

科室扩建,手术室增加,icu扩建,人员增加,这些需要的都是钱,而且还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钱反而并不是其中最难的地方。

像江中院这样的知名三甲医院,那是真不怎么缺钱的,哪怕资金紧张,挤也是能挤出来的,不说医院,就说江中院养的那些个医药代表们那也是愿意捐赠、愿意垫付的。

别的不说,就说江平医疗器械,只要方浩洋张口,多的不说,一两千万绝对不算什么。

等待科室建成,手术室的设备,各种耗材,每年那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两千万算什么?

这年头哪一家医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资产不是数以亿计,小公司岂有资格和江中院这样的大医院合作?

真正难得反而是政策,政策下不来,一切都是白搭。

上面不给政策,不给编制,你有钱也没地方花去。

就像各大医院,动不动床位紧张,难道说医院真的就没有钱扩建病房增加床位?

这床位不是你医院说增加就能增加的,上面不给政策,你的床位只能是临时床位,没人检查还好,一旦有上级检查,所有的临时床位都是要收起来的。

这几年,院领导其实也并非完全反对方浩洋的想法,真正反对方浩洋的其实反而是医院的一些老人,其他科室的一些资深副主任之流。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牵扯很大,大家都很谨慎。

今年方浩洋的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有着很多的机缘巧合。

一则,方寒在全国经济研讨会上的表现让省厅方面松了口,二则,今年方寒的出现让方浩洋彻底下定了决心,年前的几个月,方浩洋大半的时间都在跑关系,做工作。

郭文渊、郭明强、廖一鸣、秦卫华等人不再反对或者说默认也是急诊科这么快扩建的重要原因。

“各位!”

等到掌声再次落下,徐锦波的脸色也严肃了不少:“科室扩建,下辖急诊分区的成立,病床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急诊科未来的工作任务的增加,到时候大家的福利待遇会提升,工作任务也会提升,这是相辅相成的,我希望大家有心理准备,争取把工作做好,江中院的所有同仁都在看着大家,大家肩上的压力很大,做好了,咱们急诊科一飞冲天,必然会成为咱们江中院的第一科室,可要是做不好......”

“各位,要是做不好,我这个院长到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干,你们方主任到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干都是两回事,至于大家,也将成为整个江中院乃至江州省的笑话......”

众人脸上的笑容收敛,即便是方浩洋也变得严肃了不少。

徐锦波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不说其他医院,就是江中院其他科室,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一旦急诊科做不好,那些个原本就不赞成的人都会跳出来的,那个时候即便是郭文渊也不见得能够压得住。

最终的结果徐锦波引咎辞职,方浩洋引咎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