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章 半小时(1 / 2)

作品:《国策

书包网 www.404zw.com,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三十章 半小时

战争来得既突然,又迅猛。

虽然战争仍然以轰炸开始,但是比起上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美军的作战方式与战术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各大电视台做相关报道时,都用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做对比。

严格的说,伊拉克战争属于“局部冲突”,不是“地区战争”。遭受10多年的禁运与制裁,萨达姆执政时期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连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爆发之前都比不上,对付国内的库尔德工人武装都显乏力,根本不可能与美军对抗。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美军地面部队长驱直入,不但摧枯拉朽的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还活捉了萨达姆,以非常轻微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实际上,不管是伊拉克之前的科索沃战争,还是之后的阿富汗战争,都是“冲突”。

三场战争中,美军要么没在地面战场上与对手交战,要么对付的是一群乌合之众,交战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相当于拿石头砸鸡蛋,不但没有任何悬念可言,对美军也没有任何挑战。

2017年爆发的美伊战争截然不同。

伊朗是海湾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国土面积1645000平方千米(是伊拉克的3.72倍),人口6500万(是伊拉克的2.76倍),海陆空三军与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兵力127万(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的1.7倍)。这三项数据说明,伊朗不但是地区强国,还具有与美军抗衡的实力。

真要对比,就应该拿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来比。

海湾战争爆发前,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就连苏联(当时苏联还未宣布解体)与华国都不支持伊拉克。美国利用国际舆论,迅速纠集数十个西方国家,出动数十万军队帮助科威特“复国”。可以说,美国首先获得了“道义”上的胜利,然后才出兵攻打伊拉克。

此次,美国并不“占理”。

虽然事后美国总统弗雷德里克宣布伊朗暗中支持“伊斯兰圣战者解放组织”袭击美国军队,试图推翻伊拉克合法政府,美国才“被迫”出兵清剿设在伊朗境内的“伊斯兰圣战者解放组织”训练营地,但是美国是先开打再声明,发生在巴士拉的袭击事件是否与“伊斯兰圣战者解放组织”有关还需查证。

在没有充分理由与充足证据的情况下,美军悍然轰炸伊朗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战争打响,美国首先输了“道义”。

从战术上讲,美军的作战行动不但“花样百出”,还“无可挑剔”。

可以说,美军不但投入大批第一次参加实战的武器装备,还广泛检验了伊拉克战争之后诞生的新战术。

首先“登场亮相”的就是美军的“空天远征部队”。

“空天远征部队”的构想在小布什担任总统期间诞生,核心力量是b-2隐身轰炸机与f-22a隐身战斗机。按照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提出的构想,“空天远征部队”的主要打击力量由4架b-2与12架f-22a构成,由加油机、预警机、侦察机、军事侦察卫星网络、军事通信卫星网络与全球定位卫星系统提供辅助与支持;主要任务是在战争开始阶段,以最快的速度摧毁敌方的军事指挥中心与防空阵地,瘫痪敌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打垮敌人的国土防空能力,为后继的大规模空袭打下基础。

实际使用中,“空天远征部队”由实际情况决定具体配制。

此次,美军就出动了12架b-2与20架f-22a。主要是第一批打击目标均为地下指挥中心,jdam与“小直径炸弹”无法达到摧毁的目的,必须使用mdb等重型钻地武器。在此情况下,1架b-2只能携带2枚炸弹,攻击能力受到限制。

第一轮打击的效果毋庸置疑。

仅仅用了2枚被称为“炸弹之母”的mbd,伊朗国土防空司令部就被彻底摧毁了。另外10个遭到打击的重要军事目标全部被炸毁,无一幸免。执行轰炸任务的12架b-2与执行护航任务的20架f-22a全部安全返回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

直到这个时候,伊朗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是不知道战争已经爆发,而是指挥枢纽被摧毁之后,伊朗军队无法做出反应。

虽然大批伊朗空军的战斗机紧急起飞,规避即将到来的第二轮轰炸,但是在美军第二轮轰炸到来时,伊朗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