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 海军革命(1 / 2)

作品:《国策

书包网 www.404zw.com,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十六章 海军革命

因为物理实验中心的很多区域不向“游客”开放,所以纪佑国当天就返回了北京。

接下来三天,纪佑国把时间都花在了潘云生送来的绝密资料上。

新技术对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最为巨大。

陆海空三军中,获益最多的不是公认世界第一的共和国陆军,而是共和国国防力量中最弱小、最需要支持的海军。

海军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刚刚下水的“共和国”号航母。

确定建造中型航母之后,共和国一度计划建造3艘,甚至为后2艘取好了名字,分别为“华夏”号与“炎黄”号。

新技术问世后,纪佑国力排众议,决定只建造“共和国”号,同时设计第二级航母。

取消后2艘的建造计划,主要就是“共和国”级航母的设计在2011年前完成,没有广泛采用在2011年之后出现的新技术,如果对后2艘进行全面改进,工作量非常巨大,还不如重新设计一级新航母。

“共和国”号采用的最重要的新技术就是电磁弹射器。

到2013年,共和国已经在蒸汽弹射器上投入了近20亿元的研制费用。复合蓄电池问世,解决了电磁弹射器的电能储备问题。纪佑国在这个时候根据海军司令英常徽上将提交的报告做了一个既大胆、又正确的决定:蒸汽弹射器的研制工作暂时终止,将所有前期科研成果移交给刚刚成立的“电磁弹射器项目组”,增加研制经费,力争在3年内攻克与电磁弹射器有关的重点科目,在航母下水前完成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

根据这一决定,“共和国”号没有采用跃飞甲板。

虽然电磁弹射器的研制进度比纪佑国最初制订的计划的晚了一些,但是赶上了航母的建造进度,完全能在航母建成前研制成功。

最先提出加快新航母设计速度的也是英常徽上将。

虽然采用电磁弹射器之后,“共和国”号的作战能力超过了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与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航母,比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强大一倍以上,但是受到排水量的限制,总体作战能力只有“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

从近期看,“共和国”号足以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

问题是,航母不是一般的武器装备,不但建造费用具各类武器之首,全寿命服役时间在40年以上,很多国家的航母甚至服役了60年。

40年之后,“共和国”号还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别说40年,20年之后“共和国”号就必将落伍。

2014年,英常徽在提交给纪佑国的《海军远景发展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到,共和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建造排水量在7万吨以上,载机数量超过75架的大型攻击航母。

这份报告让英常徽成为了“共和国的马汉”。

纪佑国在同年批准了新式航母的前期研究与设计工作,只是没有批准建造计划。

虽然通过分析从俄罗斯购买的“瓦良格”号,设计与建造“共和国”号,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航母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与工程师,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共和国既没有需要,也没有能力建造大型攻击航母。

直到2015年底,第四次蛮巴战争结束之后,纪佑国才批准为建造大型航母做准备。

这次,发挥关键作用的仍然是英常徽。

远征蛮度洋的特混舰队在实战中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原因无二,没有航母——特别是能够确保制空权的大型航母——特混舰队的作战行动受到严重影响。

当时,特混舰队一直在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内活动,无法深入远海。

对付蛮度西部舰队的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的海军航空兵的重型战斗机不得不飞行数千千米,前后三次空中加油,仅动员的加油机就有12架之多,对同时展开的空中打击行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为主要制海力量的特混舰队不但没有成为主攻力量,还扮演了“被保护者”的角色。

如果有一艘攻击航母,结果将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