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3节(1 / 2)

作品:《残疾暴君的掌心鱼宠[穿书]

晚了!

且景王妃是个不错的,皇帝也不想平白给人添堵。皇帝自己已被琅琊公主祸祸得有阴影了,万一也给景王指了个不省心的怎么办?

开枝散叶倒是个不错的借口,可是对景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若景王自己表示想纳侧,皇帝铁定不会阻拦,景王既明确表示不想,皇帝更不会强迫。

找门路找到皇帝跟前的大臣,皇帝转眼便神清气爽地对他们道,没办法,就连朕也说服不了景王……

“父皇是这样想的。”

景王将皇帝的态度小声说了。

李鱼脸颊红扑扑的,不知是害羞还是惭愧。

是他误会皇帝了,其实皇帝也是人,对皇帝好,皇帝也不会为难。

有了“双重”保证,李鱼的心彻底安定下来。

“……对不起,忽然就有点控制不住。”李鱼低着头道歉。

他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总感觉有一阵阵火气往上冒,头脑发昏起来,好似被猪油蒙了心。

冷静下来,就觉得自己不可理喻。

“不是你的错……太医说了,孕期是会敏感一些。”

景王想起太医之言,揉了揉李鱼的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而且,你也是在意我。”

景王笑着道,小鱼性子爽快,很少对他发脾气,这般蛮不讲理还是头一次。

就算是指着他鼻子骂的小鱼,他也喜欢。

若两个人易地而处,小鱼带了一群男人上门……

后果只会严重得多。

李鱼得到景王的安抚,景王又不必再去皇帝处做苦力了,有了老攻陪伴,李鱼心情很快便好了起来。

另一边,给李鱼诊脉的几位太医,一起将诊断结果汇报给皇帝。

景王妃是真有孕了。

皇帝控制不住嘴角上扬,再翻了翻景王批的奏折,他原本是想挑个日子再下旨,如今也不必再等了。

选日不如撞日,双喜临门不是更好?

皇帝这就命罗总管去传六部尚书、礼亲王过来,他要当着几位重臣和宗令的面,正式提出立景王为太子。

第138章

礼亲王和六部尚书, 对于皇帝的决定也猜得七七八八,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快就定下太子人选, 因这之前数十年, 皇帝并未正式立过太子,就算曾对某位皇子另眼相待, 皇帝内心也是培养与提防并重,并不会过早就昭告天下。

礼亲王和几位尚书对景王都十分满意, 皇帝立景王为储,他们其实没意见, 可是身为臣子也不能直接就赞同, 君心难测,礼亲王与尚书们思来想去,只能不约而同跪下道:“皇上还年轻, 还请三思。”

皇帝笑而不语。

以前他也觉得自己年轻, 这场宫变,到底令他意识到青春不在, 面对琅琊公主的突袭, 他竟无招架之力, 这是耻辱, 亦是无奈。尽管受困只是一时, 对方过于阴险, 扮成了他意想不到的人, 可是被狼狈地押来押去, 他已现出了老态, 再怎么养,精力也回不到从前了。

再不想承认,人生七十古来稀,按这算法,他已过去了大半辈子,往后还不知能有几年。孝慧皇后和四皇子之死的真相,对他来说亦是沉重的打击。

他已当了很久的皇帝,在某些事情上照样无力回天,权位换不回死去的妻儿,更换不了逝去的岁月,抓在手心里这么久的皇权,也该放一放了。

他先前试着让景王处理政务,发现景王竟做得不错,皇帝很是满意,想想既已决定是景王了,何不早早宣布,痛快放权,反正他无心政事,太子代政更加名正言顺,将来登基也不必手忙脚乱。

皇帝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竟想到了往后储君登基,心头微怔。

不过立景王为储,这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皇帝很快便放下了。

礼亲王和尚书几次恳求,皇帝均未改变主意,礼亲王和尚书们最终表示会拥护皇帝的一切决定。

皇帝便在接下来的朝会上,令礼亲王当众宣读早便准备好的诏书,正式立景王为太子。

皇帝这次没给景王透口风,景王自己也没想到,看似寻常的一个早朝,皇帝竟立他为太子了。景王愣了好一会儿,在礼亲王不住的催促中跪下,当着群臣的面接旨谢恩。

这一刻他走马灯似地想了许多,回过神,对着皇帝的叩拜,才刚完成。

皇帝为了昭示对太子的重视,含笑拉着新出炉的太子,大肆勉励了一番,又令诸位尚书协助太子尽快熟悉各部事务,帮太子处理朝政。

礼部得了旨意,立刻着手准备太子册封礼。

退朝之后,皇帝单独将太子留了下来。

“天池,感觉如何?”皇帝问道。

穆天池这一日上朝,周围人还都是唤他景王殿下,宣读过诏书之后,就成了“太子殿下”,感觉是太突然了,可又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如此说,只得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好好干。”皇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其实皇帝有一肚子话,不知该从何说起。

关于这个太子位,关于他们好不容易亲近起来的父子情。

皇帝曾听说,琅琊公主之乱时,大宝曾背着小弹弓要来救他。